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届世乒赛大家都是静音看完的?

2019年4月28日,第55届世界乒乓球大赛单项比赛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落下帷幕,中国队时隔5年再次包揽五个单项冠军——马龙、王楚钦获得男子双打冠军,孙颖莎、王曼昱获得女子双打冠军,许昕、刘诗雯获得混双冠军,刘诗雯、马龙分别获得女单和男单冠军——对观众们来说,比赛结果是值得高兴的,但这中间的观看体验却好像并不是那么愉快。

图片来源:fabiaoqing.com


4月27日晚,中国队选手刘诗雯4:2战胜陈梦,大家都在为小枣(刘诗雯昵称)十年饮冰终得梅香而感动的时候,一个央视五台的乒乓球解说员也悄悄地被挂上了热搜。平时不太关注体育新闻的小鹿在热搜上看到“杨影解说”的时候,出于好奇顺手点开了,然后就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原来退役运动员的解说并不都是像邓亚萍老师那样的专业技术风。

杨影是在编的央视体育频道的乒乓球解说员,也是一位有着辉煌过去的前国乒队员。2006年,于中国传媒大学主持播音专业毕业后,杨影加入中央广播电视台,正式成为了一名体育项目解说员。这次之所以被挂上热搜,是因为她与解说搭档刘伟在女单决赛的解说中,数次对选手刘诗雯进行了有失公允、且主观色彩浓厚的评价。下面是观众们总结的一个栗子:

显然,这次的解说为观众们带来了“极度不适”。但熟悉杨影的观众们都知道,这并不是她第一次在赛事解说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人偏好,有的网友甚至根据她十几年来的“一边倒”解说汇总了一个《杨影语录》。可即便如此,这么多年来,央视乒乓球项目的解说依然是"流水的嘉宾,铁打的杨影"。

众所周知,“客观公正”是体育解说员的基本素质之一,而这位科班出身的解说员在业务水平上着实是有点儿欠专业。从2006到2019,大家气也气过了,骂也骂过了,为了不摔坏遥控器,有的观众到了杨影解说的比赛索性就直接静音了。这次大家的反应这么强烈,其实也跟杨影本次diss的对象——刘诗雯有关。

91年出生的刘诗雯今年已经28岁了。2009年她因为战胜张怡宁而崭露头角,一度被人称为天才少女。然而,那一年之后,今年世乒赛夺冠之前,她一路走来并不轻松——整整十年的弯路,几乎要让人有“出道即巅峰”的错觉。 2019年的世乒赛,在不被大家看好的情况下,刘诗雯一举摘下女单和混双的金牌。蛰伏10年后的绝地反击,不可谓不励志。

也正是因为刘诗雯的不易,女单决赛中,解说员杨影和搭档刘伟对她毫无遮掩的轻看之意才更令观众们抱不平——人家已经这么努力,就算不爱,也请不要伤害吧。所幸,当时场上比赛的刘诗雯并没有受两位解说员的“高论”影响,而是人拍合一,打下了本届世乒赛的第二个11:0,最后完胜陈梦,拿下了女单冠军。

虽然是伪球迷,写到这里,小鹿也真心为刘诗雯小姐姐感到高兴——所谓守得云开见月明,大抵便是如此吧。然而,作为一只以心理科普为使命的鹿,前面铺垫这么久,当然不仅仅是单纯想要吐槽一下本次世乒赛的解说员啦~


----------------------------------------------------------------------------------下面进入500字正文部分-----------------------------------------------------------------------------


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两个解说员,当我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的时候,一个像杨影,对人不对事,上怼天,下怼地,中间怼自己;另一个像邓亚萍,解说起来理智又犀利,犀利中又带着鼓励——这两个解说员就是我们的内部对话,一个消极,一个积极。

在挫折教育的大环境下,经过数十年的强化,消极对话就像杨影一样不仅看似权威可信,还成为了赶不走的常驻解说员。它往往无视一个人的能力、技艺等客观事实,一味地用“你不行的”“你只是运气好”“你心理素质太差,上不了大台面”等消极评价来贬低我们,并千方百计试图让我们相信它是对的。

当然,赛场上,选手们是不用在面对对手的同时面对杨影的,观众们也都很轻易地能够通过静音或者换台观看其他解说员的赛事直播来将这样有失偏颇的解说屏蔽掉。所以,在现实世界中,当我们听见消极对话的声音时,是不是也可以有意识地选择静音,或者通过调换频道来消除自己的负面对话呢?

试着给自己内心的消极声音取个名字,可以把它叫做杨影、李影,又或者是刘伟、马伟……通过外化这些内心的消极声音,我们可以将自己和自己的负面思维区分开来——这在心理学中被叫做“认知解离”。下一次,当那些讨厌的声音出现的时候,不妨告诉自己“嗯,这是‘杨影’又在聒噪了”,然后果断屏蔽或替换掉那个声音。


以上是本期鹿鸣心理的全部内容,祝大家早日找到自己喜欢的声音~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说,这届世乒赛大家都是静音看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