最近跟同事去商场买奶茶,卖奶茶的在三楼,二楼是一家海底捞。走到二楼,突然有点内急,就想去上个厕所。这个商场的厕所就在海底捞旁边,可能是离自己太近,海底捞干脆“承包”了——像海底捞自己店内厕所一样,有专人负责清洁打扫,有专人负责递纸巾。
不知道是海底捞把我当成客户,还是海底捞对待所有来上厕所的路人甲都一样,反正BT服务对我是一顿“狂轰滥炸”。以前,我对没去过海底捞的朋友一般都这样描述他们的服务:除了上厕所不给脱裤子,其他不管是你能干的还是你不能干,是你想干的还是你不想干的,海底捞都替你干了。
但这次,因为没在海底捞花钱,再加上也记不清上次来海底捞吃饭是什么时候了。说实话,“捡漏”到这样的好服务多少有点“过意不去”,甚至还有点“紧张”。
事后跟95后的同事们说起这个事,没想到竟然引发了一场关于海底捞“极致服务”的大讨论。最后结论是,海底捞的服务有点太“腻歪”,让人觉得很不舒服。甚至有人说,去海底捞绝不是也绝不会冲着好服务去。
后来专门问了知乎,发现有如此感受的不止我一个,很多年轻人,尤其是90/95后,面对海底捞最引以为傲的“护城河”,竟然都有点“审美疲劳”。细思极恐,于是写下这篇文章……
好服务构建的商业帝国
1994年,张勇、施永宏和他们当时的女朋友也就是后来的老婆,四个人共同出资8000元在四川简阳开下第一家海底捞。彼时的他们一定想不到,这个无心插柳,甚至连名字的灵感都来源于四川麻将的火锅店,后来会成为中餐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甚至成为众多餐饮人毕生追逐的目标。
彼时,火锅生意远不像现在这样一片红海,利润率也还不错。创始人张勇,野心十足。所以挣到钱之后,并没有急于享乐、止步不前。他觉得餐饮归根到底就是个服务行业,所以火锅做的好吃不算啥,能让每个消费者在美食之外还能享受到超预期的服务,才是真本事。
于是利用挣到的钱,张勇开始在服务上下狠功夫,并且慢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好服务的背后是高企的人工成本,所以刚开始推行好服务,海底捞肯定是吃了不少苦头,人工成本的上升带来管理成本的提高。好在门店利润率都还不错,账面上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张勇这么干。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有个著名的飞轮理论。说的是每个已经成功的商业帝国都是一个快速转动的大飞轮,但一开始启动这个飞轮转动的很可能只是一股微不足道的力量。然后小力量形成正反馈,一步步推动整个飞轮转动,最终越转越快。好比微信,一开始肯定用的人很少,但因为体验还不错,于是用户越来越多,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在用微信,你也忍不住下载一个,最终整个微信生态就被慢慢构建起来。
海底捞以牺牲利润为代价,用好服务换来了一开始小范围内的口碑,后来越来越多人知道海底捞服务好,大家都过来体验,慢慢的好服务也就成为了海底捞的特色被固化下来。而口碑越好,就越有租金溢价。到了火锅毛利越来越低的今天,即使海底捞的人工成本高出同行一大截。但因为有租金溢价,甚至在很多新商业区开店都是免租金的,所以海底捞照样有远超同行的亮眼利润。
有本书叫《海底捞你学不会》,其实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为海底捞所处的年代,让他有足够的利润去冷启动“好服务”的招牌,即使牺牲掉部分利润,也照样挺得住。但到了今天,即使告诉很多餐饮人好服务可以带来高利润,但因为你的“冷启动”在牺牲掉利润后很可能连生存都成了问题。所以即使全地球人都知道海底捞是靠服务挣钱,但生不逢时的你也照样学不会。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翻看一下海底捞在国外的门店,因为没有租金溢价,要么服务没有国内给力,要么财报好看不到哪里去,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好服务会不会拖累海底捞?
