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而不孤与孤而不独

文:耳双生

这周回了一趟老家。久违的硬卧绿皮车,把我再次带回到出生的这座小县城。

走出火车站,心里算了一算,在他乡的时间已超过了我在这故地的时光。

时间,自然是不可回溯的。我心想,如果不是因为当年的高考,估计我也找不出什么动力或者说机会,让眼前的家乡换了个名字成了“故乡”的。

当年没什么文化的父母,大概也没有想到,拼着命想着让自己的孩子能凭借着知识改变命运志在四方,不致重蹈他们这一代吃了没文化的亏的覆辙。但我身上这看得见的最大改变却是,选择了一座远离他们的地方安家定居。

家里的那栋80年代建成的老式居民楼,依然如旧,几乎没太大变化。

儿时在这个院子里一起嬉闹的同龄玩伴们,大多已成家立业,早已不在这座老楼里居住。

只剩下在我记忆里那些意气风发的“大人”们留在这里。只是,他们已变得花白头发、步履蹒跚。

而我,自然也成了中年人。

见面,摸出香烟,分别递给这些看着我长大的老邻居们,他们都是父母亲同一个单位里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事。在那个年代,没有“跳槽”一说,往往一干就是一辈子。

一开口,他们便让我找回了当年的记忆,因为那不变的嗓音、那寒暄的感觉,依然那么熟悉如故。脑海里不自觉地冒出一句古诗:乡音无改鬓毛衰。

即便我背着包独自一人回到这里,见到这群多年不见一面的邻居,却感受不到一丝的孤单感。他们始终还是看着我长大的叔叔阿姨们。

想想这样的场景,在我现在所居住都市的小区里,可以肯定的是,不太可能发生。

家家户户彼此都不相熟,人一落屋,便紧锁大门,最常遇到的相见地,往往是在电梯间里。

多年流传下来的一句远亲不如近邻,已变成墙上那看似有道理却难以实现的标语,取而代之的,大概是“远亲不如同事”。

因为,每天只有在公司、单位里,才是我们与人相处最长久、最亲近的地方,每天都会有超过一半的时间跟同事们在相处。

算上加班的时间,跟同事一群群待在单位里的时间就更久。

那个下了班归宿的所谓的家,不管是租的还是买的,如果找一个词来形容,恐怕“旅社”最为贴切。也难怪阿里巴巴的CEO张勇,在杭州五星级的酒店里常年包着一间客房。

等同事们下了班,如鸟兽般四散在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时,我们依然发现我们并没因为地点的变化而彻底离开。打开手机、电脑,在一个个微信、钉钉群聊形形色色的表情符号中,依旧探讨着未尽的话题或者议题。

在这大都市里做同事,往往三五年即会换了公司与身份,大家因为物理空间、见面机会的变化,自然会渐渐变淡。再加上要在城市里生存,依赖着去攀爬这职业的阶梯,又能有几人有过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走进彼此的内心深处?管好自己和家人都已筋疲力竭。

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在孤而不独和独而不孤中体会着生活的温度。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而不孤与孤而不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