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更好的语文课程

引子

湿地年会结束的第二天,7月26日,我和会歌妹妹跑到金沙滩去玩。两个路痴在没有做好攻略的情况下,冒冒失失地闯到石塘小镇。以为会是满眼的大海、迷人的小镇风情,可看见的只是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携程上的美好场景不在现实中。失望之余,去寻觅传说中的千年曙光园和金沙滩。为了节省,我们徒步。走到山脚下,遥望曙光园,实在没有爬上去看一看的力气和勇气。虽近在眼前,却如在远方了。到金沙滩去吧,毕竟来了一遭哇。走到金沙滩时,已是午后1点。大海的模样确确实实呈现在眼前,沙滩却没有想象中的一望无际。

先吃了饭再说吧。坐在一家面馆里,静静等待着浙江风味的三鲜面。翻看手机,代主任的消息跳出来:8月7号比赛,赶紧准备吧。我的心跳开始加快速度。仔细地看看要求,只觉得侥幸。这个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大赛,我居然成为六个现场做课教师之一。而且,特等奖是那么诱人---省五一劳动奖章。但前路艰险啊!

比赛已成为暑假回忆的一部分。昨天,有同事发来恭贺的微信。赶紧打开电脑去查。一等奖第一名。前面还有个高高在上的特等奖!唉,与预期想象的一样,还有什么好失望的?先贴出初赛时的经验介绍,留作纪念吧。

事迹材料

遇见更好的语文课程

---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孙秋备,女,38岁,汉族,本科学历,中学高级语文教师。1997年毕业至今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从教以来,先后获许昌市教坛新秀、许昌市优秀班主任、襄城县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是豫人名师工作室、余映潮名师工作室、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骨干成员。

语文是最终流向生活的河流。生活,既是语文的源头,也是语文的归宿。当时代日新月异,当媒体不断更新,语文这条河流只有融入了信息技术,才能孕育水草丰美、沙鸥翔集的美好境界。基于这样的认知,从2003年进入县城教学以来,我一直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的融合,在实践中开发出更多的语文学习途径,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十五年来,走在利用信息技术创新语文教学的路上,遇见更好的语文课程。

课堂,打开一方天

2003年,我进入县城教学,为了改善学生的写作状况,我利用学校提供的报纸、电视等媒体资源,想法设法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课前时事播报是每天语文课的开场戏,时事评论是随笔写作的重要内容;午间新闻、新闻联播是语文自习时间学习内容的首选。就这样,多媒体与我的语文教学开始紧密相连。

2011年,随着远程教育资源平台的普及,身处边远城镇中学也能利用优秀的教育资源了。我认真研习优质课例,并把教学视频引入到阅读教学中。学习古文,有名家的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意境;学习诗歌,有优美的配乐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学习散文,有逼真的画面带给学生无尽的遐想和创作的欲望;精彩的课文讲析,成为师生共同探讨学习的课堂资源。信息技术助力的语文课,更加多姿多彩,也更受学生欢迎。我撰写的论文《活用远程教育资源,强化语文能力训练》《散文教学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神采飞扬》等荣获省市奖项,我讲授的《清塘荷韵》一课获河南省第二届教育信息资源教学应用优秀成果奖。

近年来,电子白板的安装和掌上电脑的普及,使语文教学的天地更加辽阔。课堂内外,我制作并利用微课,为语文学习打开了一方崭新的天空。课前,微课帮助学生扫除文字障碍、读通课文、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课中,微课作为微型讲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学生的精神疲倦,又能集中高效地学习重点知识;课后,重难点问题讲解可以帮助学困生巩固课堂所学,通过不断反刍,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效果。经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加入了微课的语文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了教学成绩,我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得到了提升,2014年我参与录制北师大版初中语文配套资源示范课,2014-2016年,我在“一师一优课”评选活动中连续三年获得部级优课、省优课一二等奖,2017年7月讲授市示范课,效果优秀;2017年11月获省优质课一等奖,2018年,获得首届“语文报”杯微课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假期,连成一片海

节假日是学生最放松自由也最能创新的时间。如果说,每周五天的在校学习是畅游“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池塘,那么,节假日的学习该是涌动涟涟水波的溪流。利用信息技术,让节假日的语文学习和课堂教学连成一片海,是我近三年来一直在孜孜探索的内容。

微播报。我利用手机微信一分钟语音功能,让学生进行节假日微播报。周末两天以“本周班级要闻”为播报内容,寒假和暑假以“假期阅读”和“假期见闻”为主要内容。人人参与,课代表负责提前通知到人,每晚6点整准时播报。一分钟播报要展示出个人风采,学生既要精炼文字,又要创新形式。我班学生有写三句半的,有写古诗词的,有写自由诗的,大多是散文化的形式,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入社会,多观察多思考,对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和悲悯情怀有很大的帮助。从2015年寒假开始,我坚持在班级微信群里开展此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2017年寒假,我在语音播报的基础上开发了三分钟视频播报。视频播报相对于语音播报,要求更高。首先,内容要充实生动有条理,让人听明白。其次,说话的神情动作等要自然大方得体。这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演讲、交流能力。

微公号专栏写作。2016年,我申请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如歌的日子”,利用这个平台,推送学生的习作,让写作、评改不再成为师生的重负。学生每周写的随笔、作文、周记等文字,我在批改时择优批阅“推荐”二字,这些被推荐的文字,成为学生展示到公众号上的文字源泉。学生或家长利用节假日把文字稿变成电子稿发到我邮箱,我负责编辑推送。公众号设置了“性灵绿林屋”、“名篇达观轩”、“诗歌百草园”、“习作阅微堂”和个人专栏等栏目,推送学生作品,并鼓励学生及家长留言评论。这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学生作文的修改提升也有很大的帮助。微公号专栏写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班级电台。从2014年起,我开始让学生撰写《班级史记》,用文字留住学生的初中时光。这也是全班人人参与的写作活动,按顺序每人负责一天的班级“要事”、趣事记录。但是,进行一段时间,我发现每天抽时间读《班级史记》不太现实。为了更好地推进班级文化建设,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建立,2016年寒假,我在“喜马拉雅”平台上建立了班级电台,在班内聘请六个播音员,把《班级史记》配音朗诵,定时播音。班级电台由原来的六个主播,逐渐发展壮大,同学们积极参与,用声音传递班级生活中的真善美。

教研,伸出一双翼

教而不研则浅。研源于教才有活力,教基于研才有生命力。在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探索的同时,我积极反思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经验。主持并主要参与了十二五重大课题子课题《网络环境下教师集体备课的策略研究》、省专项课题《中学群文阅读读写结合策略研究》、《北师大版教材内多文本编组策略研究》、主持市级课题《初中群文阅读读写结合微写作实践研究》,其中《网络环境下教师集体备课的策略研究》获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成果一等奖。

一群人走能走得更远。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我把信息技术和教研活动融合起来。“一课二上三讨论”是我们语文组磨课的常用形式。做课教师在录播教室中上课、录制,其他教师有选择地观看课堂视频切片,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做课教师第二次上课,并把上一次大家质疑环节的视频切片,供老师们再次研讨。这样研讨,教师可随时随地进行,节省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也不让学生产生厌烦。视频切片可以针对某一教研主题,分层次分角度分环节对课堂进行观摩、研讨、学习、改进,方便快捷,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课堂调控能力。2013年以来,我们语文教研组多次被评为市县优秀教研组。

立足融合求创新,着眼“微”处做文章。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我要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融合做得更深入更细微,创建更好的语文课程,遇见更好的语文课堂。

你可能感兴趣的:(遇见更好的语文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