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伏明之纪
【原文】
伏明之纪(1),是谓胜长(2),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3),化令乃衡(4)寒清数举,暑令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长,成实而稚,遇化已老(5),阳气屈伏,蛰虫早藏(6),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7),其发痛,其藏心(8),其果栗桃,其实络濡,其谷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马彘其虫羽鳞(9),其主冰雪霜寒(10),其声徵羽(11),其病昏惑悲忘(12),从水化也13),少与少羽同(14),上商与正商同(15),邪伤心也,凝惨凛冽则暴雨霖篷(16),眚shěng于九(17)其主骤注雷霆惊,沉露淫雨(18)。
【讲解】
(1)伏明之纪
“伏明之纪”,指火运不及之年。六十年中岁运属于火运不及者,有癸、癸未、癸卯、癸、癸丑、癸亥等六年。其中癸又属于平气之年,因此实际上只有五年。
(2)是谓胜长
“胜”,即相胜;“长”,即生长。火在季节上代表夏,在气候上代表热,在物化现象上代表长。火之所不胜者为水,水在季节上代表冬,在气候上代表寒,在物化现象上代表藏。“是谓胜长”,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应热不热,相对寒冷。由于生物生长一定要在适当温度下才能正常进行,应热不热,相对寒冷就意味着生物的生长不能正常进行。从五行概念上来说,长属火:热属火、藏属水,寒属水水火之间,水可以胜火,火不及,水就要来乘之。这就是原文所谓的:“伏明之纪,是谓胜长。”“胜长”者,水胜火也。
(3)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
此是承前句而言。“长气”,即生长之气;“不宣”,即不明显;“藏气”,即闭藏之气;“反布”,即反而明显;“收气”,即秋收之气或秋凉之气;“自政”,即自行其政。全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应热不热,反而出现了相对寒凉的气候,夏行秋冬之令,气候完全反常,植物长势不好。
(4)化气乃衡
此句历代注家注解均不甚明确。王冰注:“金土之义,与岁气素无千犯,故金自行其政,土自平其气也。”张介宾注:“土无所生,故化气惟衡平耳。”张隐庵注:“火不及,则所生之土气不盛。”高士宗注:“化气乃衡,火不生土也。”都没有把问题讲清楚。我们认为,化气就是土气。“衡”,有平衡之义,此处应作恢复正常解。全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水来乘之,因而出现了夏天应热不热甚至夏行冬令出现寒冷的反常现象,但是由于胜复规律,有胜就有复,水来乘火,则土必来复之。因而在土气主时的长夏季节里,自然气候就可以因为自动调节的原因而重新恢复正常状态。这才是“化气乃衡”的原意。有的注家把“化气乃衡”的“衡”字作为低下、不足来解释,不论从内经》的基本精神或者是从“衡”字本身的字义来看,我们认为都是缺乏根据的。
(5)寒清数举,暑令乃薄,承化物生,生而不长,成实而稚遇化已老
这里是谈火运不及之年气候和物候表现。
“寒清数举”:“寒”,指寒冷;“清”,指清凉“数”,指多次;“举”,指发生。“寒清数举”,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多次出现寒凉的反常气候变化。
“暑令乃薄”:“暑令”,即夏令;“薄”,指少、短,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夏季应热不热,时间也短,不象正常的夏季。
“承化物生”:“承”,指应承;“化”,此处是指春天风气之化。意即火运不及之年,春天里气候变化不大,所以生物仍然能够萌芽、生发。
“生而不长,成实而稚”:此承上文,意即火运不及之年,生物在春天虽然也能萌芽、生发,但是由于夏天应热不热,所以不能继续正常地生长。由于长得不好,所结出来的果实就不成熟。
“遇化已老”:“化”,指土气,此处指长夏季节“老”指衰老,此处指枯萎。“遇化已老”,意即火运不及之年,由于应热不热,经常出现寒潮,所以长势不好。到了长夏季节,气候转为热而潮湿,雨水也多了,但是生物本身已经枯萎衰老,错过了生长期,因而仍然生长不好。
6)阳气屈伏,蛰虫早藏
“阳气屈伏”,指火运不及之年,气候应热未热。“蛰虫”,指冬天蛰伏的动物。
“蛰虫早藏”,指这些动物早早地蛰伏起来,准备过冬。此处是指夏行冬令,相对寒冷,所以蛰虫早藏。
(7)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易
“郁”,指抑郁;“暴”,指暴烈。“彰伏变易”,王冰注:“彰,明也伏,隐也。变易,谓不常其象见也。”全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夏天本来应有的炎热之气为寒冷所束闭,处于一种抑郁的状态。按照运气学说的认识,有郁就有发,即抑郁到了一定程度,就要发作出来,而发作出来的抑郁之气,往往比正常应有之气还要激烈。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其气郁,其用暴”。由于火运不及之年在夏天里气候变化上有郁有发,因此出现暴冷暴热,气候严重反常,这就是原文所谓的“彰伏变易”。
