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酒

中国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山东的酒文化更是让人……嗯,难以忍受。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山东有个梁山,施耐庵在《水浒传》中曾叙述过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多性格直爽,为人侠义,胆量好,酒量更好。山东武松更是三碗不过岗后打死了大虫!难道是受这些文化影响吗?

从大学开始,各种聚餐,联谊都少不了要喝酒,喝酒便缺不了劝酒这一环节,我就纳了闷了,人家想喝自己不会倒吗,用得着你劝吗?你劝了半天人家无动于衷,或者说着拒绝的话,你看不出来人家不想喝啊?甚至明知道人家不喝还逼人家喝,你不知道强灌的酒不好喝啊!

真是不能理解,喝酒这种事尽兴就好了啊,喜欢就多喝点,不能喝就随意好了,非得说得多严重一样,酒桌上劝酒的一些说辞:

第一种,扣帽子型:你要是不喝就是看不起兄弟!我去,就是看不起你怎么着啊!真有意思

第二种,套近乎型:兄弟,就咱俩这关系,怎么能喝俩就算了,不行,得吹一瓶!呵呵,我认识你吗?我跟你很熟吗?谁是你兄弟!

第三种,托关系型:我再敬你一杯,以后还得仰仗你啊,喝了这杯酒你就是我大哥,小弟以后全凭大哥提携!你说的这么走心我要是拒绝你就好像我不懂事了一样,你以后怎样干我屁事啊,一杯酒就能解决的了的话那我敬你一杯,请你闭上嘴好好吃饭不行吗!

第四种,没话找话硬灌型:没吃饱啊,没吃饱正好,喝酒啊,看来是酒没管够啊,酒是粮食精,吃馒头干什么,来喝酒喝酒。我吃没吃饱跟你有啥关系,我就是爱吃馒头你管得着吗,酒是粮食精怎么也没见你顿顿喝,你还不是一样吃馒头,真是咸吃萝卜淡操心。

第五种,敬酒带说辞型:好事成双,四季发财,六六大顺,八方来财,十全十美……敬酒每敬一杯都有说辞,头头是道,关键你敬也就算了,你说你的我听着,你Q我干什么啊,我又没你经验多,你Q我我也没话说啊,得,喝个酒喝的难受死了,说不出来还得自罚……

以上是我见到过的劝酒行为(有几种是曾发生在我身上的),从大学开始接触酒,但没怎么喝过酒,首先酒不好喝,味苦涩,有些还发呛,着实提不起酒兴来;其次酒水下肚不舒服,喝的多了会麻痹小脑,脚步虚浮,走不了直线;而且我这人酒量差,喝多了就犯困,属于那种喝多就睡的类型。

想起大一那年暑假,去日照一所小学支教(我当时负责教书和宣传),和学校领导们工作交流多,临走那天,学校领导和村委会的成员非要请我们吃饭,我们一行十人,六男四女(当时我是酒量最差的),在辞行前一晚赴宴,各种敬酒,校长,主任,老师,书记,村长……没完没了,我不记得我喝了多少,只知道撑着站到最后一个人敬完酒,我就斜斜的靠着椅背睡着了,一口饭还没吃就被啤酒灌醉了(当时六个男生和其中两个女生喝的白酒,另一个女生跟我喝的啤酒),我清晰记得自己是怎么上的车,回的宿舍,却也知道腿脚似是不听使唤,自己迈不了步,回去之后,我用睡觉错过了他们的彻夜攀谈。那是我第一次喝醉,此后的大学时光基本滴酒未沾。

如今踏入工作岗位,很多时候真的身不由己,我本来以为高素质的环境里,谁会去逼迫一个女孩子喝酒,是,的确有这样的清流,比如王校长,即使办庆功宴也没有逼迫我们喝酒,但也只是极少数,酒桌上的的确确没有什么怜香惜玉。遇到了劝酒这样的事情,想发一遍文章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无奈文笔有限,总感觉词不达意。

其实也不是不能喝酒,只是没必要非得喝醉,也不需要被别人逼着喝酒,本来可以小酌怡情,却被赋予了利益,反倒没了情趣。真的想喝酒,约三五好友,找一家安静舒适的饭馆,点几道家常菜,叫几瓶酒,边喝边聊,没有杂质,没有互敬互劝,自然随意,所有身心舒爽,这才是喝酒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