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与自己的和解

《人生七年》的灵感来源于一句耶稣会格言“给我一个男孩直到七岁,我会还给你一个男人”,和中国谚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异曲同工之妙。这部自1964起拍摄制作的英国纪录片,从不同社会阶层选取14个7岁儿童,向他们展示一些自身的生活片段,并且有意向地引导询问关于各类事物的看法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无疑是一场异常奇妙的策划,孩子们时不时蹦出令人忍俊不禁的观点,男孩会吐槽“女孩子太麻烦了,总是哭”,女孩则会八卦地谈到谁和班里最帅的男孩关系好。有时他们也会针砭时政,阐明见解,仿佛展示在爱丽丝仙境里的缩小版社会,让观众忍俊不禁时又深入思考,原来孩子们的世界与“社会也并无不同”,或许只是我们太过小看他们了。

七年之后又七年,星霜荏苒,被重新召集回荧幕前、昔日的孩子们如今已走上了各自的人生道路,再次通过影片回顾往昔,听到某些言论时,连他们自身都会惊诧呼道,“不可能,这不是我说过的话。”不过证据确凿,再怎么怀疑是否又是来自导演的恶作剧,事实依然滑稽又可爱地寄存于胶卷之中。对我们来说,又一次接触到当年的“另一种选择”,与现实截然不同、背道而驰的人生规划,人会不会产生“如果那时走了不同的道路,现在的生活会有什么变化?”的想法。不过他们之中的绝大数人都对当下感到满意,其实,倘若没有眼下的快乐,奢望明天会怎样是没有意义的。对“另一种选择”的抛弃,即使曾经多么艰难,也一定有改变的理由。的确,当然会有“更好的结局”,人确实很奇怪,选择了的会遗憾,放弃了的会后悔,完美永远只能是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是一种理想,而不可能作为存在。

不过这部纪录片想展示的绝非如此,片首的话语如此写明——“我们把这些孩子聚在一起,因为我们想一窥2000年英国的样子。2000年英国的工会领袖和公司高管现在只有七岁。”其中所描述的孩子们所处的社会阶层,家庭背景,后来被许多学者挖掘出更深层次的社会学、政治学的意义,究其根本,也是拍摄者的真正用意。

即使是当今来看,随便从街上找几个普通的七岁孩子询问他们会上什么中学,去大学研习什么类型的课题——再深入一些——大学会通过何种途径帮他们完成未来的目标,恐怕他们连要上什么中学都只能勉强搜罗出父母曾经告知他们的名称,这自然不是指责,只是基于现实出发对于阶级决定眼界的感叹。影片中有一位生活在福利院的孩子一脸茫然地反问,“大学是什么?”私立学校的查尔斯、约翰和安德鲁却能侃侃而谈一大段井井有条的未来规划。尽管这些出身优渥的富家子弟在后来的访谈里抱怨,“人们总是认为我们都是靠父母的,却没有看到我们的努力。”他们自然凭借自身努力达到了一定地位,不想活在祖辈基业的庇佑和他人口舌暗地指责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起点早就远远超出普通家庭的孩子,所接触到的环境造就眼界不同,高度也就不同。梦想对于贫民窟的孩子是奢侈的,他们有的希望当驯马师赚钱,有的希望见到素未谋面的父亲,有人希望自己吃饱饭少罚站,啼笑皆非的背后更多的蕴含一层悲哀,因为甚至他们不知道自己应该拥有“何种”梦想而弄混了和愿望的区别。我们常常说,着重眼前利益而忽略长远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举措,但是他们的“短视”更多地是自愿的,生活贫穷不得不逼迫他们早早站队,甚至考虑为了家庭牺牲自己求学或创业的机会,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底气和靠山冒险,成本太大,家庭承担不了试错风险。

