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节日。
说它古老,是因为由来已久,最早的渊源可追溯至上古时代;说它隆重,是因为这个节日有着很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贴窗花、写对联、年夜饭、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除夕夜守岁以及家家户户都要燃放爆竹和穿新衣等等……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讲究和仪式多了,自然也就显得热闹和隆重了。
剪贴窗花和书写对联,意在通过漂亮而赋予美好意义和象征的图案,通过表达美好心声和愿望的文字,把家里布置得红红火火,以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人们辞旧迎新,祈望美好生活的心愿。
通常,人们在除夕下午打扫干净房屋和庭院后,就要贴窗花和对联了。
贴好了窗花和对联,在古代,接下来就要祭祖了。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既是对祖先的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
古时候,人们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一般要举家前往祠堂祭拜祖先,或把先祖的遗相挂在中堂镇立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进行祭拜。
祭祖之后,紧接着就要开始吃一年来最为丰盛的年夜饭了。
年夜饭,又称团圆饭,特指年尾除夕的合家聚餐,代表着全家的团圆与幸福,是古人祭拜完神灵和祖先后的一顿寓意丰富而丰富多彩的晚餐。
有钱人家的年夜饭,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年年有余)、发菜(寓发财)、腐竹(寓富足)、生蒜(寓会算计)和莲藕(寓聪明)等等,以求吉利。
吃完了年夜饭,晚辈们就要给长辈们叩头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而长辈就要给晚辈分发压岁钱,意在祝福晚辈平安度岁。
压岁钱这个习俗,源于古人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当恶鬼妖魔或“年”(音“xi”)去伤害孩子时,晚辈就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以求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现在长辈为晚辈分发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但含义早已没有了封建迷信色彩。孩子们得到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实际上,在今天压岁钱包含着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怜和真切祝福。
发完了压岁钱,接下来就是守岁了。(北方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守岁是从年夜饭开始算起)
守岁,又称照虚耗、点岁火、熬年、熬夜等,是一家人欢聚一堂,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摆满一桌,相互唠嗑,大家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特殊夜晚,一起熬夜,共同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在古代,守岁是很讲究的。通常,除夕夜家里要遍燃灯烛,通宵不灭。古人认为,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今天看来,守岁实际上更多是长辈因岁月易逝,有珍惜岁月,珍惜家人团圆,享受天伦之乐之意。
过年最具标志性的习俗当属燃放烟花爆竹了。
当新年钟声敲响那一刻,人们普遍的要通过燃放爆竹,释放美好心情,迎接新年到来。
至于为什么要燃放爆竹,有一种说法是,古人认为,“年”是一种吃人的可怕怪兽,每当年末岁尾、辞旧迎新之际,它就要跑出来害人。
但传说,“年”有“三怕”:怕红色,所以,过年时要贴窗花和对联;怕火和光,所以,除夕夜家里要遍燃灯烛,灯火通明;怕响声,所以,要燃放烟花爆竹,以驱赶“年”这个怪兽。
现在,由于人们理念的进步,从爱护环境出发,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再燃放烟花爆竹了。
但春节那天,人们都要穿上新衣迎接新年(即便是没钱置办新衣的家庭,也都要把旧衣服洗的干干净净,穿在身上),以此除旧迎新、祈盼新年新气象的做法却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不同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等,使得各地、各民族欢度春节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讲,普遍和共同的做法主要就是上述一些内容了。
最后,在这美好的除夕之夜,让我们给大家送一幅对联,来结束这篇2018年收官短文吧。
送福添福祝福
福从天降
收福接福纳福
福满全家
横批当然是要祝我们《墉夫秒语》的各位朋友和天底下所有的人:
万福金安!
选自微信公众号《墉夫秒语》,更多文章请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