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的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是陶渊明的粉丝。陶渊明任彭泽县令80余天,就发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的感慨,于是挂印封金,归隐山林。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接从陶诗而来,可见受陶渊明影响之深。

终南山,又称南山,为秦岭山峰之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唐朝时许多士子隐居于此。为什么隐居在这里呢?因为这里距长安近,名声容易为朝廷所知。

唐中宗时卢藏用就隐居在终南山,后身居高位,所以深受儒家影响的士子也纷纷效仿卢藏用,希望借隐逸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终南捷径”即从此而来。不唯李白,杜甫也曾隐居于终南山。

李白一生曾两次入长安,第一次是在唐玄宗开元十八年(730年),李白30岁,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谒见王公大臣,均无结果。第二年,穷困潦倒,离开长安。第二次是在天宝元年(742年),李白42岁,因玉真公主和贺知章交口称赞,加上玄宗欣赏李白才华,召他进宫,供奉翰林。后不堪忍受御用文人的生活,离开长安。这首诗应该为李白初次入长安时所作。

“暮从碧山下”,夜幕降临,苍翠的终南山笼罩在夜色之中。月亮慢慢升起来了,跟随着作者在山间行走。一句“山月随人归”,就将月亮写得脉脉含情,同时也烘托了作者喜悦的心情。连月亮都如此多情,故人呢?喜悦之情可想而知。

但这时作者却宕开一笔,不写人,仍写景。终南山如此秀美,连月亮也对我如此多情,这份情谊让我动容,我对它情义未了,回看来时的小路,苍茫横陈于青翠的山峦深处。广阔幽深,一片旖旎。

在对终南山的深情之际,故人闪亮登场,喜笑颜开,手挽手把我拉到他家里。小儿乖巧懂事,忙不迭地打开柴门迎接。前为自然之深情款款,现为故人之情意浓浓。李白不愧是写诗的高手。前面深邃幽静,后面热闹欢喜,但饱含深情。

进门后,“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故人园中栽满绿竹,沿着绿竹间的小径向里走,树上的青萝好像也欢迎我的到来,轻轻抚摸我的衣服,仿佛在说,你来这里做客我太高兴了,能多陪我一会吗?草木含情,人更多情。

进得屋来,美酒佳肴早已置办齐当,二人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觉夜深。今天是不用归去的,如此好的所在,如此盛情的邀约,索性放开畅饮,不醉无归。一个“挥”字尽显李白的豪情与爽落。

但高雅之士,饮酒之际,怎能无乐?一曲《风入松声》古琴悠扬,亦或李白、故人之高歌,随风飘扬于清风明月之间。不知不觉天河群星疏落,籁寂更深。客人酒醉,主人欢喜,陶陶然之中,一切烦闷一扫而空,人世间的机巧之心统统荡然无存。

全诗像一个长镜头的电影,从诗人下山、遇见故人,到相约回家、进入室内,再到饮酒欢歌、醉酒乐然,时间从暮色升起,到天河星稀,一气呵成。

《唐宋诗醇》评曰:“此篇及《春日独酌》、《春日醉起言志》等作,逼真渊明遗韵。”但仔细体味,就会发现李白诗与陶渊明诗的不同之处。李白被誉为“诗仙”,诗中充斥着“仙气”,总有一种超脱世俗的豪爽之气。陶渊明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陶诗最鲜明的特点是“淡”,平淡舒缓,真纯自然。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无色无味,漫不经心。李白却不然,“暮从碧山下”“苍苍横翠微”、“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不仅色彩鲜明,而且神情飞扬。足见二人诗风之不同。

李白是一个情感外溢的人,浪漫豪放,恣意幻想。李白也是一个自视甚高的人,自信张扬,狂傲不羁。年轻就是资本,30岁,一切都还可期。面对青松明月、美酒佳肴、故交知己,诗人再次放飞自我,狂歌痛饮,这就是李白,这也是年轻的我们。

愿我们无论在人生中的哪个阶段,都能赴一场这样的约会,饮一杯终南山的酒!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南山的酒——《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