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舌战群儒——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诸葛亮在到达东吴,主张联吴抗曹,其第一战便是和东吴的文化精英人士互相问难辩论,显然从书中的叙述来看自然是大获全胜。

那么他是怎么来获胜的呢?

  诸葛亮作为正方,东吴文化届诸位精英人士作为反方。反方正式出场的总共有七位,依次是张昭、虞翻、步陟、薛综、陆绩、严畯、程德枢。

  反方一辩张昭先下套儿说:"听说您自比管、乐,是吗?"正方诸葛亮说:"是的,确实如此。"

  反方一辩说:您既然自比管仲、乐毅,为啥自从你加入刘备集团之后,刘备的地盘不仅没增加,反倒减少了,刘备看起来是越混越惨了呀!

  张昭毕竟是书生意气,觉得自己说得实在是太露骨,还表示了歉意:我是一愚昧人,说话直接,请不要见怪。

  诸葛亮可谓是果断勇敢,心里透亮,必须要把反方一辩摁下去,因此使出了浑身解数,使用了一个类比论证,自己就是那水平高超的中医,面对重症病人刘备,自己不像一些庸医一样下猛药狠灌,结果把人给治死,而是先用小粥续命,再结合温和的中药慢慢调理,把自己的出色战绩一字排开,诸如火烧博望,水攻白河等等。同时诸葛亮又使出了他在这次舌战群儒中屡试不爽的杀手锏——抓住要害,贬低对方人品,从而让对方心理上自觉羞愧,自动退出。他对反方一辩张昭说:"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接下来是反方二辩虞翻上场。

  虞翻提问也颇实在:你认为曹操此次动用百万之师前来攻打,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这些百万之师不过是乌合之众,没啥可怕的。"虞翻也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回应他:你在当阳和夏口两次兵败,说啥大话呢?

  诸葛亮的回应也十分简单粗暴:刘备兵败当阳是因为兵力不足,退守夏口,是为了等待时机。现在江东兵精粮足,又有长江天险,却有一些人想要劝主投降,真是令人耻笑。

  虞翻确实是属于劝孙权投降的那拨人,又被诸葛亮抓住其"小辫子",通过否定其人,进否定其言的诡辩技巧在反方二辩虞翻身上又再次奏效了。

  反方第三辩步陟出场了。他的问难看似是准备精心:"你来这里是为了效仿苏秦张仪做说客吗?"

  诸葛亮不愧是自信心爆棚的牛人,他的思维完全不会被别人牵着走,更别说会受别人的影响了。他直接反其道而行之:你还瞧不起苏秦张仪呢,苏秦佩戴了六国的相印,张仪两次做了秦国是宰相,你们这些人听到曹操的声音就吓破了胆儿,你们有资格嘲笑他吗?

  在这个问题是诸葛亮使用了"顾左右而言他",避重就轻的方法,没有正面回应其问题,而是谈了一个小问题,并仍然把矛头指向了不主张联合抗曹的这些人。

  步陟作为一书生,诸葛亮对他的人身攻击也立刻产生效果,即刻"默然无语"。

  反方四辩薛综上场了,其问题也直接明了:你认为曹操这人怎么样?

  诸葛亮直说:曹操就是汉朝的乱臣贼子,这还用问吗?

  薛综的回答颇为推心置腹,也颇为与时俱进:汉代到今天,气数已尽,曹操已经拥有三分之二的天下,刘备非要强与之争,好比以卵击石,怎么会不失败呢?

    哪知诸葛亮是全身竖起防备,犹如一只刺猬一样,完全不为所动,直接高声呵斥:"你这个人简直是无父无君,曹操就是一个乱臣贼子,你居然还为他辩护,请你不要再说了!"

  薛综此时是满面羞愧,无地自容。

  反方五辩陆绩上场了,他想把刘备和曹操作个比较,就把他们二人的出身罗列了一下:曹操是曹参相国之后,刘备虽自称是中山靖王后代,但我们只知道他曾经是织席子卖鞋子的。

  诸葛亮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是打中对方要害,而没有在细枝末节被对方纠缠不清。曹参何许人也,就是接任汉代开国宰相萧何的人,在曹参上任之后,采用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理念,让汉朝政府和百姓生活都稳步向前发展,相当厉害。而曹操的养父却是宫中的一个太监,曹参宰相的后代会进宫去做太监吗?所以说曹操是曹参之后是相当可疑的。但诸葛亮却并没有从这个漏洞上去辩论,而是承认曹操是曹参之后,这样刘备是中山靖王隔得很远很远的后代的事实也就更容易为对方认可了。

  至于说刘备是织席子卖鞋子的,他又运用了类比论证,汉高祖刘邦之前不也是从小亭长一步步走出来的吗?