在所有十四个孩子里,导演亲口称赞尼克是那个最成功的小孩。虽然出身贫寒,不过偶然的机会让他确立了人生目标,凭借努力考上牛津大学物理系,改变命运。和富家子弟获得的成就不同,即便我们都可以说他们获得了相差无几的待遇,不过后者仍旧停留在自己的阶层,尼克是唯一实现突破阶层壁垒的人。不过导演确实带着阶级差异的固定思维去剪辑该片,使得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在英国,出生阶层和孩子最终的结果明显呈现强烈的正向关联,更多人只是维持在原来的水平或者更低。其中一位日后成为律师的男士批评这个节目没有播放自己每天辛苦学习的过程,导致背后的家庭环境过多掩过他们的光辉,扭曲了大众对他们的印象,正如纪录片有意展示底层阶级的不幸,而多次强调上层能获得的资源,让公众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想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仿佛不需要付出汗水一般。

安德鲁在35岁访谈里说,阶级差异已经不太明显了,更多由经济地位和成就决定阶级。片中几乎每个人都对阶级固化保留不认可也不否认的观点,可是即使阶层低一样也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阶级问题固然值得讨论,不过对于当今社会的意义已经不大,真的有很多人削尖脑袋为了挤进所谓的“上流社会”吗?在前段时间大火的电视剧《三十而已》中,顾佳为了孩子能够就读资源更好的私立学校,不惜花大价钱购买一只爱马仕皮包,只为了踏入贵妇之流的圈层。这个事实存在我是相信的,确实有不少人为了逃离现有阶层而撑面子购买超出自己能力承受范围的奢侈品,听着很荒唐可笑,可他们最终有几人真正做到成为真正的所谓“上流人士”?

或许仔细一想,生活里的方方面面真的没那么讲究,小红书闹出的“名媛拼单”风波,若是没有被暴露于公众视野,揭开帷幕后的遮羞布,又有多少人知道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人侜张为幻。那么那些为“假名媛”点赞的女孩们,被光鲜亮丽的假象迷惑,冲动消费奢侈品,成为了消费主义的奴隶,是否也在抱有一种某日可以成为被艳羡的名媛的幻想呢?炫富,它的受众终归是普罗大众,当作乐子笑笑便足以了,不需要真正把那一套阶层固化代入生活,人们总喜欢把金钱当作法则衡量真正上层的标准,我猜测还是国人对于过去艰难生活的焦虑,急于摆脱现状,以至于有一个可能性都要抓住。

三毛曾说,“我来不及认真地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地老去”。因此在35岁系列里,他们更多地还是感叹当年如果好好拼一把学习,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是比起社会阶层更重要的事。不仅仅是文化知识,还有认知体系,其实都是大氛围趋势下刻意回避的事情,所以为什么父辈经常说,中国的高考是相对于其他各种,最为偏向于完美的改变现有状况的策略。依据2019年中国快报的数据,中国超过十亿人月收入低于三千,再往上数,真正称得上小康的家庭占比凤毛麟角。因此对我个人而言,以这部英国纪录片探讨中国的阶层固化是脱离实际的,换一种方式说,阶层固化不可能消失,但我作为万千普通人之一,着眼点更应该放在如何通过自身努力提升生活品质上。纪录片所展示的自律和其它品质更值得发掘价值。

现有讯息却偏偏传递“我们需要焦虑”,也是信息时代的弊端,年轻人需要负担彩礼、房贷车贷、孩子的教育费用、父母的养老费用,时代在改变,换做上个世纪,老一辈的“过日子”只是搭伙生活。现代几乎所有人都在追逐虚荣心和无穷尽的欲望,我们太忽略生活本身了,忽略幸福本身,以至于做出焚琴煮鹤的行为。其实看到纪录片后三部,我已经逐渐忘却阶级对立的存在,而是为他们所表现的满足生活而动容。托尼虽然出身不佳也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他并不觉得这是失败,因为在他的价值观里,自己过得快乐才是衡量幸福感的唯一标准,每个人无法决定出身,但是可以决定生活是否幸福,也算是另一意义的成功。

究其本质,不管社会阶层如何,以我能理解和能力企及的范畴去思考,自身努力依旧是最也算是好的方法,并非我觉得阶层无法轻易打破选择另一条路而被称之为妄自菲薄,如果这都算得上逃避,我们的人生不会出现任何波澜,因为知道阶层壁垒无法轻易突破而放弃才叫懦弱。社会已经贩卖给年轻人足够的焦虑了,不必太纠结于当下,也不必太忧虑未来,当经历过一些事的时候,眼前的风景已经和从前不一样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七年》——与自己的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