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谈电影】有关于越发严重的影评和观后感不分的问题

这些年以来,或者说互联网的社交媒介越来越呈现爆炸式发展以来,一个现象就出现了——即越来越多的人把自己的“观后感”叫做“影评”。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承认这些观后感有一丝一毫的价值被称作影评,这不仅是对于自己的极度认知不足,也是对于电影的一种亵渎。

由此,我想作这一篇文章,拿出我可能不太足够的认知以及十分浅薄的对于电影的理解,来说说为什么这些观后感不能够叫做影评。并且,虽然可能毫无用处,但是我还是希望,那些自以为自己正在写的是影评的人,能够在将来的某一个瞬间,突然清醒地对自己进行一番认知,真希望有那么一个瞬间,他们能够明白过来,自己仅仅是在表达观后感,而不是影评!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艺术指向了三个群体——创作者、评论家和观众。

创作者,即集体进行电影创作的各类人员,有时候以导演为主体,有时候以编剧为主体,有时候又以制片人为主体。

评论家,通常来讲,针对于电影的评论家被称为影评人,即专门地对于电影做出评论的人,它们负责创作影评以作为对于电影之一种个人的全面评估,这种评估建立在对于电影的完善认知上,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全面地剖析电影。一篇影评,面向的是创作者和观众,既需要深度,又需要广度,并且它也并不是纯粹的电影附庸品,而是与电影保持着共生关系。

观众,即电影被创作出来以后,对于这种媒介所传播的信息之主要接收者,作为一种媒介。观众是最中心的,因为信息如果没有接收者,不传播,那么信息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没有任何电影是不需要观众的,即使是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也必然会有创作者自己成为观众的情况。

观众在观看电影之后,发表自我的感想、评论性质的意见,这就叫做观后感。

观后感是可以成为影评的,因为影评本身也包纳在观后感之中。但是,现今互联网上所泛滥的大部分所谓影评,尽皆片面之极。

要么是单纯的剧情阐述,靠着投机倒把的所谓“妙语”来把片子讲得搞笑一些,实质上空洞乏味之至;要么是单纯的情感倾泻,靠着所谓人类的共情来博取其他观众的认同。讲一部片子好,就只讲观影过程中的内心感受,然后大肆地加以联想,谈感受无可厚非,但是单纯的感受并不适合被冠以“影评”两个字,你评估了什么呢?

我们吃一碗面,有的人会说:“哇!太好吃了!简直是人间极品!。”

有的人稍微精准一些:“入口时的香滑,味蕾被刺激开来……”

有的人则做出评估,从外观、气味、工艺等等方面入手,加上自己深刻的历史认知与储备,将一碗面剖析得明明白白。

第一种,是目前互联网上滋生最为严重的“影评”,内容可以说基本上是没有,情感倒是表达得充沛,可是对于观众来说,稍加思考便可以晓得,意义并不大。

第二种,是某些所谓电影大神被造神运动捧上高位的“窍门”,说穿了就是个看电影看得比较多的人,充其量是个所谓的资深影迷,他懂个啥啊?知道故事板咋弄的吗?知道镜头怎么运动吗?

这类人有一个极其鲜明的广泛识别特征,可以提供给诸君一个参考,那就是找彩蛋。

找彩蛋是怎么回事儿呢?就是把一部电影中,致敬过其它电影的单一或者连续镜头一一地找出来,罗列出长长的电影名单,这个大导那个大导,这个名片那个名片,反正就是往自己那些观众脑袋上砸啊。

然后大家就开始鼓掌,太牛逼了!X神牛逼!

实质上,你问问这些镜头为啥要致敬啊,被致敬的电影为啥要这么拍啊?能说说构图、蒙太奇等等的巧妙之处吗?

我看九成九都不一定答得上来。

你们说着自己热爱电影,这种行为对电影有一丝一毫的尊重吗?