  最要命的是,他把对手陆绩穿开裆裤时候的故事扯出来:陆绩在袁术的宴席上,看到了橘子,没有吃,而是藏在袖子里,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他的母亲十分爱吃。

  诸葛亮认为这位"怀橘之路郎"只是一"小儿"而已,直接让辩手"语塞"。

反方六辩严畯出场了,他不再纠结于曹操刘备的问题,而是从质疑诸葛亮学问入手,试图打击诸葛亮的自信心。他轻描淡写地说:你说的话都是强词夺理,不要再说了。请问你研究哪一本经典呢?

  诸葛亮仍然是头脑清晰,他完全没有对严畯意气用事的话有任何情绪性的回应,而是直接否定严畯的问题:这种寻章摘句的雕虫小技,是世上那些腐朽儒生干的事情,历史上的政治家伊尹,姜子牙,当朝的张良和陈平等等,都没有治经。你就是一个只懂得舞文弄墨的书生罢了。

  严畯听到对他的评价立刻"低头丧气"。

  反方七辩程德枢上场了,大呼一声:你好说大话,没有真才实学,恐怕会被儒者们所耻笑。

  诸葛亮仍然是不急不忙,似乎越辩越清晰了,他顿了顿说:"儒分为两种,君子之儒和小人之儒。君子之儒就是对当世人有益,在后世留名。小人之儒,只是会写诗作画,其实肚子里完全没货。就像那扬雄一样,晚节不保,依附于王莽政权,最终自杀。这样的小人之儒,有什么用呢?"诸葛亮每次都应辩落脚点就是你们这些人就是一群胆小怕事,毫无胆量的一群人。

  本来还有反方八辩和九辩,但黄盖进来呵止了这一精彩辩论。

  诸葛亮虽然是舌战群儒,但是他的思路始终清楚明晰,无论对方从哪个角度提问,他都以不变应万变,最终落脚点就是避开问题和矛盾,指责这些人是一心劝降,是无父无君之徒,通过否定辩方人品,从而否定其辩论内容的目的。

      诸葛亮作为一名具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深谙辩论艺术,他在这次以一敌百的论辩中,着重使用了一条:诉诸个人谬误。意即向提出论证的人或来源发起不相关的攻击,而不是回应论证中的实质议题,这样就将对当下问题的注意力转移到论证来源的个性人格上。

      他把吴国想要劝降的群儒都直接斥之为胆小如鼠之辈,这样其任何语言便易丧失说服力了。

        另外他在辩论中也着重使用了另一妙着——诉诸传统,即某人声称由于我们一直按照某种方式行事,我们就应该继续保持这种方式。诉诸传统的论证利用的是人们对于过往习俗的尊崇,试图避免对有价值的变革理由做出回应。

    诸葛亮之所以让每位辩手脸红不敢再开口,在辩论中言必称古,引用例子就有两百年前汉高祖的例子,就是采用诉诸传统的方式,从而让诸位辩手无法与强大的传统相抗衡。

  当然这和诸葛亮的心理素质也有关系,他在这场辩论中,完全不受他人影响,而是坚持自己的核心主张联吴抗曹,凡是违背这一原则的人就给他扣上无父无君的大帽子,让其无地自容。

  从这方面来说,诸葛亮作为一军事家政治家,反方选手则是书生群儒而已,秀才遇见兵,有理也说不清。更何况这个兵,头脑清楚,论辩思路清晰,历史典故张嘴就来呢?

  但诸葛亮显然不能归为愚忠那一类人之列,那么所谓的匡扶汉室就只是一个借口而已,这个借口可以让他名正言顺地实施他自己的计划,并且能够忽悠住大部分的凡夫俗子。那么他东奔西走,帮助刘备及永远扶不上墙的刘阿斗的真实目的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的目的通常无外乎两个字——名利。

  显然诸葛亮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意味着生逢乱世的诸葛亮在少时接受的是汉代传统的私塾教育,而那时的私塾教育无非就是熟读四书五经,诸葛亮少时显然是一个聪明的男孩子,应该也读了一些《孙子兵法》之类的书籍。

  既然不是为了一些蝇头小利,从人类的共性来说,就是为了名吧。

  显然他的出生是改变不了了,因此是不可能成为君临天下的大王了,因此他觉得可以和三顾茅庐,且又是和汉代皇室同姓的刘备合作。他希望自己也能像管仲乐毅一样名垂千史,这样才不枉自己平生所学,才不枉来这世上走一遭。

但也许诸葛亮有更美好的期待,他期望是三分天下的局面,而不是一家独大唯我独尊?带着这个美好的期待,他一直努力了一辈子,直到快终结时,还写了让后人唏嘘不已的《出师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诸葛亮舌战群儒——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