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吗?就这样吧。
他留下了最后的遗言:“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
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他(崇祯)走向了那棵树。
除了《后记》,以上是这部《明朝那些事儿》最后的内容。
作者当年明月的结束语是,“走上了这条路,就不能再回头。”
这是迄今为止,我读过的同一作者同一系列内容和字数最多的书,从1344年到1644年,三百年历史,集结七册,近一百万字。
夏天之前翻开,读完已秋天。
我应该写点什么,我可以写点什么,因为我是习惯于写一些观后感或者读后感之类的,让无论是内容还会逻辑思维从头到尾梳理一遍。
可是,我能够写点什么呢,我无从下笔。
直至读完这部书的《后记》。
后续的进度加快,连续多个晚上看书的时间过久,用眼过度的症状已经显现。
近期任务艰巨,在张老师的协助下,第一次全程负责整个版面的选稿、改稿、对稿、校对和排版,需要集中精神和体力首先完成这一重要工作。
于是便将“写点什么”这件事放到工作完成后的今晚。
我们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认知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历史课本,二是影视剧。影视剧在这里不做叙述,戏说和剧本的因素往往造成过度失真。
历史课本也仅仅是记录,一般不掺杂过多剖析。上学时我们只需要背诵时间、事件和意义就能保证考试取得好成绩。而对于其中人性的多面和事件发生的多重因素、结局和定义缺乏探究的渠道和途径。
作者写完此书的结论大意是,“历史是不断重复的,哪怕是在科技高度发达和文明高度进步的今天,依然不例外。以史为鉴和超越历史非常难,能够做到的可以称得上圣人,而大多数人只能称之为人,无法超越,无法以此为鉴。在历史规律的作用下,该发生的一定还会再发生,该上演的正在上演。”
众生皆苦,只是考验不同,帝王将相也不例外。
唐代曹松有一句流传至今的诗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是,一个将帅的成功是靠牺牲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换来的。
对于皇权的争夺,在史书典籍和古装影视剧中都不乏描述。
尽管,很多历史真相或许压根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权利争夺的过程远比我们所看到、想象到的更加凶险、激烈、复杂和血腥。
争夺的过程是如此,得到之后也并非一劳永逸,捍卫权利和地位更加充斥着黑暗、暴力和危险。
尽管是朱元璋亲定继承人,21岁的朱允炆在位仅四年,就被叔父燕王朱棣篡位,下落不明。
以非正途、不合法方式即位的朱棣,多年来饱受流言蜚语的诟病,深陷对自我和他人的怀疑中。但他一生戎马,年过半百依然数次领兵远征漠北,死于沙场。
明仁宗和明光宗以皇子身份在刀光剑影和阴谋诡计中苦熬数十年,前者在位不足一年,后者仅一个月。
明英宗朱祁镇于“土木堡之变”被俘,从皇帝到俘虏,回宫后被软禁,后又复位,十余年间日日夜夜饱受死亡的威胁,失去自由,食不果腹,境遇远不如常人。
崇祯皇帝朱由检诛杀魏忠贤,铲除奸佞,尽管刚愎自用但生活节俭,勤于政事,奈何国家已积重难返,纵然极力振作却再无回天之力。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个人能力超群的,难免猜忌群臣,动辄大开杀戒,落得孤家寡人。
个人能力不济的,大权旁落,内阁和宦官专政。
个人资质平平的,夺嫡争斗此起彼伏,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所以书中说,“当皇帝真不是一般人能干的活儿。”
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肯定是有着常人所体验不到风光和荣耀,所以数百上千年以来,引得无数凡夫俗子和英雄豪杰竞折腰。
所以,任何人和事,都不能以偏概全。旁观者的感悟和思考,没有标准、对错和可供参考之论。我自己更多的感受来自于所承受的代价这一面。
想要得到的同时,必然需要拥有与此相匹配的能力和机遇,偶然或必然的因素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因为这个世界是遵循等价交换原理的。
所以每天能够起身参与到这一轮轮的挑战中,时刻需要调整状态面对未知的考验,随时准备付出相应的代价获得想得到的部分,无论是他们,还是我们,都是勇敢的人。
猜中了开头猜不中结局,生前和身后无从得知和掌控,人人仅此一生而已。
明英宗被俘后,瓦剌兵临城下,北京岌岌可危,明朝遭遇开国以来首次最大危机。
