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柏拉图»读后写

初读这本«柏拉图»,以为是本哲学书, 但内容说的好像不是哲学,是哲学家吗?细读一下,觉得说的也不是哲学家; 我想到杨绛先生在翻译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时说过一段话:"苏格拉底和朋友们的谈论是随常的谈话而不是哲学论文或哲学座谈会上的讲稿,所以我尽量避免哲学术语,努力把这篇盛称语言生动如戏剧的对话译成戏剧似的对话。" 把先生的话嚼几遍后,我再来细读 这本归类为图画通识丛书的«柏拉图»,有时候读着饶舌,有时会让思维跳跃,有时看到书中漫画式的插图会发笑,圆圈中戏剧似的对话文字又让我陷入思考。

柏拉图说我们周围的世界满是"殊相",这个感官世界不可能有永恒可靠的知识。老子五千言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弘一大师最后的手书偈语:"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人们借助语言、借助概念、借助文章,于是有了名,名词是用来解释的,概念用来说清问题,但如果执着于它,就变成了执着于名相,而不去探讨真理,很可惜。

知识易得,真理难来,取决于我们是否有一颗无杂念、无污染的清静心,当心没有回归宁静时,一定是长欲而增乱。柏拉图在社会如何起源中说"不幸的是,人很快就对奢华的生活产生了兴趣。" 孔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他们不谋而合。

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说"不义之人并不会生活得更好。因为人类生命的设定目标,并非是要变得不道德。"

对于善在世界中的实现,孔子认为,以伦理人格为出发点的神秘力量,相应的行为更具有推动作用。国家的状态和统治者的内在的道德本质的水平息息相关,一切精神的东西皆有作用。

与同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一样,孟子也开始了理想文化国家的问题。然而他却远胜于希腊思想家们。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视野相对于孟子狭隘了很多,他们只想在一个小小的城邦共和国内实现一个文化国家,而孟子的视野则是从一个自然的,包含一个完整民族的国家意义出发。在孟子那里,出现了将一切国家统一起来的全人类的思想; 在孟子那里,伦理的对生命和世界的肯定观才有这样的生动和深度,以至于文化国家的典型也包含了伦理的特征。

哲人们的共通之处就是: 灵魂独自思考时,就进入纯洁、永恒、不休、不变的境界,灵魂的这种状态就叫做智慧。

对于柏拉图而言,哲学永远只是探寻的开始,而非结束。我对此只能表示赞同,并将它作为结束这篇«柏拉图»读后写的绝佳理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