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

“必有事焉”,直译:这里面一定有事。到底什么意思就看“事”是什么了。“必有事焉”的最先出处在《孟子·公孙丑上》,这里面的记载是这样的:

公孙丑问孟子:“请问什么事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矣。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

孟子的意思是说:浩然之气不太好说。它作为一种气,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它而不伤害它,就会充塞天地之间。它作为一种气,要和义与道配合;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它是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地有正义的举动就能够取得的。如果行为不能让内心得到满足,气就萎缩了。孟子曾说过:“告子不曾懂得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告子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浩然之气,一定要不断积累,不能过分期待;也不能忘记,更不能毫无根据地拔高。不能像揠苗助长的那位宋国人那样。孟子在这席话之后,还讲了揠苗助长的寓言。

从孟子这段话来看:一、“气”是源于内心的;二、“气”是外在表现;三、“气”到底是什么,说不太清楚,也就是不能给“气”一个定义。既然这样,那就可以说“气”就是内心的外在表现好了。要想让“气”成为浩然之气,孟子的办法是既不能放到一边,不闻不问;也不能刻意追求外在效果。

对此,王阳明比孟子说得透彻。《传习录·答周道通书(4)》是这样的:

“来书云:‘事上磨练。一日之内,不管有事无事,只一意培养本原。若遇事来感,或自己有感,心上既有觉,安可谓无事?但因事凝心一会,大段觉得事理当如此,只如无事处之,尽吾心而已。然仍有处得善与未善,何也?人或事来得多,须要次第与处,每因才力不足,辄为所困,虽极力扶起而精神已觉衰弱。遇此未免要十分退省,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如何?’

所说工夫,就道通分上也只是如此用,然未免有出入在。凡人为学,终身只为这一事。自少至老,自朝至暮,不论有事无事,只是做得这一件,所谓‘必有事焉’者也。若说‘宁不了事,不可不加培养’,却是尚为两事也。‘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物之来,但尽吾心之良知以应之,所谓‘忠恕违道不远’矣。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若能实致其良知,然后见得平日所谓善者未必是善,所谓末善者,却恐正是牵于毁誉得丧,自贼其良知者也。”

来信写说:“在事上磨练,就是在一日之内,无论有事无事,只专心致志地栽培养育本原。如果有事来了感觉,或自己产生念头,如此心中就会有想法,怎么能认为是无事呢?但是,若依循着这些事情凝神想一下,大部分时候会觉着道理理应如此。只是把它当没事一样看待,尽我的心罢了。然而,为何还有处理得好与处理得不好的情况呢?有时事情特多,需要一件一件地处理。每每因才力不够,被事情所困,虽竭力挺住,但精神已疲惫不堪。碰到这种情况,难免要静下来反省自己,宁可不把事情处理完,也不可不去栽培养育本原,这样做正确吗?”  所说的工夫,就你的情况而言,也只能这样了,但未免还是有些出入。人做学问,终身只是为了这一件事。自小到老,从早到晚,不管有事无事,也只是做这一件事,正是所说的“必有事焉”。“宁可不把事情处理完善,也不可不培养本原”的意思是把它当成两件事了。“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助”,事情来了,只是尽我的良知去应对,这就是所说的“忠恕违道不远”。处理事情出现有时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毛病,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切实地致他的良知。若能切实地致他的良知,然后就能看到,平常所认为的善不一定就是善;认为不善的,恐怕正是因为牵系于外在的名誉、利益的得失,是在自己摧残自己的良知。

王阳明的说法是:内心不能被外在的名誉利益所干扰,所左右。“必有事焉”中的事不是其他,只是内心的良知。只要守住了内心良知,身外的事,有亦可无亦可,成亦可败亦可。保持这种心态,做起事来多数情况不会有很大的差错(忠恕违道不远)。

总的来孟子和王阳明都认为内心是根源,应当跟注重内心,但孟子更注重行为的效果,而王阳明更注重内心,根本就不提“浩然之气”,认为“气”无所谓浩然不浩然,自然流露即可。不能因此说王阳明更为消极,这是因为王阳明是相信人人皆为圣人的,在他的逻辑里,给予了内心(致良知的内心)更为强大的力量。所以,他的说法更为积极,是一种不会为世事困扰的积极。

这两种态度都是可取的,只是针对的问题不同采取那种态度的问题。针对自然界的事物,王阳明的态度较为妥当,而针对社会事物,孟子的态度则有可取之处。这是因为:自然界的事物给我们思想意识的都不过是感观材料,感观材料具有直接性的,不容怀疑。但感观材料是凌乱的,得不出什么真理,真理须在我们的思维中产生,产生一种既有间接性,也不失直接性的东西才可以得到真实性,才可以得到真理。而社会事物本身就具有间接性,只有内心与外界互动才能完成直接性的回归。内心完全割裂外界是得不到良知的。人人皆为圣人,是包括自我在内的人人的互动才是圣人,一个人成不了圣人。孔子、孟子,包括王阳明都不是圣人,人人之外无圣人。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必有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