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心转行做产品,不到一年却发现项目老被砍,没有价值和意义该怎么办?感觉做了很多“无用功”

写在前面

入职快一年的自己,想想当时可是看着苏杰老师高举的“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伟大旗帜,投入产品大队列,希望自己能有成为敢想、敢做、和能做的豪杰。于是,在北京几家互联网公司做了近半年的HR实习后,投身到产品岗位。现在回首:什么产品经理改变世界都是骗人的,初入职场的产品汪,弱小又无助,天天和程序员相爱相杀,程序员经常说我们写文档就是抄竞品,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自己不开发,劲整这么多花里胡哨的需求,当然我们嫌弃程序员一个小功能要开发好几天,相互嫌弃是日常,可是这些都是日常开心轻松的怼话。入职一年,发现项目被砍、负责的需求老师夭折,真的太难了!

处于崩溃的边缘 做产品太南了!

最近的工作,总算明白和程序员过招,有一招叫釜底抽薪,直重要害,无一点反击余地:你这个需求一点价值都没有,我们不做!

作为产品狗的自己只能含着眼泪,对程序员小哥说,嗯嗯~需求价值我再梳理一下,先不做了!

肯定也有产品伙伴跟我差不多,在既有的团队内,团队方向基本上比较确定,尤其是TO B的团队,感觉都做着不用过分思考或者市场上看似千篇一律的功能。日常的工作就是写PRD,注重产品功能设计,需求价值很难量化,渐渐的我们也就不和开发将价值了。只说“这个需求领导提的,这个需求很重要、这个需求业务一定要!”(哈哈哈)

坦白来讲,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方向,产品需求的价值,真的是管理层的需要,不是根源于企业场景、也不是聚焦解决某个协同办公痛点、大部分是基于管理需求,自上而下的功能绑定设计。这种模式,作为没有啥方法论的产品小白,就自我麻痹了,不再敏感与业务需求的价值,希望通过产品功能上,多设计、多出彩。到最后,没有太多落地场景、或者满足不了实际的需求。

需求不经过实际调研系列

血泪教训经历:误把紧急的需求当成重要的需求,投入精力后,却一场空。(要自闭了!)

最近疫情突发,公司某职能部门提议开发【问卷调查管理】的功能,虽然团队已经存在了好些年,但是一直没有开发这类通用工具类的产品,经常是出现问卷收集的需求,临时抱佛脚开发开发。这次疫情爆发了,需求方希望能快速地收集到公司在京人员的出行信息,因此采用H5本地写死的开发模式,和后台的接口则是沿用之前活动平台使用过的接口(特别坑!),调试和开发都花了很长时间,导致业务方特别不满意,并且当时H5开发资源也很充裕了,就建议重新开发一个通用的问卷调查的工具。

欢喜:以为能大干一场,吭哧吭哧调研了竞品,梳理了几天的逻辑。最后评审时一句话:夭折了!

经历了H5本地写死问卷题目的开发模式,业务方只要改动题目或者选项,就需要H5本地改代码,再部署到生产,操作繁琐并且很依赖开发人员。因此,大家都觉得应该做一个问卷发布的后台管理工具。于是,就调研了目前非常强大且主流的问卷调查工具——问卷网、问卷星。这两个工具是目前市场占有率前几的产品。但是,考虑到内部工具,问卷调查的场景主要就是:公司性的HR问卷调查、办公室或行政活动性质的调查。再加上和内部H5开发大哥沟通,平衡开发的投入产出比不建议,后台功能做得太复杂。因此,做了简化的梳理,维护到wiki形成文档初步功能描述的列表。

等到需求评审当天,邀请了后台开发负责人、后台开发人员、H5开发负责人和H5开发人员,评审完毕后,说需求价值太低,不做实现或者做阉割版功能实现,一个夭折在初次需求评审的功能。现在想想,自己可以再多做一点,能让这个需求死的更灿烂!

图片:wiki文档中背景和目标简述(标红涉及系统名称,做脱敏处理)

灵魂三问之一这个功能价值在哪里?——满足业务发布问卷和收集问卷的需求(评审前感觉这多么精简,一句话表达产品功能目标,现在想想自己的准备确实太不充分,或者说未表达出来充分的理由和信息,评审时,开发负责人需要感知这个功能到底能支持多少人、满足什么样的需求,感觉应该从场景——痛点——功能,去阐述阐述价值。

灵魂三问之二这个功能有现有的工具资源吗?——目前我们团队没有(当时一直想着自己团队,并没有其他OA团队了解情况,其实OA系统有个2016年的新问卷调查工具(PC端的),导致评审现场大家认为需求调研不充分,选择新开发方式,浪费资源。)现在想想,以后面对任何一个需求,都想问问既有的系统是否有功能可以支持,了解历史情况,再评估,最后采用何种方式。毕竟,好几个团队都在做这个事情,就需要好好评估,自己来做的成本和效果了。

灵魂三问之三这个功能你打算用多少人做多久?——目前我就是将一期功能梳理出来,希望实现问卷信息的收集,数据统计希望放在二期去实现。(这个回答确实很不好,事后反思,太关注于功能设计而忽略了资源预估)如果时间倒流,会提前用脑图而不是列表的形式,将整个问卷调查功能的产品结构图画出来,并且标注好一期、二期、三期,有规划性,并且对每期功能有一个上线时间安排。

需求核心未把握,本末倒置导致需求沟通效率低且出现重点偏差

疫情信息填报需求中,我反复和业务确认他们需要收集的信息(问卷的题目和题项),看似和业务沟通频繁,实则很大的错误。作为产品对接人,不应该关注他们的问卷内容(文案),业务会清晰设计好自己的问卷内容,而我应该关注问卷的题型(单选还是多选、文本填空还是评分题、是否必填、是否关联跳转等逻辑)。

需求设计的价值评估,刚入职或者比较初级的产品,往往自己很难评估出来,得多和领导沟通

梳理好产品功能结构,和领导保持高频沟通和联系,确保产品设计方向小偏差。疫情期间,团队开发资源充裕,因此,领导希望能好好设计问卷功能,当时自己闷声梳理大体逻辑,体验各种竞品,但是应该在当天输出一个产品功能脑图,和领导同步一下产品需求的方向,首期能重点实现哪些功能,二期能实现哪些,他对需求有一个把控,能避免走弯路和白白消耗力气。

最后,附上夭折在摇篮的功能需求说明文档简要,欢迎大家指正和点评。

图2:夭折在摇篮的问卷需求

珍爱生命,远离产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苦心转行做产品,不到一年却发现项目老被砍,没有价值和意义该怎么办?感觉做了很多“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