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感

2021.7.28

附图:近几天的午餐,和今日看完的万物可爱,再次开启的素履所往,下决心给自己泡上一回的印证。

并不是有天赋,进厨房就可以左右倒腾出好几样菜来,而是,心有念想,用心尝试,这次不好,汲取前车之鉴,下次就会有改善。争取每天每餐都来点蛋白质纤维素之类,补充身体增长之所需。每天买菜,倒腾,久而久之,自然也就轻车熟路。这阵子没看小红书,回图看,有点套路相似[得意]。

去年暑假读史一,发现自己做一个语文老师完全不够格,底蕴十分欠缺。即使有时兴来随格调附庸一首,也是附和而已。常,心中有感,绞尽脑汁,也未能尽意。偶尔,自抒性情,多半苦不得已。今日暑假,读史二,就明显觉得词贴切多了。各个大家,虽各有千秋,但是个词人就一定会作诗,而且,词意词格了然。去年考史一,差两分。今年再考,悄然而过。今天再来看苏轼的专区,背过的苏词,经解释解读和概括更加能抚慰内心。这种,仿佛,又不同于炒菜——熟练了,也就简单了。相比之下,不仅是熟悉,更是一种说不清楚的亲切感。像诗有格律平仄,讲究押韵,词,可长短,可依音律,却又不囿于音律的束缚,可随意随性而为。曾经叹服柳七的悱恻缠绵,叹息李清照的一生欢不得终,今再读苏词,不得不五体投地,才气自来,豪迈刚毅清新自称一家。不论是寂寞沙洲冷,还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或是人有悲欢离合,或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还是十年生死两茫茫,都觉得词里词外无限意味。这种,感觉畅意再多语言也无意言表。

这种无以言表的感觉,却在季老的散文集找到了安慰。季老耄耋之年写出的回忆录,简直绝了。尽言尽意又各不相同。娓娓道来,如话家常,看似普通再寻常不过,可字里行间随手拈来一句古诗,哪怕这句诗,不曾有印象,可读到那时那景,一定会被点化一般,很快心领神会。或许,时隔多年,或者时常性翻阅,都是偏爱季老的文章。常常能慰心。

开始泡脚的时候,脚板通透,而膝盖依然胀痛。想象自己不到天命之年,就这样子,以后,如果这双腿成为前进的绊脚石,心底不由阵阵寒意。直到手臂开始冒出豆大或米粒状的汗珠,几秒钟的时间,仿佛上下通畅,胀痛突然消失。看这脚下漂开的艾叶,不由佩服老祖宗的智慧。还是老妈那句话说的对,身体好了,其他才有可能;只有心疼自己,你才更是你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