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社交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正常人了

01

昨天读到一个小故事,主人公迈克在公交车上遇见了自己大学时期的铁哥们菲利,说起各自的近况,发现大家在同一座城市但是都没有主动联系对方,这次偶遇他们没有满心欢喜反而略显尴尬,因为好几次挑起话题都失败了。

为了快点结束这难熬的时光,迈克在要过一道拥堵的桥之前提早下车,下车前菲利还站起来和他告别,表示以后多聚。迈克一身轻松地走在桥上,哼着小曲,突然他听到同样的小曲从他对面传来,是菲利!

迈克和菲利,一个提前下车,一个多坐一站,他们宁愿多走点路也不愿尴尬地和对方待着。

我看到这个反转的结局,先是赞叹于作者巧妙的构思而后意识到这可能是真实发生在生活中的,因为我做过类似的事情。

好几次吃完午餐回宿舍,听到隔壁寝室的同学正要开门出来,我赶紧大步走到门前,掏出钥匙麻利地开门,在她们出门的那一刻正好进门,长舒一口气,感觉自己在千钧一发之际力挽狂澜,“成功”地避免了在楼道里和同学打招呼。

我和同学有很大的隔阂吗?之前有过结吗?没有,只是相比和同学打招呼,假装熟络地寒暄,我宁愿当个小透明,最好谁也别注意我。

还有很多时候,比如看见“熟人”在前面走自己宁愿绕道、听到邻居在走道说话自己下意识地等几分钟再出门、本来需要电话联系结果对方没接自己反倒庆幸可以发信息交流……

02

这是前阵子大家常挂在嘴边的“社交恐惧”,一时间诸如《据说现在大部分90后都有社交恐惧症》、《90后为什么已经不敢交朋友了?》的文章席卷朋友圈,好像没点“社交恐惧”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90后了。

后来我查资料,了解什么是“社交恐惧症”。有个心理学专家说:“一个学生没办法去食堂吃饭,人一多,他就很崩溃,所以只能在待在寝室,这种属于社交恐惧症。而如果只是不乐意去,去了只是心里不爽,也没什么强烈不适,就不是社恐。”

有句话说得更到位,“我就要站在舞台中央,就要闪闪发光,但又生怕自己表演得不够好。”所以用“社交恐惧”来掩饰想要锋芒毕露的心,给自己留条退路。寻求自己有一种心理缺陷行为,变得很时髦。

其实不是我们真的有“社交恐惧”而是互联网贩卖恐惧、焦虑,一点点情绪被无限放大,而我们往往对号入座,觉得“这说的不就是我吗?!”

03

之所以出现前面提到的“逃避交往”的现象是因为越长大我们的身份就越多,面对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时我们会选择不同的身份。面对有的人、有的事就适合用保持一定距离,这种距离会让双方都感到舒适。

窦文涛这样一个精英名嘴在很多人眼中是非常善于并喜于社交的,但是有一期《圆桌派》,窦文涛透露,镜头之外他其实是完全不想和人说话交流的,这与他主持人的形象形成反差。

难道窦文涛也有社交恐惧症?当然没有,说到底还是身份不同。我也认识一个很有能力的学姐,策划组织活动、管理团队游刃有余,工作中和人交流也是能说会道,但私底下她是一个特别安静的人,除了工作的事情很少主动联系别人。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避世”的一面,我们不必八面玲珑,在正好的场合表现出该有的样子就好,其余时刻,怎么舒坦怎么来。我妈妈那一代人晚上散步也会因为不想遇见某个亲戚而绕道,即使那个亲戚是很好的人。这种回避与那个人无关,而是一种心照不宣的距离。

当我们接触到更多的人、事,不再只着眼于自身、周围的几个朋友,从横向、纵向去发现异同,就能明白很多存在是再正常不过的。用来彰显独特的“心理缺陷”其实普遍存在,那些真正有自己归属感的人根本不屑于用表达“缺陷”的方式求得安慰、达成共识。

所以有空说自己焦虑迷茫,有恐惧症、强迫症,各种症,不如找一件能让你沉下心来的业余爱好、多看几本书、多走一些路,找到真正与自己契合的东西,才能不被这些幼稚的情绪所裹挟。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点社交病,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正常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