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10000小时定律,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啦!——《异类》(2)

刻意练习

一、为什么要刻意练习10000小时?

人之所以要付出努力,是因为后天的努力作用很大。如果说把努力的程度量化的话,那么它的最小临界值被大多数学者定义为10000个小时。

很多人抨击一万小时,不过是一碗毒鸡汤,只会一味地宣扬刻苦与勤奋;其实,10000小时是指人们掌握某项技能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而并非确保10000小时后,人人都能成为专家。

二、10000小时需要怎样坚持?

作者告诉我们,在10000小时的过程中,刻意练习是需要比其他人更加努力,有时候甚至需要加十倍甚至数十倍。

1997年在台湾,有一个青年在台湾的一家唱片公司做音乐助理。每天忙完他作为助理的本职工作以后,下班回家仍然要处理很多工作以外的繁杂事务,往往收工都要到凌晨1点。但是即便是如此繁重的工作强度,他依旧保持每天创作一首曲子的习惯,始终如一。三年后,他的坚持感动了老板,终于为自己赢得了出唱片的机会。厚积薄发下,他成为了两岸三地最顶流的歌坛巨星,也成为了《时尚芭莎》近半个世纪以来,唯一一位登上杂志封面的男性艺人。这个青年的名字叫作周杰伦,也是我们追了整个青春的超级偶像。

周杰伦

可见,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都是在精锤百炼之下才得以掌握某项技能。

三、成功与10000小时的关系?

作者告诉我们,10000小时定律,仅仅只是成功要素中的其中一个因素。而成功真正的公式是:成功=独特的成长环境+机遇+个人努力。

中国自古有云,想要成事必有天时、地利与人合。而当今时代下,成功也不例外。

01

天时

所谓天时,乃机会、机遇等。作者在书中也告诉我们,那些成功人士,遇见了非凡的机遇。而当机遇眷顾他们之时,他们便成为了机遇的受惠者。

长江商学院的校训:取势、明道、优术,排在第一位的,正是取势。取谁的势?自然是借助时代优势、借助行业趋势。用网络流行语说,就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1)时代机遇

书中强调,在旧时代被打破,新时代的规则正在形成的时机下,往往最能出人才。这好比乱世,乱世出枭雄。谁在乱世最先占据了最好的位置,谁将获得第一线的曙光。正如楚汉相争,先入关中者王。

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猛。各类型公众号铺天盖地而来。然而,整体格局却是大号倒不了,小号起不来。整个网络80%的流量还是被20%的头部大号所占据,因此很多人抱怨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所以,在任何行业,占据头部主流永远的事半功倍的。

(2)事业的机遇

在任何一个行业里,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见自己事业上的上升机遇,例如某个工作机会或者一次培训经历等等。

罗振宇

印象最深刻的,是罗振宇。

罗振宇在央视做导演的时候,盯现场、剪片子,他从来不做。他就只做一件事儿:开选题策划会。因为只有在选题会上,他可以遇见各个行业不同的人。而罗振宇在和他们打交道的时候,收获才最多。

多年以后,当他回想起曾经的时候,他仍旧最感谢在央视工作的那几年,让他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

02

地利

地利,我把它称为环境。有句话说,人是环境的产物。这话一点儿都没错。人的意志,会在潜移默化下受到周遭环境以及周围人的影响,所以,人的成长环境对其自身发展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物质环境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任何事情的促成也必然要优先满足物质这个大前提。

试想一下,如若你想成为某个领域内的专家,但是你上有父母需要供养,下有子女需要照料,那么你的生活目标,必然是先停留在如何吃饱穿暖的问题上,因为这是眼下的当务之急。而对于事业的追求、兴趣爱好的培养似乎只能暂且放一放。

我国的文学大家钱钟书老师,之所以成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作家,也是和他优厚的家世以及充足的物质满足分不开的。

杨绛先生在回忆与钱钟书的婚姻生活时,曾提到:“钟书什么也不管,只知道读书。朋友聚会他从不参与,最爱做的事也是读书。”

所以,只有当你的物质条件富足之后,你才不会为生计所迫,那么这之后,关于10000小时的刻意练习才正式开始。

(2)精神保证

物质的大前提满足之后,人们会开始向往精神世界。而具备这一点的环境,当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曾经有记者采访郎郎,说他不仅是钢琴王子,更是音乐鬼才。因为在郎郎小时候一次看动画片《猫和老鼠》时,其中正好播放到TOM猫弹奏钢琴曲《匈牙利第二狂想曲》,而年仅两岁半的郎郎也伴随着电视机里的节奏,准确地弹出了这首曲子的音符。最为难得的是,郎郎的这一系列举动,被父亲观察到了。随后,父亲为郎郎购置了钢琴,自此,郎郎与钢琴结缘,也为自己一生的演奏生涯拉开了序幕。

END

不论是刻意练习还是成长环境或机遇,我们只需要记住:人,永远不要和大势作对。毕竟社会系统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而人仅仅是社会中很小的一个个体。想要发挥自身最大的效应,需要将运势充分激活,发挥到极致!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10000小时定律,你不知道的都在这里啦!——《异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