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至沓来的思想碎屑

1)看不见的东西

人的本性是趋易避难,所以人们更喜欢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具体事物,而对于眼睛看不见的抽象概念却不假思索地远离,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看见的东西都是浮在最表面的,难抵本质。一个人生病了,当事者往往更在乎病症,而只有医生才关注病灶,即是如此。然而通过不断了解,却会出现“久病成医”的现象,所以“业余”到“专业”的路径可以通过“了解”,用专注和时间来做标志。

当你看到一个人通过物质包装变美了,你要懂得“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也许,她得到的比她失去的还多,只是失去的不被看见。

要用智慧用心生活啊,不要只用眼睛或者五官,如此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缘起性空,心生万法。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2)活在别人的世界里

拿来主义真的不行,伸手党也不会珍惜被白白给与的宝贵经验,唯有自己去实践,自己去总结,自己的领悟才能成为一个人的养料。否则知道再多道理又有何用?除了深感“知道“和”做到”的鸿沟,一无所用。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感慨:“读了那么多书,依旧走不好自己的路”,因为书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推荐,建议,说教,都不能轻易给出,因为免费的东西招人嫌恶,如果事先就已经被对方标明价码,无论是金钱的还是精神的,都值得考虑。

如果沉睡中的狮子能被轻易唤醒,又何来“八国联军”?如果一个人的执迷不悟可以靠免费的说教解决,那么世界上又何来如此多的高昂“咨询”?人们喜欢沉睡,除了事关生死,直到长眠不起。

整个宇宙间都是大问号,所有的生物都在追寻答案,然而问号仍旧层出不穷,鲜有新的,多是轮回。

你如果想要让别人真心地接受你的建议,你就要比对方强大,最好是眼睛可以看见得强大;你如果到处建议,只说明你不够强大,才需要各种伪装;你如果话太多,只说明你内心空虚,而绝不是好心……所以,只有注意力在自己身上,才能摒弃一切虚浮和肤浅的自我存在感。

喜欢评价别人的人,无论肯定还是否定,起码说明他的注意力在别人身上,是在变相索取“关注”;喜欢否定自己的人,还是在索取“关注””,底里通常是因为缺乏自我价值感,因为以为“被看见才意味着存在”。想想开在深山中的野百合,它难道不存在?所以要做到不偏不倚,不逢不迎,归根结底是要建立自己的价值感,从内心开始。

人们之所以更喜欢被奉承和强化他的自我价值观的话语,而不是拂逆之言,是因为反省实在太痛苦也太麻烦了,人们更喜欢容易的事情,最喜欢容易且能成功的事情,可是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但很多人都在用实际行动践行。

如何保持界限感?秘诀就是:把眼睛望向自己。

重大决定容易受别人影响,且也总是试图影响别人的行为习惯,这说明当事人并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也不知道别人要什么,总结而言就是不懂“我”。

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更加要小心那些让自己的心躁动不安的行为,包括自我良好感,自以为是,自以为有想法,被别人夸奖……心如果躁动,就说明很虚假,很浮浅,真正的于心灵有益的东西是宁静,是专注,是心流……

3)了解

无知造成的伤害,比人们认为的深刻得多。

了解是一把万能钥匙,我用它来开启世界的大门。

对人类而言,了解是互相的,你不了解对方甚至都不愿意了解,你又何必期望被人了解?更毋言被理解、被包容,被爱。总之,最先意识到此种真相的人需要最先采取行为,而不是要求公平。说“寂寞寂寞就好”的人其实就是不愿意知行合一。

知道一个人的过去便可以原谅现在的他。

我们都谈爱,爱眼睛看见的,对看不见的浅尝辄止,继而以为爱是施与受,以为爱是公平,或者又以为爱是无私,是包容,是白白忍耐;不,爱是始于了解,然后能够理解,最后才能包容。了解是爱的根,否则爱中的爱、忍耐、理解、包容都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终会枯竭。

爱是源于了解,了解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包容,包容才能滋生真正的爱。

世界如此之大,打扮的人比不打扮的人更多更养眼,所以“选择不打扮”可能比前者更具有勇气和想法,但是现实是,“不打扮的人”多么处于劣势呀。然而,我们要明白:从众和与众不同是两条路,走的人冷暖自知,不必互羡,更不必滋生优越感。

你要看一个人在乎什么,只要看她的时间花在哪里就对了。一个人之所以在乎某件事物,是因为从中得到了自己明显能感觉到的好处。但是爱人爱动物,应该是有区别的。

爱是懂得,了解,明白。理解一个人,才可能得到一个人,得到可能是看得见的得到,也可能是看不见的得到,譬如婚姻,譬如留在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懂得你的孩子,你的配偶,你的亲人,你的朋友,才能让对方有被全部接纳的感觉,才能产生与对方身心相融的感觉,那即是纯粹的爱。

