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本书83——美国罗斯福新政

       1933年,罗斯福临危受命当选美国总统,意图走出危机,重振美国经济。上台后他首先和前总统胡佛撇清关系,申请对美国的绝对控制权,另外在广播发表“炉边谈话”,解释每个政策。于是,罗斯福迅速获得民意支持,尽管其方案和胡佛差不多,但差别就在群众对两人的信任度是完全不同的。接着,罗斯福就更大胆、激进,开始废除金本位,大印钞票,颁布调整工农业的法案,废除原来的关税法案。罗斯福也就通过这么一次次财政赤字的方式来刺激经济,实际上和胡佛一样也基本是杀鸡取卵,短期内能快速见效,但长远来看却伤害了美国自由市场的经济基础,只是给人们即将繁荣的假象,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走出大萧条。所以到了1938年,假象终露破绽,经济增长又疲软了下去,美国经济二次触底,甚至比大萧条还严重,而且最高法院和新政矛盾重重,国外局势又越发混乱,上流社会对罗斯福已经变成了憎恨。然而幸运的是,一场战争的到来帮其转移了群众的注意力。尽管当时美国人的反战情绪非常高涨,但为了参战罗斯福还是作出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提出租借法案,为他国提供援助,使美国成为世界兵工厂;派军队进驻冰岛防止法西斯威胁西半球,还去战区挑衅德国;最后更重要的是,日本偷袭了珍珠港,也就给了美国全面参战的契机。可以说,不仅仅是人道主义推动美国参战,更有一股强大的国内力量也在起着作用,那就是因为大萧条与新政所带来的国内社会矛盾和经济问题(分享自得到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听本书83——美国罗斯福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