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永无止境的苟且。这坑你真的不看看吗?

每个人的最初都是全能自恋,觉得自己是神,一动念头,外部世界就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予回应;如果不按自己的意愿运转,神就会变成魔,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这就是自恋性暴怒。

这是心理发展水平最低的一种表现,彻底地活在一元世界中,只能感受到自己的意志,不能感受到,别人和自己一样,是平等而独立的存在。

这是所有婴儿一开始的心理,这导致一个矛盾:婴儿觉得自己是神,但能力接近于0,一切都得依赖抚养者的照料。

当抚养者能及时回应,照顾好他的需要,婴儿会觉得自己像神一样伟大,声音一发出,世界就满足,就有了“好孩子”和“好妈妈”。

当抚养者不能及时回应,忽视或拒绝,婴儿就会产生彻底无助和自恋性暴怒,恨不得毁了这个世界,就有了“坏孩子”和“坏妈妈”。

图片发自App

最好的养育观是孩子越小,越要精心呵护,给予及时的回应,满足他的全能自恋,尽可能减少他无助和暴怒的时刻。婴儿会随着长大慢慢整合,然后认识到他可以安全、舒适地存活。觉知到这一点很重要。

这个观点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他的理论叫自体心理学,是精神分析的第三个发展阶段。科胡特认为,自恋是生命的一个根本动力,发展的好的话,极端的全能自恋可以发展出健康自恋。

面子和里子

电影《一代宗师》中,赵本山有句经典台词:人这辈子,有的人活成了面子,有的人活成了里子,能耐是其次的。

什么是面子?什么是里子?里子就是实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观,你觉得“我很好”这种感觉是一种很真实的东西,像实体,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而受到很大的损害。

面子就是虚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观,是和外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比如美貌、名利、社会地位等,当外在条件好时,就会自恋爆棚;当外在条件差时,会受到很大损害。

比如一位明星说,他父母在他很小时离婚,对他保密了整整9年,他十几岁才知道父母已离婚,当时有一种很深的上当受骗的感觉。武老师看到,离婚保密是非常常见的,这里面就有虚体自恋的部分。

图片发自App

有这种心理的来访者说,他觉得结婚过日子才是正常人,也才让他感觉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人,而离婚被别人知道,他会有一种很深的羞耻感,好像自己不再完整了,不再是正常人了。

特别是他会觉得,别人带有一种异样的、看不起的眼神在看他。这实际上是投射,他是虚体自恋,所以觉得自己的价值感,必须建立在他有正常婚姻,这个事实上。

当这个事实,被破坏了,虚体自恋也就被破坏了,致使他有一种“我不行”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投射到外部世界,就变成了别人在说他不行。

为了避免这种羞耻感,他们要对别人保密,甚至包括自己的孩子。在他们想象中,会觉得孩子和他们一样,也是很虚的,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离婚的消息,会有很深的受伤感。

然而对于上文的明星来说,这是一种真实的东西,他知道父母离婚的消息后,觉得是上当受骗,而且一直耿耿于怀,他看不见父母的苦心,他看见的是“我被骗了”。

“我被骗了”的意思是,我的自恋受到了损害:我是一个伟大的人,我是宇宙的中心,我这么重要的人,怎么可以被骗。

所以被骗,特别是被亲人骗,这严重伤害到了他的自恋,但假如是一个有实体自恋的孩子,他可能会想父母有苦衷,是爱护我,所以才会撒谎。

实体自恋与自我观察

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东西有两个:投入地去爱,投入地去做事情。这都是在和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建立深度关系。

图片发自App

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最终因为真正建立了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会增强一个人的实体自恋。

一个人有了基本的实体自恋,才能做自我观察。但主要只有虚体自恋时,连自我观察都做不了,因为他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攻击。

武老师的一位来访者说,她这辈子都感觉自己一直都走在钢丝绳上,而且钢丝绳下面,是刀山火海,是悬崖,掉下去就会死?所以她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保持平衡上,这样她才能走在钢丝绳上。

但因为她全部的注意力都在这儿,以至于不能分出一些注意力,观察别人,观察自己,结果,她一直都混沌地活着。

更深的理解是,她其实还停留在全能自恋中,而“神”是应该可以做好任何一件事的,所以她不能接受任何挫败。

因为挫败就意味着,她的神一般的全能自恋被击碎了。在咨询满一年后,她对武老师说:我现在感觉我从钢丝绳上走下来了,我双脚站在了大地上。

然后她发现,可以观察自己和别人了,当事情发生时,她的心灵有了一个空间,包容那些不好的感受,观察能力,因此而生。

她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在这一年的咨询中,武老师和她的咨询关系,就像一个容器,一直能容纳她的那些不好的感受,后来她把这份感觉内化到自己心中了。

