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吃的学问

说到吃,就会让人不由自主想起一句俗语: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样诙谐的对比,很能说明一直以来吃对于人的重要性。


的确如此,吃是生命的本能,吃不仅能让我们的身体补充到充足的能量,还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得到养生的目的。所以吃一直都是人们日常重要的活动之一,大多数人会在一日三餐上花费很多的心思。


但是吃的学问,却是特别多的,一不小心,就会走进误区。这不,在疫情期间,金句频频的张文宏医生又提出了孩子“早餐不要喝粥”的观点。早餐不能喝粥?难道我一直吃的早餐都是错的?


详细了解后才知道,很多人在早上喝粥呀,大多都是米粥配上咸菜,或者再加上油条、馒头等面点。这样的传统早餐模式其实是不符合早餐要吃好的原则的。


尤其是营养密度低的白粥,孩子早上吃了不仅不抗饿,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抵抗力。健康的早餐应该是有荤有素有主食,比如鸡蛋、牛奶、豆浆、包子、水果等的互相搭配。


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在吃上面的误区还有很多,最常见的便是减肥和养生这两大块了。


有人为了快点减肥,便会拒绝油脂和主食,把水果和蔬菜当作主食来吃。的确,在开始的两周,这种方法真的会让人瘦下来,但这样减肥却是不能长期坚持下去的,比如吃太多生菜沙拉,我们的身体会变寒,什么月经紊乱、经血变少等问题也就出来了,还有的人只吃水煮的菜,让身体减少了吸收油脂的机会,胆固醇和荷尔蒙便会受到影响。


包括水果,它本身是健康的食物,但当你把它作为正餐代替主食的时候,它便会成为让人发胖的元凶。因为水果里过多的葡萄糖会转化成脂肪,果糖会使我们的血脂升高。


并且,水果和蔬菜是公认的不抗饿,这都是不利用减肥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煮菜的时候,可以放一点姜、加一点油;吃水果的时候,尽量避免高热的水果, 多吃番茄、苹果、樱桃之类的水果,并选择在饭后或者两餐中间吃,这样才不会伤胃。


既然主食一定要吃,那我多吃粗粮可以吗?你看呀,这粗粮有丰富的纤维素,多吃,即可以减肥还可以养生呢!


其实,只吃粗粮,也不能达到减肥还养生的效果。一是因为粗粮质地粗糙,容易引起腹胀、胃胀的情况,尤其是对老人和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如果在烹饪的时候,再加入一些油、糖等调味品,那热量又会增加,并不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想要减肥,正确的饮食是要注意粗细搭配,营养均衡,每种类型都吃,但不会以偏概全,比如民国时期的名媛唐瑛,她的每顿饭都会合理搭配,甚至吃饭的时间也会被细致划分,所以她到了老年时,依然可以一袭旗袍,身姿窈窕。


我们对吃还有一个极大的误区,那便是来自对养生的认知。


很多人觉得用食疗的方法养生,是最安全有效的,所谓药食两用,既有药效成分,又有食物的安全,其实不管是食物和药物一样,到了一定的量,都会具有毒性的,所以安全这个词并不是绝对的。


而且,食物的性质比较平和,没有多少药性,所以才成为我们日常可以吃的食物。有人却总是会抱有这样的期望:我中医西医都没用,吃什么食物能治好呢?这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想法,因为食物的平和性质,注定它不能像药物一样,有很强的效用,所谓饮食养生,是一个长期的功夫。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以形补形这种养生方式了,不管是在家常饭中还是应酬宴请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吃什么补什么这样的理论,比如很多人都信奉的吃腰子可以补肾。


它真的可以补肾吗?有研究已经发现,猪、牛、羊的肝、肾脏等,里面均含有重金属镉,它可能会造成不育不孕。


看来吃的学问还真是不少,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方法,居然是不对的,那面对吃,到底有什么样的讲究呢?


首先,保证每样食物都吃一点。

营养学教授说,人体每日需要的营养素超过40余种,单靠一种或者简单的几种食物根本不能满足。


所以我们在吃的时候,可以吃出一个营养金字塔。金字塔的底端,是五谷,粗细搭配,给我们提供每天所需要的能量;再上一层便是蔬菜和水果,可以让我们的身体保持活力;各种肉类便在五谷的上一层了,它们可以让细胞具有活力,继续往上,便是让我们骨骼强健的奶、蛋等。


如此还是不够的,每天还要有少量的坚果补充,这个金字塔便完成了。食物的分量也是按金字塔来走的,越在底层,摄入量越多,但也不要过量,比如每顿吃一拳头大小的主食就可以了;越在顶层,摄入量越少,比如坚果,一天只需要五指抓一点就足够了。


