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稻盛和夫去世了。他没有含着金钥匙出生,但在九十年不断奋斗的人生里,他被誉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
他在地方大学毕业,在1959年创业时,70%的员工也只有高中学历。虽然这样,他创立的2家公司 - 京瓷和KDDI,都曾经进入世界500强。
在2010年,他受邀担任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会长, 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转亏为盈,更创造了公司史上最高的利润。
究竟他怎样从一个平凡的人,提升到新的高度 ?下面介绍的五本书,清楚地说明了他的心法。
如果你不是创业者,可能会猜想稻盛和夫说的都是企业的理论,跟你没有关系。
但如果你翻一翻这5本书,会发现书里都不是高深的商业理论,而是为人处事的心法,作为打工人都能借鉴。
1.《斗魂》
或许你正在考虑辞职,《斗魂》或许会给到你建议。
这是稻盛和夫的第一本书,写于1990年,里面表达了稻盛哲学的体系框架和利他精神。京瓷之前并购了美国AVX公司,稻盛和夫当时没有空降经营部队,反而跟当地的员工开哲学会议。《斗魂》是公司的营运手册,收录了会议的答疑,回答了“人生怎样才能成功”和“经营怎样才能成功”这两个重要问题。
里面写了稻盛和夫的成功方程式 :
人生的结果 = 能力 x 热情 x 思维方式
公式右面的三个要素,只要其中一个数字是零,结果都会是一事无成。
回到辞职的问题,稻盛和夫说,他精疲力尽的时候,也曾这样考虑过,“但是,真辞职了,生活就变得五彩斑斓了吗?那也不见得。” 他建议我们要让自己迷上现在的工作,而且要在其中不断寻找乐趣,事业才有机会成功。
心理学家陈昌凯说过,决定换工作之前,要考虑2个问题 :
首先,自己可不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去解决面前的困境 ?
其次,如果解决不了,换了工作,这个困局是否就能解决 ?
️2.《六项精进》
稻盛和夫认为,经营企业和度过美好人生, 以下的“六项精进”都是必须的 :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要谦虚,不要骄傲
3)要每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六项精进的最后一项是:“不要有感性的烦恼”,这源于40年前的一件事,令那时的稻盛和夫很痛苦。
京瓷公司当时研发了新的医学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反应很好,大都反馈说能帮到患者。但因为销售前未得到官方批准,媒体指责京瓷损害病人的利益来赚钱。稻盛和夫因此去了很多次相关部门,作出解释和认错道歉。
每一次他的低头道歉,电视新闻都会报道,他觉得这损害了京瓷和个人的名誉和信用,在所有人面前,他再抬不起头来。稻盛和夫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不懂处理,心里面非常痛苦。
后来他向僧人西片担雪倾诉,本以为西片担雪会安慰他,没料到对方反而找出了一些庆祝的理由,这颠覆了稻盛和夫对事情的看法,最后逃离了自己心里的困局。
我们未必有严重到会上电视的事情,但却可能有过冤屈的经历。比如小时候经常被他人欺负,自己因为各种原因忍让,但有一次就是反推了对方一下,结果被大人看到,自己反过来被认为是欺负别人的坏小孩。在新闻里报道过,有些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因为处理不了自己的情绪,甚至会伤害自己。如果明白西片担雪的看法,就可以摆脱生活中很多的烦恼。
3.《经营十二条》
稻盛和夫认为,正确的思维方式,可以通过“得失”或者“善恶”来判断。他是基于善恶,以“作为人,何谓正确” 为基准来经营的,而《经营十二条》就有一条“以关怀之心,诚实处事”。
经营要有计划,但稻盛和夫却没有5年或以上的计划,他认为长远的计划很难达到,他还解释了为什么长期计划会对员工有不良影响。
有了计划就会有目标,在《经营十二条》里,有一条是“设立具体的目标”。公司要设定年和月的销售额和利润目标,必须要有具体数字,比如是每年1亿日元。而且,目标要分解到各个部门,落地到基层员工,因此,只要每个人都达标,公司就自然达标了。
美团始创人王兴也有着类似的想法。在2013年初,当年的交易额目标是188亿元, 而2015年的目标,交易额要达到一千亿元 !王兴说,如果把一千亿分解一下,只要2013年完成目标,随后2年每年增长140% (每年2.4倍),2015年就能达标。每年2.4倍这个增幅,看似很高,但比过去几年都要低。
他是这样解释一千亿元的目标 :“听起来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因为再难的事情,你只要把它分解、分解、再分解,然后每一步都有人负责,都有团队负责,每个人都靠谱,整个事情就靠谱。”
不要以为《经营十二条》说的只是企业经营,其实它教我们怎样去经营人生。
4.《经营为什么需要哲学》
一个领域的哲学,就是它的底层逻辑,明白和追随它们来行动,我们可以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比如武术,你可能会想,武术能有什么哲学,不就是拳来脚往的搏击技巧吗 ?看看武术家李小龙,他的武术哲学是这样的 : “武术的终极要义,是如实地表达自我”。
他说当我们脑子想出拳,如果手的动作能毫不犹豫和丝毫不差,这样就是手脑合一,能把这一拳发挥到最好。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练习,最后达到这境界。
公司的哲学,说明公司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需要具备哪些思维方式,必须有什么样的行动。比如我们去攀附近的小山,跟去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是不一样的,因为目标不一样,所以心态,准备工作和需要的设备,都要跟目标相匹配,这样才会有达标的机会。
在企业里,有些员工表面认可公司的哲学,但内心可能这样想 :“将企业哲学强加于人,我很讨厌”,公司应该怎样处理 ?
稻盛和夫认为这样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他会建议这些员工辞职,去找一家适合他们的公司会更好。换句话说,如果员工能上下合一,贯切公司的哲学精神,公司就有望经营得好。
5.《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
本书是稻盛和夫的收官之作!
在书籍设计方面,本书也很有特色,精装和平装版是布面的,而口袋版是皮面的。设计师朱赢椿设计或策划的图书,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和“世界最美的书”。
稻盛和夫说了2个重点:首先,人生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的投射。
怎样保持内心美好 ?
其中一个方向是“动机良善”,稻盛和夫说“不与心术不正的人交往”。
在重建日航有大进展的时候,虽然有不少赞美的声音,但也有些不符事实的报道,同时引来了批评,诽谤和中伤。一般人遇上类似的情况,可能会选择反驳,但稻盛和夫没有这样做,他命令自己相关的人员,不要听这些声音和把它们当回事。稻盛和夫说,如果去反驳,产生了战胜中伤者的想法,自己的心灵就会被玷污了。
清朝名臣曾国藩,讲究待人以宽,不会轻易破坏关系,如果他非得要跟有恶意的人打交道,他会用“浑”字诀。“浑”的其中一个含义,就是含混,含蓄,他依然会以谦厚和公平的态度应对。
其次,一切成功都归结于利他之心。
利他就是优先为别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提供支持,比如平时为邻居帮点忙,经营企业的,就尽力令员工幸福,员工就会努力工作作为回报。
总结 :
对之前不认识稻盛和夫的人,听到他说“哲学”,可能会觉得很高深,好像拒人千里,但读过这5本书,就会发现他写得很浅白,每条道理都很清楚,只要有“心”跟着实行,就踏上了美好人生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