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读后感

      暑假里带着孩子到书店里去看书,书架上是琳琅满目的好书。我独爱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因为我一直都爱那种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真情,重新翻阅《背影》更使我感慨万分。

      上学时读到课本中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我就被文章中的父亲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尤其是父亲为"我"买橘子时,作者着重刻画了父亲的动作以此说明了父爱的伟大,而"我"也为这伟大的父爱而感动,体会到了父亲的不易与艰辛以及父爱的深沉。这样的场景与画面对我来说尤为熟悉,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

      我的父亲曾经当过高中教师,在我们村里是响当当的文化人。平时找他帮忙的人就多了,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帮东家写对联,帮西家打理事务。父亲就格外的忙,白天十来亩田地里的农活要干,无论多晚走到家,他就先把自己的衣服换下来,用肥皂水泡起来。接着把孩子们挨个抱一抱,用胡子扎一扎我们的脸蛋儿。然后和母亲一起做饭照顾我们姊妹五人。收拾停当以后,他还总是给我们讲故事,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已经在故事中恍恍惚惚睡着了。

      记得还是我八九岁那年,有一天半夜里醒来,我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今年的麦子咋感觉割的特别快。”“那是因为今年添了咱利娜的一张镰蛮”。我的鼻子一酸,那么多麦子,我只是把了三小行。自此,我不敢忘记自己身上寄托的是父母稍微轻松一丁点儿的期许。不论自己在哪里,我在农忙时一定赶到家,只为给父母减去一点辛劳。

    父亲那穿梭在田间地头的身影,也深深的影响着我们姊妹五人。父亲从不会召唤我们该帮助大人干什么活,然而孩子们看到父母的忙碌,都能主动积极的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这样的习惯在农村叫“有眼力劲儿”,我觉得这是父母在无言的行动中教会我们的责任和担当吧,对我们来说无疑也是巨大的精神财富。

      农闲时父亲带我们去地里捉蛐蛐,编个笼子挂起来,好玩极了。下到河里去捉了泥鳅、河虾、螃蟹、小鱼,能有小半水桶,拿到家里可给我们解了馋。不管孩子们提出哪些想要玩的“招式”,父亲都高高兴兴的陪我们一起疯,父爱是我们童年里最快乐的源泉。

      家里的活太重了,村里的好心人就劝说父亲,“不要叫您老大上学了,会抬手回来干点活也帮帮你。”父母从来不去反驳,更不去争辩。而是每晚睡前询问我的功课学的怎么样,鼓励我好好学习。十一岁那年,我跑到七八里以外的中学去上学,父亲忙前忙后,每周三风雨无阻给我送一书包馍,一坚持到我去了洛阳师范学校。

    下雪天,他顶着大雪不顾路滑给我送馍,到了教室外,因为怕耽误我上课,他竟在学校门口等我半天。满天的雪花沾他一身,化成水,顺着脸颊滴落。“爸――”我的眼泪流了下来。“你在食堂吃点饭,暖和暖和吧……”“傻孩子,天冷怕你吃不好。手里的票不要节省,多打点饭。”我拉着他,给他拍去遗落的雪花,“爸,路滑注意安全。”我的眼泪又流了下来。他转身不肯回头,摆摆手“回去吧孩子,好好学习比啥都强。”看着在雪地里一步一滑渐渐远去,渐渐消失的背影,我的心如何也不能平静……    《背影》让我感触良多,感谢朱自清先生用质朴的语言让我再依次感受到了父爱深深,我的父亲给我留下不管是蹒跚的背影还是坚定的微笑,我都将铭记于心,永生难忘,用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承诺!

你可能感兴趣的:(《背影》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