为什么一个人会在人群中会感到更加孤独,比自己独处的时候还更孤独,就是因为不被人理解,无法沟通。你说的话,对方嗤之以鼻,你珍爱的东西被对方视作粪土,鸿沟就如此巨大,而你们虽身在彼此旁边,却遥不可及,那是一种心灵深处的隔阂和沟壑,所以有“我和你比肩而立,却宛如天涯相隔”的悲凉。

寻求了解,就是寻求建立关系;寻求理解,就是寻求爱。比起无法互相了解,还不如自己左手抱右手来得温暖。

了解、理解,懂得才让一件事、一个人,一样东西对一个人有意义,否则不能理解,不想了解,自以为懂,则一切都毫无意义,对那个人来说,那些东西根本没有一分钱的价值,全都是捕风,全都是碎屑,全都是无用。

我曾经以为,爱是恒久忍耐又恩慈。如今我才发现,有欲望去了解一个人是喜欢,深深理解对方才能爱上对方,真正懂得才是真爱。一个人愿意花时间,一生一世保持了解一个人,那就是永恒的爱。爱真的不是大家所理解的那个样子,不是眼睛看到的,是用行动守护、用心感受到的东西,然而有的人连脑子都不屑于用,就已经以为自己懂得了对方的一切,这是多么可笑可悲又荒谬。

所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认识层次在五楼的人无法理解十楼的人,然而十楼的人却容易看出五楼的浅薄和故步自封。二者之所以能对话,要么五楼的人跳起来,而十楼的人走下去,否则根本鸡同鸭讲,无法共鸣。

之所以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表面看来仿佛是阶级固化、财力差异,其实本质上是“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对世界了解的层次不同,产生的看法不同,于是产生共鸣的频度就不一样。

对待各种差异感,尤其是想法方面的,突然觉得孔子的“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充满了真知灼见。

他之蜜饯,你之砒霜。学会辩证去看待别人的经验,最终还是要亲身了解一切。

4)倾听

倾听是一个多么宝贵的词汇啊,人们习惯打断别人的话语,或者自顾自说重在发泄,又或者对别人的倾述全在忍耐,而潜台词通常都是“关注我”。学会倾听,然后才能被真正倾听。

人们交谈是在寻找安慰,寻找附和,寻找发泄,寻找认同,寻找存在感,因此,人们不愿意听不想听的声音,对那样的声音人们选择闭耳塞听,或者随风飘散,或者闻所未闻……People talking without hearing.

纯粹的以自我为中心者,所发出来的信息可能如此:我的观察、我的感受、我的需要、我的请求都是正确的,我说,是为了强化我的认知,你说,我选择性听,凡是与我的观点不一样的声音,我闻所未闻,凡是与我意见一致的声音,请与我的意见产生共振吧——我绝对是正确的,不容置疑。

5)逻辑

所谓的思维逻辑,最简单的就是做事思路:见感思行 ,也是What Why HOW  Do  在沟通方面即是非暴力沟通——观察、感受,需求,请求,这一切都通通简化,便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

唯有极简,才能被广泛关注,也才能吸引最有深度的关注力,因为人们喜欢简单。但是极简是披着“简单”的复杂,那种复杂只给予创造者。

我想,小说这种体裁之所以受创作者和读者的青睐,在于它的故事性很强,读者可以有代入感,但是不会被说教,全靠读者自己心领神会,从而脱离了被教导的嫌疑,因为成人普遍不喜欢“老师”,除了除了天真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小说是优越于其他体裁的,因为它能够“润物细无声”。

负面情绪之所以会频繁出现,是因为一个人有需要,觉得负面情绪对和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相处有积极作用,是产生改变现状的动力之源,比如担心,焦虑,内疚,自责,抱歉,后悔……其实这些情绪如果过度只会产生不合适的反作用力,会阻碍我们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案和采取相宜的动作,同时是一种试图逃避责任的心理现象。想想你给别人打了一巴掌,心里很内疚,内疚到无法采取行为去补救,甚至有人来指责你时,你还可以理直气壮地反驳:我已经很内疚了。对很多负面情绪亦是如此。

一个人执意要验证自己的偏见,那么他总是可以找到充分的证据,因为“心生万法”。

6)我是谁?

人类历史中,或者说一个人的生命中,那些反复出现的死循环,往往和“我是谁”这个问题有关。

之所以懂得“我是谁”的人,往往显得个性突出、桀骜不顺甚至冷漠无情,是因为他看清了自己可能的不良动机,所以不听从其发号施令,这其中包含目的不纯的善良,乐于助人,或者爱。想想王菲,想想乔布斯。

