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为相两散千金的商圣

原创: 李忠漱微信公众号:闪光的瞬间 

    范蠡一生充满传奇,功成而退,娶了西施,两次入相,三聚三散千金,终为商圣。其初入越国,给勾践提供计策,勾践不予理会。勾践被夫差所困之后,才对范蠡言听计从。范蠡的治国经济思想也就得到发挥。

    吴越争霸是春秋末期历史上最精彩的表演。吴王阖闾在孙子和伍子胥的辅助下,登王位、破强楚,一跃成为历史舞台上的耀眼明星。吴国在夫差北上大会诸侯的时候登上历史巅峰,紧接着就盛极而衰,被越国所亡。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复国,称霸。

范蠡

    范蠡与计然关于经济的思想在《史记》也有记载。范蠡的宏观调控思想,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也较为适合地域适中的吴越大地。范蠡观察到农业收成有丰年、欠年的区分,将天时与农业收成联系起来,强调丰年谷贱伤农,欠年粮食较贵的规律。国家应当根据粮食丰收和欠收的规律,收购和销售粮食,将粮食价格变动的空间缩小,在维系农业生产及农民积极性的同时,保障商人利益。

    投资策略方面,提倡在旱天准备投资船舶,在涝天准备投资马车的反向投资思维。强调价格高的时候抛售资产的要视之如粪土,价格低的时候购买资产要视之如珠玉珍宝。

    越国也对吴国发动经济战,在计划对吴发动战争之前,越国先向吴国借粮食,而在次年吴国收成较差的时候,归还的粮食是经处理过不能发芽的粮食。最终导致吴国经济混乱,民心动摇,为越国伐吴打下基础。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趁夫差北上大会诸侯之际,偷袭吴都成功,夫差回国之后,与勾践抗衡五年才灭亡。伍子胥在夫差北上之前就已经被赐死、孙子在伍子胥死后也不知所踪。失去这两大奇才的辅助,勾践还有文种、范蠡的辅助,夫差有再多的时间也没有用,亡国成为必然。

    勾践破吴之后,范蠡带着西施去了齐国,由此后人认为范蠡是齐国派去越国,辅助越国牵制吴国的间谍。范蠡到了齐国,用审时度势的思想,经过几年的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大贾。齐王闻其名,拜其为相,范蠡感叹自己在仕途上已经达到顶端,经济上也富可敌国,人生至此,也无遗憾,于是散尽千金于乡邻舍人,丢弃相印,隐迹而去。

    范蠡潜至陶地,依靠陶瓷业再度富甲一方,人称陶朱公。《史记》记载了一件范蠡父子有趣的事情。范蠡有三个儿子,次子在楚国犯死罪被囚禁,范蠡视金银如粪土,决定让自己的三儿子带重金去贿赂楚国的巫师,以想办法救出次子。大儿子闻听此事,认为自己是长子,坚决要自己去,并表示不让去就绝命。范蠡无奈,只好让长子去,并私下感叹,长子去次子肯定活不了了,因为长子早期跟着范蠡打拼比较爱惜钱财。长子去了楚国,重金贿赂了巫师,巫师当天就去找楚王说,昨夜夜观天象,恐有灾荒,应该大赦天下,以求上天庇佑。于是楚王下令释放全国犯人,当然包括范蠡的二儿子。范蠡长子听到大赦的消息,立马去找巫师,说楚王大赦了,我弟弟就要出来了,给您的金子应该还给我。巫师什么话也没说,把礼物退还给他,然后立马去给国王进言道:“所有人都能放,就范蠡的儿子不能放,有传言范蠡的大儿子专门来救他的”。于是,范蠡的大儿子也就无功而回。这个故事司马迁写进史记,也在于说明一个做人的重要道理,办事情注重的是结果,不要在乎过程。

    范蠡能够功成名就并全身而退,视钱财如粪土,散尽千金,带动周边的人共同致富,也是其被尊为商圣的主要原因。后世再无此类人物,虽然有财神爷沈万三,大商人胡雪岩等,都是不得善终。

你可能感兴趣的:(两为相两散千金的商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