其次,奇怪的食物不吃。原则是曾祖母没有见过的食物不吃,三年级孩子看不懂成分的食物不吃。


因为这类型的食物大多是复杂的,有很多的化学添加剂和食品提取物,它们颜色好看,口味也让人天生喜爱,但却对身体没有一点好处。所以这类型的食物,是不能常吃的,偶尔吃一次就可以。


享受美食又是人生中的一大乐趣,完全不吃一些加工食品,也会让人觉得不太完美,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仅仅把美食仅当作美食,只在特殊的日子或特殊的场合吃,比如周末或者派对,才可以吃炸薯条等食物。


而其他时间,吃自然生长会腐败的食物,会让身体更加健康。


最后,顺应季节吃,更能达到养生的效果。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指出:“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


春在五行中是属木,人体中的肝也属于木,到了春天,万物生长,肝气也会旺盛起来,所以春季养肝,主要在于降火。这个时候,吃嫩芽绿叶便可以达到养肝的效果,比如荠菜、香椿芽、韭菜等。


到了夏天,因为气温升高,我们难免会心浮气躁,心跳和血流也会速度加快,所以养心是重中之重,多吃莲子、苦瓜等食物,可以养生安神。


而秋天就要相对干燥了,我们要注意的是滋阴润肺,可以多吃银耳、莲藕、萝卜、百合等食物,尤其是在冬季容易患慢性心肺疾病的人,在秋天打好了基础,增强了体制,可以预防旧病复发。但同样要注意,饮食调理不能代表药物,要坚持才会有效果。


冬季最重要的自然是防寒了,羊肉、红薯等便是不错的食物。


在吃的上面,还有很多的讲究,一日三餐吃对了,疾病便会远离。所以,在我们国家,吃一直都是一件大事。


很多著名的古人,也因为吃,写下了不少的心得。比如清代名士袁枚的《随园食单》,虽然袁枚只是单纯的美食家,并不会厨艺,但他在书中,还是详细记载了362种美食的烹饪方法,包罗了乾隆年间,江浙一带的饮食状况和烹饪技巧。


这本书里涉及到的养生也是不容小觑的, 袁枚可是活到了83岁的高龄呢。还有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蔡澜的《蔡澜美食地图》等,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吃的文化。


尤其是《知堂谈吃》中,写到了和鲁迅有关的趣事,让人听了不仅觉得名人也和我们一样,真实可爱:鲁迅在绍兴街头遇到一个买糕的商贩,一块糕特别便宜,只要半文钱,鲁迅赶紧又确认了一下价钱,然后买了四块,给了小贩两文钱,小贩却和鲁迅吵起来了,原来一块糕是八文钱,只因为绍兴话中八和半的发音很相似。


话说回来,鲁迅的确也是很爱吃的,他在北平定居的时候,吃过的餐馆不下百家,其中不乏著名的广和居、致美楼、览味斋、杏花村、四川饭店、德国饭店等餐馆。到上海定居后,他又迷上了螃蟹,每到螃蟹上市的时候,不仅自己少不了,还会送一些给朋友。就连零食,鲁迅先生也不拉下,他在一篇文章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鲁迅有一个朋友从河南来,给鲁迅带了一包方糖,许广平说这是河南名产,用柿霜制成的,如果嘴上生了小疮,擦一点就会好。鲁迅便决定要把剩下的留着嘴上长了小疮的时候用。


却没有想到,因为太喜欢这个味道,鲁迅夜里还是没有忍住,爬起来又吃掉了一大半。原文中,鲁迅写道: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就又吃了一大半。


读到这里,真是让人也想去尝尝这糖的味道了。


在吃的文化中,不仅有前人留下的精彩故事,还有很多学问,比如和朋友一起吃的欢乐,和家人一起吃的温馨,一个人吃的乐趣。


比如在《红楼梦》中就写了很多宴会的乐趣,其中有这样一个桥段:史湘云和薛宝钗在藕香榭设了螃蟹宴,请来贾府众人赏花、赋诗。为了让大家有更足的体验感,这螃蟹宴的地点,也是相当美丽的。


大观园众人在一起啊,并不只是为了吃螃蟹,不仅欣赏周边的风景,更不会忘记嬉戏打闹,只不过,他们的玩闹更有才华,比赛作诗就是其中一类活动。


但是《水浒传》中的众人在一起吃,他们则会豪爽地撸起袖子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那具体是哪种吃法好?这个中滋味,因人而异,大家可以用心去体会这不同的趣味。


好了,关于吃的学问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祝大家平安喜乐,四时吉祥。我们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吃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