仔细打量那些习惯成癖却不受欢迎的行为,包括所谓话多,喜欢说教,喜欢推荐,喜欢帮助别人……以“人们之所以会养成一个习惯,是因为能从那种行为中得到自以为是的好处””,便会发现,这些习惯动作的动机譬如:爱,无私,善良,勇敢,乐于助人等等,其实都是因为这些行为都能建立当事人的“假自我”,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是谁,所以需要这些假自我来生存。所有的行为都是施与受的关系,正如牛顿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们对用看得见的东西(帮助,讨好,说教,主动付出等等)交换看不见的东西(爱心、善良,无私,乐于助人等等),将其动机统统归结为抽象的褒义词,也就是通常我们冠以一个人的品质,其真实情况通常并非如此。给与的人是因为自己需要才给予,归根结底是通过具体行为来换取自我存在价值感;人们对通过看得见的东西换取看得见的东西,强调公平,憎恶狡猾,其实这种动机还更简单,因为看得见损害而一目了然。然而前者,给予者已经中毒了,并且对接受者造成了损害,还自以为是,还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别人。人们普通重视看得见的东西,而对看不见的“掠夺”保持麻木不仁,并且不假思索地冠以各种与美德有关的名词。思索自己的动机,无论是换取看得见的东西,还是看不见的东西,就会发现,动机并不足以产生行为,而最终会将作用点放在自己身上。习惯攀附美德之名词,或者看得见的物质,都是因为缺乏自我存在感与价值感。如果一个人知道“我”是月亮,无论乌云是否遮蔽,“我”不增一分,不减一分,便能安于世界,安于中庸,正如孔子所言“随心所欲而不逾距”。

一些习惯成癖的行为之所以难以改变,是因为当事者错误判断自己行为的真正动机,非常肤浅的否定行为,并没有找到行为背后真正的诉求。嗯,批评人让人讨厌所以不要批评人,如此简单粗暴,所以仍旧改不了“批评人”的习惯,如果看清楚自己批评人的时候自己有优越感,从而可以看清楚自己其实是将自我的价值攀附在批评其上,因为批评让自己有优越感所以能产生自我价值感——我们的世俗观点是,比较是产生价值的度量工具,优越感即是价值感。如果能知道“自己是谁”,就能慢慢痊愈,但是要“知道自己是谁”比直接“否定行为”艰难得多,所以趋易避难。

恶性循环之所以会出现,往往是因为当事人有某种深刻的心理需求,比如可乐奶奶一定要带可乐睡觉……那些怕孩子着凉什么的,都是表面的,要找到底里的原因……当我看清楚是因为她的无价值感作祟,我就可以通过强化她其他方面的价值感来打破这种死循环。

过分谦虚,过分自责,频繁后悔,经常反省等等行为都是因为你自以为能从中受益才会发生,至于是否真的有益于你,实在值得细细深思,并且究根寻底,找到根源。

施予者之所以执着于付出即使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自己不需要,是因为施予者比接受者更需要这种行为来满足自己的某种需求,所以我就能明白那些不恰当的爱之行为的动机了。

那些借爱之名溺爱,操办,包办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大都是将自己的价值依附在孩子的身上,其实是一种包着糖衣的毒丸。人知道自己是谁,即使是将自己的价值依附在事业或者爱好上,通常能对其外的行为真得掌握分寸,爱得刚刚好,给得刚刚够。

人们会如此执于自己的付出,即便那些行为已经给接受者造成了伤害,是因她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以为自己在爱,以为自己善良,以为自己无私,其实是在满足自己深层次的需求,但是他们由于自己的局限性看不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们犯了错,但是真的不知道。正如耶稣被人杀害,耶稣说:他们不知道。所以与接受者有亲密关系的人,有责任有义务使自己“明心见性”,具有洞察力去看穿一切不合时宜的假象,而能加以了解、理解、包容,并且巧妙地通过其他方式满足施与者的真正需求。

在这世间,我们都在取舟过河,兴趣,工作,爱好……价值感所依附的事物都是我们的舟,我们到了目的地、一个舟一个舟地放下,从小溪,到小河,到大海,也有永远在小水沟里面过不去的人,过去的了人要能看见过不去的人的难处,也因此能够理解,能够和谐共处,而不是滋生优越感或者轻视对方的感觉,要怜悯,要了解,要包容,要真爱。

看事情跳开自己的眼光,避开自己的投射是多么艰难又是多么必要。否则就只是在维护自己的假象,而不是想解决问题。就像一个人对旁人说,你不要踩到我的脚了,然而其实只要他自己挪动一下位置就不会被踩到,可是他根本不想挪,只想对方挪。

7)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济天下。在自身能力不足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之前,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当自己的能力足够强大,可以将目光专注地投向需要的人。

所谓专注就是活在当下,每分每秒,全身心投入,心无杂念,便可摒弃一切人性的弱点,诸如急躁,急于求成,或者只在乎结果……

分裂是痛苦的,包括身心分裂,头脑和身体的分裂,知与行的分裂,专注力才是解决的办法。

我们做的很多事实都是在自我分裂。一边吃饭一边玩手机,一边工作一边和同事聊天,知道和做到的分裂……是因为我们缺乏专注力。我们追求速度,追求效率,追求一箭双雕,其实是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就是极度的专注力。

完成于2019年12月3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纷至沓来的思想碎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