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而非的见龙卸甲

注:这是一部写于十年前的小文章。

似是而非的见龙卸甲

 如果不冠以“三国之某某某某”,《见龙卸甲》这个名字很容易被金庸迷们误为降龙十八掌招式之一,其实熟读金庸武侠的人知道,降龙十八掌中确实有“亢龙有悔”、“战龙在野”、“飞龙在天”等几招取自《易经》的“龙”字招式,却压根儿就没有写“见龙卸甲”这一招,许多人犯了似是而非的错误,都是联想惹的祸。我还听到许多打电话来询问的影迷朋友说:刘德华演的《见龙御甲》啥时放啊?......瞧,卸货的“卸”字居然跟皇上御赐的“御”字联想到了一起,我真不知道是近年来宫廷剧拍多了还是李仁港导演选用的篇名对大多数朋友而言太过晦涩造成的。

要评论一部电影,最公正客观的办法是事先不看任何电影宣传、介绍以及评论。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标准。对于三国这样一部百看不厌,题材经典的作品,导致人们做出有失公道的评论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是没有办法的是在这样一个传媒资讯发达的时代,各种各样的关于还未上映影片的评论还是相当多的。谁也没有办法地在观看电影之前不受一点影响,报纸、网站上关于华仔扮演的常山赵子龙的头盔造型及其手中长枪造型之争论等诸多信息或多或少地被我们获知一些。说实话,我还真的不习惯片中赵子龙的造型打扮,我对三国人物的启蒙印象来自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大概是在七十年代末发行的由李铁生等绘画的各种人物,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了。乍一看影片中华仔顶着个类似《长江七号》中UFO造型的钢盔,还有他手中的长枪,怎么没有红缨?也难怪多数人要对此剧中主要人物的造型说三道四了。但客观地想一想,这个时代的人应该是怎么样的,难道有人知道吗?为什么没有人对片中张飞、关羽的造型有所不满,就因为他们确实符合我们印象中的,也就是连环画中的那个造型吗?我看正是如此。从人物造型上一说,片子又创造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人物型象,有的像观众心目中的,有的又不太像。问题是不太符合观众心目中形象的居然又是片中的主角,这自然让冲着刘德华来看电影的观众心中不太舒服了。

 不能说人物造型令人不满意就对此片全盘否定,在这部“子龙回忆录”(窃以为此名更平易近人,不像原名这样费人思量)中,古代战场的打斗设计还是很有独到之处的,虽然有似曾相识的箭雨、千军万马,但赵子龙单骑救主力敌千军万马,从百万军中力护阿斗小儿冲出血路全身而回一节看得令人惊心动魄,反观戏份有限的MAGGIEQ,不能说其演技不好,却耽于此虚构角色的苍白,完全不及刘德华出彩。倒是于荣光在片中演的韩德,感情戏相当到位,也算是老来出彩了。片子硬伤很多,此片情节取自三国却又背离原著,成了古版《集结号》,赵子龙所率队伍有被诸葛亮牺牲“出卖”的嫌疑。结尾处赵子龙卸下盔甲,孤身一人冲入敌阵,大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状,影片在观众们的牵挂担心下结束。此时方才明白,对片名的理解其实望文生意最简单,见龙卸甲原来就是指赵子龙卸下盔甲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似是而非的见龙卸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