图片发自App

还有个例子,读书时,很多人好像任何一次小的考试都很致命,考好了就高兴,考不好就倍受打击。

武老师当时很郁闷,小考试为什么那么在乎成绩呢?如果小考试成绩不好,可以这样想:“天哪非常感谢,因为这次考得不好,我才看到我的问题出在哪,我现在就赶紧去改正这些错误,这样让我可以在未来大考试中把握机会。”

这样想意味着,有了实体自恋的部分,按照科胡特的说法,就是有一个“内聚性自我”。所以小考试的惊涛骇浪并没有把他打翻,反而在这个时候,自恋稳稳地立在哪,有了多余的时间,有了多余的空间去考虑面对外在的事实。

科胡特认为,自恋的作用,是使破碎的自体碎片连成一片,形成完整的自体,一个较为完整和坚固的内在心理结构,即“内聚性自我”。

这个自体是广义的,即指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核心,这个核心在空间上是紧密结合(内聚性)的,在时间上是持久的,是个体心理创始的中心和印象的容器。一个具有内聚型自体的人,通常会体验到一种自我确信的价值观和实实在在的存在感。

但如果对一个虚体自恋的人来讲,任何一次小考试,都是惊涛骇浪,可能把他拍翻,成绩好,他会觉得,“我”很棒;成绩不好,会觉得,“我”完蛋了。

所以这时他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的虚体自恋,以至于他不能很好地,面对平时小考试中的挫败。

图片发自App

比如吴老师的一个来访者就有这样的印象,他不能正确地估分,比如说,他估计自己可以考80,结果发现只考了50,这种差异让他很崩溃。

武老师问他:“你是怎么估分的?”结果他说:“他是凭感觉来估分的。”吴老师觉得很震惊:“难道你不会对答案估分吗?”

他想了一想,也觉得很震惊,他说:“吴老师,我知道很多人是根据对答案去估分,但我不会这么做。”

继续问:“你不这样怎么能准确估分呢?”他想了想说:“武老师是这样的,如果我对答案估分,我就经常倍受打击,以至于这件事情没法进行下去。”

其实他讲的是,如果他对答案估分的话,他发现自己真的不行,这是对他的自恋,构成一种致命的打击。

这时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差异:当一个人严重活在虚体自恋时,他似乎没办法增进自己的真本事、真感情,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耗在比较虚的事情上,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实体自恋的基础

严重的虚体自恋,都是严重的全能自恋,都是一个人还在幻想着自己是全能的“神”,没有做不成的事,没有达不成的愿望,没有追不到的爱人。

图片发自App

有的人能觉知到自己的全能幻想,而很多人觉知不到这一点,甚至都没有怀疑过全能自恋,内心中认为这还是可以的,就像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关于实体自恋,另一位心理学家弗兰克的看法是:“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

实际上,实体自恋都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去爱,去做你真正喜欢做的事情。

Victor flankl, 奥地利心理学家,发明了意义疗法,作品是

总结

1.里子就是实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观,你觉得“我很好”,这种感觉是一种很真实的东西,不会因为外在条件的变化,受到很大的损害;

面子是虚体自恋,你的自我价值观,和外在条件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外在条件很好时,自恋会爆棚,但外在条件变差时,自恋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2.如果一个人主要是虚体自恋,那么做事情时,注意力会放在外在条件这些比较虚的东西上,而对真实的、核心的东西,好像总是把握不住、有所忽视。

图片发自App

严重的虚体自恋,都是严重的全能自恋,就是一个人还在幻想着,自己是全能的神,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没有达不成的愿望,没有追不到的爱人。

3.真正滋养实体自恋的是,投入地去爱,投入地去做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自恋不断受到打击,但最终因为真正建立了深度关系,增强了情感与能力。结果都会增加一个人的实体自恋,一个人有了基本的实体自恋,才能做自我观察。

4.心理学家弗兰克将实体自恋时说:“投入地去爱一个人,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情,幸福就会降临。”

思考

记得有一段时间一点点儿不好的感觉,一点儿挫折、失败,都很容易打倒我,然后情绪down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办法回复。

直到我有了观察能力,有了对“我”这个系统运行的思考,可以用第三只眼,审视自己当时的情绪、状态、思考。

可能原因是,当时有了另外一个空间,可以暂时存储那些我的黑色情绪,然后才有了第3只眼的看见。

之所以会写这一点,是因为我看到这句话时,眼睛流泪了,大概率就是触动了我的心。小建议:可以记录下,让你流泪的内容,这极可能与你的命运有关。

图片发自App

对我来说,虚体自恋的经典场景,就是公司。公司里业绩好就“我很好”,觉得自己是神,可以做到任何事情,加上外界给自己提供的各种优待,包括老板同事,各种高看一眼;

业绩不好就各种自我攻击,否定自己,各种压力,各种生存不下去,全副的心神都集中在业绩上,为了钱什么都愿意。当然我是指的自己。

最关键的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永无止境的苟且,这是一个轮回、强迫性重复。最后,祝你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和被爱照亮的生命。

谢谢你的欣赏,观点来自《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永无止境的苟且。这坑你真的不看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