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蜂记

每到秋天,总会有各种蜂族里的散兵游勇闯入到卧室中来。

以前住着单位宿舍,秋季邻近,就会在书桌上,床脚边,阳台角落发现蜜蜂的尸体,或者奄奄一息的活体。曾经小心翼翼拈起一只气若游丝的小蜜蜂,想从阳台上丢下去,结果它回光返照地奋起最后一点生命力,在我指上狠狠蛰了一下。

虽然小时候惹是生非的,没少被黄蜂蜇,但十指连心,这一蛰还是有点铭心刻骨的感觉。从那以后,再见到这种小生命,都是用一张A4纸把它们盛起来,从阳台倒下,让它们随风而去。

然而万万没想到,当我搬入城中村的出租屋,房租水涨船高之后,这些不速之客也升级了。

今天正坐在书桌前漫不经心地玩手机,闲着的手随意摆弄着桌上一个小物件,蓦然间灵光乍现,一眼瞥到离我的手20多公分远的一个瓶子上,趴着一只硕大的胡蜂!

「大胡蜂,Vespula vulgaris (Linnaeus),胡蜂科黄胡蜂属的一种昆虫。是一种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之胡蜂科,雌蜂身上有一根有力的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或不友善干扰时,会群起攻击,可以致被攻击动物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黄蜂通常用浸软的似纸浆般的木浆造巢,食取动物性或植物性食物。」

以上信息摘自百度百科。

这当然是后补的。而当时的我已经迅疾而轻盈地弹到了卧室门外。

心有余悸。

这种蜂的威力从小没少被灌输,时常还听到蛰死人的传说。所以从来都是避而远之。但自从掌握了弹弓这种远攻武器后,也确曾捣过几个蚂蜂窝——像个瓮一样,挂在屋檐下,被一群艺高人胆大的熊孩子射得千疮百孔的,黑黄相间的小型战斗机轰轰乱飞。当然,一起千疮百孔的还有檐上的瓦片。

俱往矣。

如今的我,只敢从门框后小心地探出头,看着它懒洋洋地在瓶子上捋着须子,不时调整下姿势,屁股一戳一戳的,像在擦着刺刀。

怎么办?

是眼睁睁看着卧室被这个5厘米长的小东西占领,到外面先躲躲,还是趁它没太睡醒,迅速把它干掉?

我看了看自己没来得及穿衣而赤裸的上身,冷静下来了。

一切得从长计议。

环顾四周,连件远攻的武器都没有。只有一把雨伞和羽毛球拍还能给人一点安全感。相较之下,球拍还有个网面,以接杀球的技术,挡住它的进攻应该还是足够的,前提是不能是追身球。

然而如果真到了这种地步,结局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

上兵伐谋。

这时我看到了装水果的透明塑料袋。这玩意儿应该没那么容易撕破,而且也能看清它在袋中的位置和行动。实在是居家旅行,捕蜂捉蝶,必备良品。

我马上选了个比较厚,没有洞的塑料袋,张开袋口,从门框后小心地抛过去。

正好落在它身旁。

它疑惑地看了一下,爬了上去,在袋子周围窸窸窣窣爬了一圈,最后爬到另一个瓶子上休息了。

别问我书桌上怎么那么多瓶瓶罐罐…

只能把它赶进去了。

我靠近一点,一米开外吹了一口气。它触须一动,头警觉地转了过来,吓得我赶紧缩了回去。只能在门框后伸长手,用球拍去推推那个瓶子。推了几下,它终于不耐烦了,又爬到了袋子上。

这下好了,因为这个瓶子比较矮,它爬下来后就是在袋子口的内部,然后循着袋子内壁越爬越深…

机不可失!

我赶紧用球拍按住了袋口。它嗡地挣扎了一下,没找到出口。我的拍子越来越往袋子底部收,另一只手拧住了袋口,旋了几下,从桌上拿到了地上。

拍子继续按着袋口,另一只手配合脚,打了个死结。

呼…终于松了口气。

这个时候,这货是这样的。

图片发自App

被困在袋子后,它终于醒过来了,开始四处乱爬,振翅,用牙撕咬…

看它咬得嗤嗤作声,心里有点慌,赶紧又套了一层。这下它消停点了。又开始休息,蓄积力气。

于是我以一种胜利者的姿态,端起还没来得及喝已经变凉的麦片,到各群里通传捷报。麦片喝完,消息发完,这货已经咬穿一层袋子了…

我赶紧提起袋子,和昨天的一包垃圾捆在一起,拿出去丢了。

如果碰到有在垃圾袋里翻塑料瓶的,我一定要提醒他,“内有恶蜂,立拆禁止”。

想一想,拾荒者也很可怜。你永远不知道那一包包垃圾里暗藏着什么危机…虽然玻璃或者利器我们都会妥善包裹一下,但是这种恶蜂…我是不是该先踩死它?

你可能感兴趣的:(捉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