这群人成为互联网上的某种意见领袖是很可怕的,因为他们传播的一种观念就是——电影,看得多就好了,不用再去了解电影的其它方面。

根据我十来年的观影经历来看,看得多,最多让你能够形成一种个人口味,以及一种直觉上鉴别好坏的能力,离要表达出影评这个东西,还差得很远很远。

如果你非要犟,说昆汀·塔伦蒂诺以前不就是个影迷,人家怎么就能看电影看得多,就当大导演呢?我都不好意思回答这个问题,麻烦自己去看看昆汀是怎么进入电影圈的,到底是不是只是电影看得多?

第三种,则是真正的影评,它才是令观众在观看完电影后,能够帮助他们对电影进行更全面认知的金丹妙药。

有关于这种怪现象,在国内的艺术界发生得是很频繁的,为了博人眼球,而愈发地重视起所谓“感受”来,这实在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本来,谈感受交给观众。

评估作品交给评论家。

谈创作、谈艺术,交给创作者。

这是比较正常的一种关系。

高行健在《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中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即是,如果对于同一部文学小说,有十篇评论,尽皆都是在大谈思想性,用一点微末的篇幅来说艺术(即创作技巧),那么,不如有八、九篇专谈思想性,剩下一两篇专谈艺术。

这当然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做法。

影评,自然是既要谈思想性,又要谈艺术,而且单纯的思想性这个东西不适宜提得太多。

我们讲艺术要和政治脱开,其实,也可以换句话讲,艺术就是政治。

那么,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分析思想性,就是分析创作者本人的政治观点。做出如此的简化以后,我们便可以知道,单纯的政治分析是意义不大的,须得要结合起很多综合的东西,才看得出模样。

伊塔诺·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的系列讲座中,提出了精准这个概念,我认为他用于鉴定是否是影评,是十分有效的。

诸如:“我感受到了什么……类似于曾经看过的《XXX》,男(女)主角给我的感觉是……”

“剧情生搬硬套,桥段极其庸俗……”

“本片仍然在追求意境,但并不成功……”

这种表达就谈不上精准。

影视评论的精准,在于它能够有逻辑地讲影片从整体拆解为几个部分,然后再分部分地继续深入下去。

模糊的概念以及充满犹豫的用词,是无法作为一种支撑的。

一部电影,我们大约可以将其分为三个大部分——叙事、场面调度、角色演出。

叙事又可以细分——剧作、主题、现实映射、蒙太奇等等。

场面调度又可以细分——镜头组织、场景搭建、声音配合等等。

角色演出又可以细分——近景表现、中景表现、远景表现等等。

通过这种层层细分,最后我们可以得到足够令观众对这部电影增加认知的影评,这也是西方哲学的基础——化约论,也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如果我们一直拆解,那么总是可以继续拆解下去的。

对于影评来说,一般拆解个三到四层,已经非常足够了。

如果再深入下去,那种存在于电影这种不同于戏剧的现实主义艺术中的,永远的谜团,到现在仍然没有人给出过答案。对于这种更深入的探讨,也很难用影评的篇幅来探讨下去。

西班牙画家安东尼奥·洛佩兹·加西亚曾经表达过,他的艺术就是用尽全力去捕捉现实中那种飘忽的神秘性。

电影同样也具有这种神秘性,许多许多的导演都已经将这种神秘性捕捉进了影片的镜头之中。

伊塔诺·卡尔维诺在《新千年文学备忘录》的系列讲座中,又提出了易见这个概念,即要让想象变成头脑中的视觉形象,再利用媒介来进行转换,最终能够呈现到观众的头脑中。

影评同样也需要易见,如果我们使用的术语太过晦涩,那么就应当用括号来作简单的说明。例如讲镜头的运动,摇镜头这个术语就可能令一般的观众不太明白,那么就应当这样来说。

“这里运用了摇镜头(即摄影机本身位置不动,只通过上下、垂直方向来旋转镜头的拍摄)……”

