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校长时间感悟~陈一香

——本会团体动力是如何推动人成长的?

这段时间,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人居然能一直保持一种吃饭睡觉的动力,这种动力是如何维持下来的呢?弗洛伊德说这个是人的“生本能”决定的。人生来就有这样活下去的动力。确实如此,大多数人是能拥有且保持这样动力的能力。但确实也有一小部分人连这样的动力也没有,用各种不能满足自己基本需求的方法把自己置于死地。这样的人是如何失去最基础的原始本能的呢?是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失去原始本能的事件,只是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没有失去呢?如果这样说的话,能够活下去,拥有活下去的原生本能,本身你已经是通过努力了,所以要为每一个一日三顿能去吃饭的人点个赞。

动力与需求有关。有了需求,才会有动力。没有需求,就什么都动不了。有了本能活下去的需求,就会有一系列与活下去有关的行动,

在马斯洛需求层次里,人的需求层次分为五种。在第一层需求层次里,只是本能的生理需要,第二层是安全感的需要,第三层是爱和归属的需要,第四层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层是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需要。

本会团体技术是可以提高人的安全感的,是可以提升人的信任能力的,一旦人有了安全感,有了信任的能力,就有能力感觉到爱,感觉到温暖。跟着就有能力给予爱,给予温暖。

在很多时候,没有安全感就会让一个人的成长卡壳,停滞。因为他要为恐惧分散注意力,他要害怕周围的人是否会伤害他,他就把注意力分散到了这样的情绪中,没有力量去感受爱感受温暖。

这也是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是从第二层到第三层必须要走的路。在这五层楼梯上。第一层,我们大部分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但爬到第二层,就有很多人爬不动了。在中国当下的这样的环境,在媒体经常播放扶跌倒老人被污泄要赔偿的时代,确实有很多人不敢去扶摔倒的老人了,这些人不是心中没有爱,而是心中缺少安全感。这样的安全感虽然层级不高,但确实是我们中国人必然要治的心理病,韦老师在课上说,我们的本会团体技术是正好符合了当下中国人的需要。我想换句话来说,韦老师是敏锐的察觉到了中国人的需要,围绕这样的需要创建了一系列的本会团体的技术。

从第二层到第三层,筛选了一批人。到了第三层,我们又有了一系列的心理技术。从大了说,我们网校的理念“让心灵温暖心灵”既是网校的文化,也是一项心理技术。仅仅这句话创建的场,就能满足很多人在第三层的需要。在本会团体技术中,还有很多是围绕爱和归属感的心理技术。

第三层满足之后,有了爱的能力,有了归属感。需求层次逐渐提升,那么就开始有了第四层尊重的需要。这样需要不仅仅是听课记笔记。而是要开始行动了。各项地面活动,各项知行合一的行动,都是能够满足网校学员被尊重的需要的。当网校的学员开始一次次的实践中找到了他人对自己的认同感,自己对自己也开始认可。逐渐得从自卑走向自信,从原来的仅仅是提升自己的安全感提升自己的爱的能力到帮助别人提升安全感到帮助别人提升爱的能力。

尊重的需要逐渐被满足,大家开始追求更卓越的自己。开始走向自我实现之路。

这样的一条路很遥远,我们正走在这条路上。这条路没有人能教你,是你自己要走的路。这条路上有一位老师,用每天超越自己一点点的实践来让我们看见成长的快乐。他会讲自己的故事,我们可以听着他的故事往前走,但他不是我们。我们可以仿照老师步伐,但一定是自己需要有一股脚提起来的动力。在这条路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但老师教不了我们。

这条路必须自己感悟,自己走,自己超越。这是一条快乐的路,这是条探索的路,这是一条永无止境不断超越,不断的增加最后一公里,不断的完成最后一公里的循环之路。唯有在这条路上,我们才能最终完成自己的人生使命。

陈一香

2019年1月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本期校长时间感悟~陈一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