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坚持正面管教,孩子越调皮,原来我们都误会了这个育儿方法

皮爸这几年来跟着我耳濡目染也是越来越向正面管教的方式靠拢,遇到孩子哭也不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吼一声把孩子镇住了再说,而是首先会“共情”的问一句“发生什么事情了,为什么要哭啊?”

但是小皮却不是个按套路出牌的孩子,她会有时候告诉我们为什么哭,有时候怎么问都不说,还有时候我还没开口她就先叭叭叭的说了。

昨天的时候,女儿正在玩积木,搭的那叫一个全神贯注,结果因为一个小失误,积木王国牵一发而动全身,全军覆没了,这对全身心投入的女儿是一个致命打击,愣了一会她就开始播放她的小喇叭了。

皮爸一个鲤鱼打挺就冲了过去,一看女儿毫发无损,是积木倒了这一件小事,以为女儿哭一会就差不多了,于是就先“共情”了一下:积木倒了啊,很难过是不是?

结果女儿这一发就不可收拾了,啊啊啊哭了将近10分钟,都哭到打嗝了。

皮爸懵了,事后向我发出灵魂拷问:我都共情了,为什么她还哭哭哭个不停,你这正面管教有没有用啊,还不如打一顿来的快,我耳朵都快被吵聋了。

一说到育儿,最近几年“正面管教”绝对是最火的一个名词,如今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主动去学习了正面管教,有人觉得有用,但也有一部分人就像皮爸那样,觉得这么啰啰嗦嗦效果还不如打一顿来的快。

后来的时候我也问皮爸了,为什么你觉得正面管教没有用?当他洋洋洒洒的跟我抱怨了一大堆之后我才发现。

正面管教对这类家长而言,真的没用

一、正面管教——竟然是教家长?!

正面管教基于的理论依据是卡尔·罗杰斯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理论,他们认为:孩子是不会有问题的,如果孩子有问题,一定是他的土壤(家庭)和阳光雨露(环境)出现了问题。

于是很多原本是想学习如何管孩子的家长发现自己貌似入错坑了,这正面管教哪里是怎么管孩子啊,明明教的是大人。

而有几个大人会认为自己有问题,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赚钱供孩子吃供孩子喝已经是孩子天大的恩赐,自己怎么可能有错。

于是得出结论:正面管教不管孩子反而教家长,骗人!

二、正面“管”教——管不了孩子

在正面管教的理念里,有一个很重要也很关键的词叫作“共情”,共情能力,也称为移情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深入他人的感受,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也就是说当我们对孩子“共情”时,我们对孩子是不应该有要求的,去感受他的感受就完事了。

可是对于有些家长却并不这样认为,觉得我已经去“共情”孩子了,孩子也该给点面子给我想要的反应,比如孩子哭了,我对孩子“共情”了:“积木倒了很伤心吧?”孩子也应该哭一会就差不多了,怎么能一直哭一直哭呢?

如果我“共情”孩子了他还哭,那我的“共情”还有什么用,我还不如冷眼旁观,或者吼一声打孩子一顿,还能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反正孩子也一样是哭,还废那“共情”的劲干嘛。

于是得出结论:正面管教不如打一顿有用,无效!

三、正面管教——见效慢

多数家长对于正面管教的理解都停留在字面上,更严格的说应该是停留在“管”上面,觉得既然用了正面管教方法,孩子应该是很听话才对。

比如孩子哭了,我不骂反而安慰他几句他也应该意思一下差不多了就不哭了才对;

比如孩子不想收拾玩具,我不吼他而是跟他讲道理,他应该能马上领悟我的意思把玩具整整齐齐收拾好才对;

比如孩子想忙的脱不开手的父母要抱抱,把家长的窘境跟他阐明一下再宽慰一下应该也就能乖乖自己玩才对。

可是事实呢?却给家长们泼了好大一盆冷水,在正面管教下,孩子哭的更放肆了,乌拉乌拉没个十分钟停不下来,孩子见你不吼不骂了,玩具扔的更欢快了,对父母的依赖也更严重了,把不少家长都整蒙了,这就是正面管教?

于是得出结论:正面管教不如打一顿有效,差评!