更精确一点,则配上示意图,镜头是怎么摇的,从哪里到哪里。

然后,作为评论一部电影的基本素养,如果只是单一地谈到电影,而没有其它艺术来作为补充,有很多时候也是不恰当的,电影同样包括美术、音乐甚至建筑、诗歌。

当然,不完善的影评也是可以被接受的,可以只针对一点去进行详细的剖析。

可是,单纯地谈思想性以及复述剧情,无论你用多么复杂的花头去修饰,是很难具有价值的。

因为,电影艺术必然是一种技艺,是具体技术和抽象思想的结合体。

比较晦涩地讲,物质可以脱离意识而存在,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

那么,我们可以单纯地只讲技术,但是,决计不能只讲意识,否则就会陷入到所谓诗歌的诗意是通过模糊而不是精准来表现的误区之中。

恰恰相反,诗意正是通过创作者精准的捕捉和描述而产生的。

电影也是如此。

因此,在说了这么多之后,我们就可以明确一点,这一点就是——观后感和影评是绝对要进行区分的,否则,就会阻碍电影这门艺术的进步。

到了我们这个世代,物质基础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我们群众的审美也跟随着逐步地提升,而互联网的出现又使得知识的传播变得便利。

电影本身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之前,我说《绿皮书》这种电影,就是电影工业的一种倒退,正是基于上述之提升与复杂而产生的观点。

我想,人们都已经在有声时代体会到了无声的愚蠢。

那么,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我们也同样应该体会到流水线式叙事、流水线式场面调度以及流水线式角色演出的愚蠢。

艺术创作应该跟随着人民群众审美的进步,而越来越变得百花齐放,越来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同样的,对于影评来说,也应该是百花齐放、日新月异地进步。

像豆瓣电影这样的大型社交媒体和内容平台上,就更应该在出于对于电影的尊重上,不要再把观众们的观后感和影评混淆起来。

最令人不舒服的就是,它把长一些的观后感称作影评,把短一些的观后感称为短评。

这种错误的引导,将最基本的概念都随意地搞混,那么,我们还怎么去希望影评能够得到日新月异的进步呢?

如果影评不精准,不能提供价值,那么我们这些群众的审美就会跑偏,认知就会错乱,甚至于对于自我都产生错误判断。

那么,电影工业的新鲜血液,是不是就会因此而受到阻碍,而导致了一些流失呢?

创作者们,也就会只能通过票房与获奖来判断自己作品优劣程度。

假设,现在对于一部电影,在社交平台上,有一百篇观后感,而其中可以被纳入影评标准的,只有三到四篇。

那么,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三到四篇,能够变成三十到四十篇。

我也希望,尽管这种希望是显得渺茫的,希望评论者们能够通过我上述所说到的基本判定,来自觉地将自己的观后感和影评区分出来。

我知道,不能寄希望于资本构建的社交媒体平台去主动引导这种精准。模糊和混乱,以及表面上的关注个体——看啊,我给了你们每个人都可以发表影评的权利,我们是多么民主、自由,这些都是资本可以控制人性和压榨、摄取利益的手段。

然则实质上,这种自由、民主,却是在根上对于个体产生了损害。

但是,我也相信,人民群众并不是傻子,并不是缺乏认知和辨别能力的。

尽管我们可能容易被煽动,我们可能被控制,做出愚蠢的行为,希望仍旧是存在的,而且不算小,只因为我们的头脑还尚在,我们的思考是不会停滞的。

当好的和坏的,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不断地出现。因为人本质上趋利避害的特点,我们一定会偏向于内容更多元、层次更丰富的真正的影评。

这需要影评人和观众一起努力。

对于电影来说,应该少一些A神、B神,这个和那个大神,多一些真正写影评的人。

无论是谁,都会感到更加高兴。

我们一直站在一个路口,人行道红绿灯长时间地提醒:“请稍后再通行。”,然而,这句提示永远不会结束,我们必须自己按下那个按钮,或是主动地联系交通部门。

如果一直等待着,等待着,谁也不会前进,谁也不会到来,我们就都会死在这里,都会死掉。

你可能感兴趣的:(【Z谈电影】有关于越发严重的影评和观后感不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