小米雷军说,超高性价比产生超预期,超预期形成极致口碑。为什么海底捞门庭若市,口碑爆棚,一定也是符合这个公式的。火锅加服务共同构成了海底捞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来海底捞吃饭,可能火锅值50元,好服务能值到80元,所以这个“产品”在消费者这里的感受就是130元。而海底捞真实的人均消费,可能只有100元,多出来的30块就产生了性价比,这30块钱用专业术语说也叫消费者剩余。
再比如,你去迪拜五星酒店,那里的服务员一定比海底捞的长得漂亮,而且服务更周到,但为什么他们没有那么好的口碑?原因就是你对他们的预期也很高,比如你觉得我一晚上花了4000块,就应该享受到玉皇大帝的待遇,但没想到最后连太上老君都不如。玉皇大帝就是你的预期,比如值5000元,但太上老君,虽然比海底捞的服务要享受的多,但可能只值3000元,但你实际花了4000元,所以也就没什么性价比可言,自然没有了超预期,也就更不可能产生口碑。
所以在商业世界,一定要学会预期管理,就是要通过揣测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来设置自己产品的价值感,进而让消费者产生超预期。对于没去过海底捞的人,花100块,购买了130的“产品”,自然心里爽。但对于去过很多次海底捞的消费者,他们心里对海底捞的服务已经有了更高的预期。换句话说,海底捞让100块的现金和他提供的“130块的服务”之间画上了等号。
对这部分消费者,如果还是照例提供以前的服务,他们不会产生丝毫“超预期”,但如果你哪天稍有差池,他们就会觉得服务不值100块了,海底捞的口碑会立刻下降。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海底捞无异于“用好服务给自己挖了一个坑”。把自己硬生生架在了榜样的火炉上烤,每天都在走钢丝,你说他累不累?
海底捞的租金成本显著低于同行,大概占4%左右,而同行普遍在10%。但海底捞的人工成本占比达29%,呷哺呷哺大概是22.7%。换句话说,“海底捞”三个字产生的租金溢价,最后全部“让员工得了实惠”。而海底捞之所以比同行赚得多,就在于比同行的翻台率做的高。所以海底捞模式早已进化为一个严丝合缝的正反馈模型。
塔勒布有本书叫《反脆弱》,大概意思是说,一个系统构成的要素越多,就越不稳定,也就是反脆弱能力越低。人、租金、高翻台率,构成了海底捞的盈利模型。三者只要有一个因素掉队,最后一定是一个接一个的多米诺骨牌倒下,最后导致整个系统崩盘,就像股市里常说的蝴蝶效应。伴随城镇化,人口红利消失,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一旦某天人这边出了问题,一定会影响海底捞的商誉,最后翻台率降低,租金溢价消失,那整个海底捞就会岌岌可危。
知乎上吐槽的大部分都是z世代,他们追求个性,他们放荡不羁,他们只需要吃着爽,管你服务好不好。从这个角度看,海底捞最引以为傲的“好服务”他们会不会越来越“不买账”?况且海底捞未来的中坚力量,也一定也会是这批95后。他们含着金钥匙出生,从小没受过一丁点委屈。现在让他们在海底捞“当孙子”,他们还会向70/80后那样为“五斗米折腰”?这些恐怕也值得海底捞接下来认真思考。
写在最后
海底捞的成功可以说是个奇迹,也可以说是个必然。奇迹是,那么多做火锅的为啥只有海底捞做成了现在的规模?必然是,中餐品类本来很难标准化,而张勇选择的赛道,正好是最容易标准化的中餐赛道,所以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缺一不可。张勇因为“不贪心”,在火锅行业的高利润时代,有远见地拿出来一部分利润打造服务,最终构成了自己的“护城河”,一步步走到港交所。
人、租金溢价、高翻台率,围绕“海底捞”三个字,张勇搭建了中国餐饮史上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型。当然,成功是所有要素综合叠加的结果,失败也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
个人愚见,希望海底捞能居安思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