四、正面管教——能憋死自己

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有这样一句话:在家庭是既不惩罚又不骄纵,和善而坚定并行的教育,于是有人抓住了“不惩罚”这个关键词。

对于众多90后,尤其是80后70后一辈的来说,几乎都是在棍棒下成长的,要突然改变这个观念无疑是在与本能做斗争。

于是很多家长为了“正面管教”而去“正面管教”,前一秒看到熊孩子的所作所为还怒火中烧,后一秒一想到正面管教立马以变换霓虹灯的速度挤出和善的脸庞跟孩子说教,结果还发现孩子丝毫不赏脸,于是自己首先崩溃了。

尽管有家长不认同正面管教的理念,但却不妨碍正面管教在我国从名不经传的地位到如今成为育儿“黄金准则”。

尤其在女儿身上,我也感受到了正面管教给她带来的与传统棍棒教育下不一样的变化。

如何进行正面管教

一、自我成长和改变

很多人觉得“正面管教”就是正面管教孩子,其实更准确的来说,应该是正面管教好了自己,然后与孩子合作,引领孩子,而正面管教自己的过程,

首先就是察觉

一要察觉自己的情绪,比如遇见孩子很欠揍的一面,

要及时察觉到自己毛发是不是翘起来了,

看看自己的拳头是不是扬起来,

看看自己的咆哮是不是已经到嗓子眼了,

而不是海扁了孩子一顿回头说:我控制不住我自己,我都不记得我是怎么下的手。

那这孩子可太冤了,父母控制不住自己还要求孩子能控制住自己“捣乱”的行为,古人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这样的父母哪来的勇气觉得自己能教好孩子?

二是察觉孩子的信念和需求,比如看到孩子的熊行为,想想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之前看过一个故事,可以说对我的言行产生了极大的感触,说的是一个妈妈回家看到小宝在房间哭,大宝在客厅地上玩奶粉,如果没了解,很多人都会如同这位妈妈一样觉得肯定是“大宝打了小宝,然后自己跑客厅去玩奶粉”。

可是后来经过了解,才发现是大宝看小宝哭了,安慰后以为是他饿了,就去客厅拿奶粉,结果奶粉太高不小心洒了,正在整理奶粉的时候妈妈回来了,结果这样好心的大宝什么都没做错就被二话不说的妈妈揍了。

其实孩子每一个行为的背后,都是有他们的诉求的,哪怕是捣乱,那也是希望得到关注,而不是“坏”。

然后是改变自己的做法

对于很多家长来说,正面管教最难的就是改变自己的言行,毕竟很多都是从自己的长辈那里“继承”过来的,而且多数已经内化成本能,甚至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

但是如果想要进行正面管教,我们就必须学会自我纠错,甚至懂得认错,而看自我管教是否有用,就看自己是否有所改变。

从前你看到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就立马劈头盖脸一顿骂,如今你尽管火大,但已经能够忍住唠叨声哪怕声音生硬至少能跟孩子探讨之前的约定是什么;

从前你看到孩子搞破坏直接就骂孩子又蠢又笨,如今尽管你还是很生气,但至少把从对孩子的人身攻击转变为表达自己的伤心:你把这个东西弄坏了妈妈很心疼;

从前你看到孩子不吃饭就威胁+硬塞,如今尽管你还是很心疼,但已经能明白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肚子饿了就吃饭应该是本能。

改变自己,从不攻击孩子开始,如果真的忍不住还是对孩子下了手,至少要学会道歉,但一定要学会克制次数,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我们也是凡夫俗子,不可能不犯错,而孩子多数也是会理解的。

二、亲子关系的改善

当父母改变的时候,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没变,依旧的调皮甚至更加放飞自我了。

其实这并不是错觉,而是事实,但这事实却是在向好的方向转变。

当父母开始改变时,孩子作为一个有自己思维的人,不可能如机器般马上调整自己的状态。

在他开始看到父母改变时,他首先会疑惑:咦,我妈怎么不骂我了,难道有诈,想套路我?

然后他想到的就是戳穿父母的“假脸”,他可能会继续使坏看你是否露出“真面目”;

甚至变本加厉看你是真的变了还是只是想去套路他;

如果家长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就觉得正面管教不管用,继而使用“棍棒吼骂”老办法,那么孩子只会听话一会,下次依旧继续反弹,就像这样。

但是,如果家长真的下决心改变,并且真正做到了“和善而坚定”尊崇孩子的内心,那么孩子的反应就会是这样的。

而这就是亲子关系改善的关键,他可能依旧有自己的想法,但总体上越来越靠谱,而且跟父母越来越亲近。

三、孩子的成长

除了机械,没有任何东西的改变是一时的,在改变的过程中,家长只有坚持关注长期目标,看到孩子“恶劣”行为背后的原因,坚持去改善,并去培养孩子正面的品质和技能,才能让孩子的内心更有力量。

正面管教,说到底它不是用来管教他人的工具,而是改善我们亲子关系、让孩子更好成长的一种方式,我们都要明白,没有完美的孩子,也没有完美的父母,我们每个父母需要做的,只是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让孩子也成为更好的自己。

正面管教的基本理念是在和平尊重的基础上培养孩子自律、合作、负责任等社会和生活技能,既不惩罚又不骄纵,和善而坚定并行。——《正面管教》

转载:https://www.sohu.com/a/391326718_120168975

你可能感兴趣的:(越坚持正面管教,孩子越调皮,原来我们都误会了这个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