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老的名气早就领略过,对他老人家的敬仰和崇拜更像是一个语言学专业学生的分内之事。但初看《留德十年》,并不是为了季羡林先生去看的,而是为了“让灵魂去旅行”,让身困小镇的我可以在灵魂上去往欧洲,去看看有不同文明的“德国”。当我打开书的那一刻,当我在看书中的第一句话的时,就知道,我赚了。这本书一定会带给我更多的收获。
想了解大家的创作风格,或是想走近名家,除了看他们的传记作品,另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看他们的游记作品,亦或是生活随笔(如果有点话)。记得当时看村上时,知道他的出名作(在我们国家兴起的村上春树热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第一次看时,就被他语言的表达方式吸引,莫名的崇拜,想知道这样一个有独特表达方式的人在生活中是怎样看待问题,对生活有怎样的敏感性,才能写出那么具有普遍共鸣的句子。带着这样的好奇,看他的作品也越来越多,最终在他游记作品《遥远的鼓声》中找了答案。
现在想这两本书相似之处实在是很多,《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先生在22岁时随着国内的“留学热”去往欧洲德国留学的经历,整本书不是很厚,但是由准备出国到回国的经历记录完整又生动,全书都以回忆为主,真实地描写当时的感受,并且在需要的时候辅之以当时的日记佐证。而《遥远的鼓声》也是村上春树在欧洲旅游时的一本游记兼生活随笔,只是他们去往欧洲的目的不一样,或者说是直接目的不一样,一个是去留学,一个是去旅游,但最衷的目的或许都是被欧洲的文化所吸引。
季老在书中说道,当时那么想去留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这种留学热的盛行,没有去外国镀金,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得不到同事的尊重,只要出去“留学”,就能有底气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其实是一种虚荣心在作祟。估计这也是季老之所以能受到如此尊敬的一个原因吧。毫不掩饰自己当时的真实想法,能够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看问题,反省自己。由于人性本身的一些弱点,或是文学家好面子尤其是一些成功的人在老年写传记的时候,不给自己添砖加瓦,锦上添花就不错了,更何况是揭露当时那不为人知的虚伪了。这也许就是卢梭《忏悔录》显得那么珍贵的原因;这也估计就是钱钟书先生建议我们要了解一个作家,就看别人为他做的传,而要了解别人,就看他的自传,这可能还与一直以来“文人相轻”的潜移默化有关。
另一方面是当时的工作、社会环境确实难以满足年轻、期待有一番作为的季羡林,也可以理解为对知识本能的渴望,对梦想执着的追求。虽然作者自己并没有这么说。但,要不是这种本能的追求,又有什么能有这么大力量促使一个年仅22岁的年轻人放弃已有的一份稳定又体面的工作,踏上那开往远方的列车,挥别家中老人、扔下娇妻弱子、前往一个人生地不熟有文化差异的地方呢?
作者的游记、随笔散文真的是了解作者最好的途径。在那里,你可以找到一切的答案。有时候,相对于一部好的作品,或许有人更想知道这样一部好的作品是怎样创作出来的。
当然,我前面也说了,看《留德十年》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季羡林教授 ,而是德国,只想跟着季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完书后没有失望,甚至远远地超越了预期。看《遥远的鼓声》的时候,就曾经跟随着村上去过欧洲大部分国家,看三毛的时候也对西班牙等国家有过一定的了解,看《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对布拉格也有一些认知,看《安娜•卡尼妮娜》是对俄罗斯有相当的认识,但都是在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下,这一次看《留德十年》,跟随季羡林先生去走一趟欧洲,感觉看到的又是一个新的世界。
其一是因为季老本来就是一位语言学大师,语言表达真实“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他如实地描绘了火车从东北穿过西伯利亚平原到达莫斯科,再经由转战去到柏林,在到达留学所在地。我们就像跟着一个长镜头一样,从中国大陆,到当时的“满洲国”,在到莫斯科的红馆,再到柏林的“希特勒”等等,所有的自然景观,社会人文全都有条不紊地扑入眼帘,保持着它原本的色彩和原有的味道。这得力于季老的语言学功力,每一篇拿出来都是一篇写景美文,每一段路程都是一个波澜起伏的故事。
其二是这十年是一个特殊的十年。按照原计划,季羡林作为交换生留学是两年,但是因为战争的爆发,一切形势都已不受掌控,不得不延期。虽然这对于当时的季羡林来说,遭受了很多苦难,但对于季老的一生而言,或对于我们国人、读者而言,都是一笔财富。
《我的两个母亲》一篇中,就写了当时身在异国他乡的作者对于母亲、祖国的思念。这种思恋可想而知,小的时候就离开母亲,对妈妈的记忆早在国内读书时期就变得模糊;而这时身在异国,而自己的祖国正在经受磨难,那种思念和深情“剪不断,理还乱”。
在战争爆发期间,食物变得越来越稀有,季羡林等不得不紧衣缩食,以至后来有吃多少都不知道“饱”的感觉。在大轰炸时期,为了躲避轰炸,每时每刻提心吊胆,有时不得不在地下室呆上一整天,等等。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也窥探到当时轰轰烈烈的二战国的真实情况,德国人是怎样面对希特勒的鼓吹以及战败后人民的生活。战争总是残酷的,而人民也总是无辜的。季羡林生活在他们中间,看到的当时的德国人和我们想象中战争发起国的人是不一样的。不管是在大学的教授,还是生活中的邻居,还是一直照顾作者的房东太太,都展现出这个民族的认真、朴实、彻底、实干等有优良品质。看到这的时候,我特别想嫁给一个德国人,但是我不敢,因为我不太懒了,配不上做德国太太,她们那种勤劳,那种一丝不苟,那种绝对的善良我远远做不到。
能够看到在战争期间这样一个真实的德国,了解到那里的一些风土人情、民风民俗,是我们读者的财富,对于作者来说更是一笔财富,虽说当时是被迫的留在德国,但期间,季羡林学习梵文,从此走上了研究梵文的道路;收获到真情,即使大轰炸期间也一起相约去草场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当做亲生母亲的房东太太等等,于是,季老才说,这里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不管是走近大家季羡林,还是“旅游”不同文明、特殊时期的德国,《留德十年》都远远超出你的期待。
寒风呼啸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