时任兵部尚书的于谦整肃军队,加固京城,浴血奋战,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他出生贫寒,身居高位,清正廉洁,一生光明磊落。最终却遭朝中恶势力的迫害,以叛逆罪被杀害,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很多熠熠生辉的“神人”和“奇人”。戚继光、张居正、王阳明……
相比之下李如松好像没有什么名气,但他绝对是一个“猛人”,是不折不扣的将帅之才。
但凡称得上英雄的人物,大都结局惨烈。他也不例外,只不过惨烈之外,更令人惋惜。
这位组建辽东铁骑,平定宁夏叛乱,抗倭援朝,血战平壤的猛将,死于一场不起眼的伏击。
作者在此写道:“他已经尽了自己的本分。”
作为明代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张居正死后被明神宗,也就是自己的学生抄家。
无论是内阁混斗中,还是政治生命岌岌可危时,他始终信奉的都是“愿以深心奉尘刹,不予自身求利益”。所以毕生致力于推行赋税改革,实现富国强兵,不惜触犯权宦土豪的利益。
他做到了。
这部书里提及的人物不计其数。基于水平以及其他原因,我也只能写到其中一二而已。
在传统教育的理念下,人在某些方面固有的认知有时与孩童时期无异。比如,好人是要有好报的,坏人一定不得善终。
即便英雄惨遭迫害,那他也一定有所得,即世世代代流芳千古,为后人所铭记和敬仰。
能够成为这样的“好人”,为数不多,品德和才能兼备者更是少之又少。起初,我感慨现实中很多“好人”并没有善终的结局。但后来,我意识到这是狭隘的眼光。
因为站在他们的角度看来,无论是治国理政还是以身报国,都是自己的意愿和选择。
此生无憾亦无悔
这是心甘情愿的选择,纵然需要为此付出生命和尊严的代价。因为政治风云波谲诡异,官场仕途凶险难测,人性命数复杂多变,远超出人力所能控制和抗衡的范围。
所以,在书的后记中,作者引用了徐霞客的生平。
无论是用几百年前还是现在的世俗标准和眼光来看,徐霞客都是一个怪人。他不喜读书,不好功名,不求做官,不结婚生子。
毕生游历大江南北,爬山渡江,穿林越河,无数次遭遇饥寒交迫,身临险境,都没有阻挡他的脚步,直至五十四岁死于最后一次游历后的归途。
湖广、四川、辽东、西北,泰山、华山、峨眉山...黄河、长江、汉江…即便是放在现在,你所去过的,没去过的,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他都去过。
许多书中提到他会说,“他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是民族的骄傲之类之类的。”
其实,他就只是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了一生而已,这话听起来很鸡汤,也很老套,却是事实。
史料中他的原话翻译如下:
“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像汉代张骞,唐代玄奘一样是接受皇帝的命令。我凭借自己,穿布衣,着草鞋,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这也是当年明月在这部书里表达的核心意思。
就像总被人问为什么读历史,为什么写明史,为什么舍弃高达七位数的版税和广告费,将未出版的内容免费挂在网站,什么也不为,只是他愿意。
他说自己不是商人,即使后来盛名之下,每天依然“老实做人,勤奋书写。”
十五年读历史,三年写完这部关于明朝历史的书。我想他已经完全地、深刻地理解到,所谓尘归尘,土归土,过眼云烟,究竟是怎么回事儿。
每个人仅此一生而已。
人都说在生死面前,任何事儿都不是事儿。其实,在历史面前,生死也不是事儿。一个人的一生落在纸上,也许只是几页。一个王朝的兴衰在一部书里,也许只是一带而过。
金戈铁马,血雨腥风,国家荣辱,民生疾苦,内忧外患,矛盾激化,朝代更迭,太平盛世……周而复始,历史规律自成一番秩序,强壮有力,势不可挡。
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在既定的秩序和规律之中,在始终没有停止过的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怀疑下,在生而为人不可避免要经受探索的困境、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欲望的裹挟以及生存和死亡的威胁时,哪怕只在某些时刻可以做到自我主宰,饱含热情,坚定信念,都是勇敢的人。
勇敢的人没有别的选择,唯有相信自己,哪怕自己有时如此弱小无助,相信世界,哪怕世界有时如此令人失望,相信未来,哪怕不知未来究竟是何模样。
因为唯有相信才能令人克服恐惧,充满希望,继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