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13

前两天在星球有看到有关于临终关怀的分享,所以也想来聊一聊。

目前在大四实习。我们的班导师的研究方向就是安宁疗护、死亡教育。在大学期间,十分有幸参与到她所作的一些子课题中,因而对这方面有过一些了解与体验。

在日常跟导师的交流过程中,她谈及自己早年间的访谈经历,说有一位高高大大的男士令她印象深刻,导师说这位男士在描述自己 听闻母亲去世的消息后,他状态是,一个人蹲在医院大门口,从白天到夜幕,好几个小时,但事后,他对于这段时间的流逝完全没有任何感知,就是一片空白。

面对死亡的大脑空白,能不能对此做一些改变呢?

导师她开设了一门《死亡教育》的选修课,课程结尾有两个小活动。

一个是“死亡咖啡馆”,在帖子得结尾有分享,此处不赘述。

一个是“生命银时光——临终前后一小时的照护”。

活动设置了一个案例作为引导情境,有SP(即标准化病人)饰演患者以及家属,为学生创设一个患者临终的情境。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扮演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中的一员,主要是护士、医生、器官捐献协调员等。以让学生在整个案例情景中了解死亡前后,安宁疗护多学科团队的照护重点,全真模拟进行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照护。

这个情境模拟得体验对我冲击挺大的,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当时的表现很差劲。在面对临终情境下的患者和家属时,我竟连基本的安慰都表现的十分僵硬,我几乎木讷在这个情境里,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措施。虽然在课程前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熟悉了在遇到类似情境时候的可以进行的所谓的一些“操作范式”,但在那个当下,面对家属的哭泣与愤怒,我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并且,这只是模拟情境,我知道现实情况一定是更加复杂的。事后,我对自己有了新一轮的认知,又把课程内容反复滚了两遍,尝试自己做了一些情境模拟和话术训练。我知道,或许下次遇到类似情境,我可能依然没有办法处理得多好,但至少得直面并为此做一些努力。

结尾呢,有一些的分享,感兴趣的伙伴可以了解一下。

单纯觉得在面对死亡这个问题上,抛开护理工作者的身份,它也是每个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必修课嘛!更不要说,对于拥有更多与死亡直面机会的我们而言,更多频次的刻意思考和关注也许可以在真正面对死亡时,有多一份的平常心。

① 死亡咖啡馆

它是一个以“死亡“为主题的人人分享、人人聆听的沙龙活动。形式很简单,会有一位带领人,很多小零食,大家就这么坐下来,畅谈死亡,大胆聊出来。每个人都要做好分享的准备,而不止是倾听。活动在很多省份都会定期举办。参与方式,可关注下公众号【上海手牵手生命关爱发展中心】。

② 死亡十四问:

https://ff.lingxi360.com/formfill?fid=tJ9sVTcYY8T4Y&utm_bccid=LXE1L8jH_0R3rPIj&disable_autofill=0

③ 醒来死亡体验馆

据我了解,19年就已经公布永久闭馆了(或许之后,还会有这样一帮子人,做着类似的事吧!)。他们很有意思的还为体验馆发了讣告。指路公众号【醒来】

链接里是体验馆分享:

https://m.eyepetizer.net/u1/video-detail?video_id=95825&udid=ead8961a1bef4d4c83d81754f93077b783d07271&vc=7051830&vn=7.5.183&size=1080X2319&first_channel=vivo&last_channel=vivo&system_version_code=31&deviceModel=V2055A

④ 电影分享《Me Before You》(遇见你之前)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