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交流学习体会

尊敬的局领导、各位前辈、各位同仁:

关于教育,大家有着长期的教学经历,都有一些见解。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开始,再到何子渊等人开创教育的先河,教育便是一个长久探讨的话题。作为教育系统的新兵,六年的教学工作经历,也从学校和县里一些优秀的前辈身上看到过一些如何做好教育的模范解答。对于好的教育,尤其是好的基础教育,我们处在教学的庐山之中,有时也找不到一解真面目的答案。此次教体局领导牵头组织我们到沿海,到教育理念先进的示范区去学习,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看到了“真面目”。几天的学习启发了我一些思考,下面我简单谈下自己浅显的感受。

去的是沿海,看的是先进,最直观的感受必然是差距。城乡二元结构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由此引发的是城乡教育差距极其明显。在县里感觉差不多,出去了知道了差很多。差距明显的背后是难,我们所教的农村学生相对城市里的学生,以后“走出去”的通道越来越窄,“走出去”的过程越来越难。这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先天痛点,这也是我们作为老师试图为学生未来发展作出一些加倍努力的所在。

感受到了差距,便知道要学习,接着而来的便是对理念的认同。先进地区的很多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都是要我们花功夫去认真总结,去博约取其长。这里面荔园外国语小学让我感受尤其深刻,“自然生长的教育”理念声声入耳,孩子们的活跃生机就像原野的草木健旺丰沛。容我朗读他们柳中平校长的一段话:“我希望我们的教育,在面对“顽劣”、“另类”“个性”时,要犹风轻抚,让其轻盈着地;如大地宽阔,容她一席之地;需有“静待”的心境,予其踞足大地知识,让她飘落成生长中不可或缺的风景。”我想这就是教育的本真,让教育真正去成全一个个学生的生命。今天、明天和以后,我们的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生命活泼的人。

今天你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的社会就有什么样的样态,我们责任重大。认识差距,认同理念,我们要怎么样做好教育工作去成全一个学生,这又是一个命题。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些简单的想法。

一是强化教育情怀。这是基于老师本身而言,没有情怀的老师,培养不出有情怀的学生,也改变不了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老师处于学校,在课堂里是关键人物,影响是分明的。在硬件资源上有所落后,我们就要在老师主观所在上花大量的笨功夫,储备丰富的知识,尽心做好基础工作。如果能够通过我们多做一点来使学生达到更长远的目标,那就一定是有意义的。

二是具体培养目标。这是针对学生而言,在全面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确定的培养目标比较笼统,都是大而全的东西。我们要的全面发展是不是就是人的各种素养,是不是聚众美于一身,这不现实,对于农村背景的学生来说更不现实。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今后的研讨活动中有必要对核心素养、核心基础、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专门的梳理探讨,形成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培养规范,并有我们自身学校的特色。

三是落实实证规划。这是对管理者而言,学校也好比一个企业,管理者要有实证精神,给予自己固定的时间规定,每周,每月深入教研组、深入学生群,掌握一手材料,做好预判,来支撑做好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

以上是我的体会,如果我们对社会的未来还有美好的期许,那就应该让今天的校园发生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师交流学习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