(8)其发痛,其藏心
“发痛”;即疼痛发作;“心”,即人体心脏。全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人体心阳相应不足,由于心主血,主脉的原因,心阳不足,推动无力,血脉流行障碍,所以可以在临床上出现疼痛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谓:“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把“诸痛”列属在心病之中,其病机亦即在此。
(9)其果栗桃,其实络濡,其谷豆稻其味苦咸,其色玄丹,其畜马彘,其虫鳞羽
这里是讲火运不及之年的物化现象。“栗”为水之果,“桃”为金之果;“络”为火之实,“糯”为水之实;“豆”为水之谷,“稻为金之谷;“苦”为火之味,“咸”为水之味;“玄”,即黑色,为水之色,“丹”为红色,为火之色;“马”为火之畜,“彘”为水之畜;“鳞”为水之虫,“羽”为火之虫。全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不但有关火类的动植物的生长收成要受到影响,而且由于火气不及,水乘金侮的原因,水类及金类的动植物在生长收成上也要受到一定影响。
(10)其主冰雪霜寒
“主”,在此有所不胜之义。火之所不胜为水因此水为火之主。“冰雪霜寒”指寒冷现象。全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应热不热,夏行冬令,出现了水来胜火之象。
(11)其声徵羽
“徵”为五音中之次高音,代表火声;“羽”为五音中之最高音,代表水声。“其声徵羽”,意即火运不及之年,水火之间关系失调。
(12)其病昏惑悲忘
“昏惑”,指神识不清;“悲”,指悲哀;“忘”;指善忘。以上均属精神情志上的反常现象。精神情志变化总的说来为心之所主。此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由于心气相应不足,所以在临床上可以出现上述神失所主的反常现象。
(13)从水化也
此句是总结以上所述的各种现象,意即上述各种现象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火运不及,水来乘之,火从水化的结果。关于从化的道理,在前述之“木从金化”注中已作讲解,此处从略。
(14)少与少羽同
“少徵”,即火运不及之年。“少羽”,即水运不及之年。水运不及之年则来乘之,火来侮之,亦即这一年的冬令应冷不冷。“少徽与少羽同”,意即火运不及之年
这一年夏天应热不热,就好象水运不及之年的冬天一样。火运不及之年,夏天里相对寒冷,虽然不能说它完全象正常的冬天那样但它和不太冷的冬天却差不多,实际上也就是相对寒冷,严重反常。
(15)上商与正商同
上商”,指燥金司天之年。“正商”,指金运平气之年。“上商与正商同”,意即火运不及之年,本来就是水乘金侮,如果再遇上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则金气反侮的现象就更加严重。这一年的夏天就会同金运平气之年的秋天一样,实际上也是一种严重反常气候。
(16)凝惨凛冽、则暴雨霖霪
“凝惨凛冽”,指寒冷;“暴雨霖霪”,指大雨。这里是谈运气中的胜复现象。全句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夏天十分寒冷、但是由于胜复原因,到了长夏季节土气来复,所以又出现雨水很多,气候变为炎热而潮湿
(17) 眚于九
《九宫图》以九数代表南方,代表夏季。“眚于九”,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其反常现象主要表现在南方及每年的夏季。
(18)其主骤注雷霆震惊,沉露淫雨
“骤注”、指暴雨;“雷霆震惊”,指雷电交作“沉(yen音阴) 露”,指阴云蔽日,天气阴沉;“淫雨”,指大雨成灾。全句是指火运不及之年中,在长夏季节里土气来复时的自然景象、意即火运不及之年在长夏时常常出现暴雨、大雨、雷电交加等气候变化。
【串讲】
1、伏明之纪是谓胜长:伏明之纪,火不及,水胜金侮,属火的长气被抑制,故说:“伏明之纪,是谓胜长。”因而长气不宣通,寒水藏气反而布敷,金收气化失控而妄行政令,湿土气化也不旺盛。故说:“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气自政,化令乃衡。”具体而言,虽当暑令也发生寒潮,本来应火土承化的物候受到影响,万物只生不长,成实稚嫩,才遇湿土时位就开始苍老,原因是万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而屈服,所以不能充分成熟,虫类提早冬眠藏匿。
2、寒凉伤心:伏明之纪,水勝火而金侮火。因而火气被郁,火郁极则发作急暴。因火气欲彰显而金水之气欲藏伏,彰伏之气相互动变交易,以致心痛。故说:“其气郁,其用暴,其动彰伏变异,其发痛,其脏心。”
3、火金水的物化现象:栗属水,桃属金;络属火,濡属水;豆属水,稻属金;苦属火,咸属水;玄属水,丹属火;马属火,彘属水;羽属火,鳞属水
。这样对举,一是示意伏明之纪,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火金水三者生克制化正常,则所属的生物一齐化育而增产,品质优良。人应之心肺肾气和不病。这也是及时治疗火化不及病证应该达到的目标。二是示意伏明之纪,火金水承制失常,金侮火,水胜火。则所属的生物减产,品质不良。人应之心肺肾皆病,或心气虚而容易感受寒凉邪气,防治原则,未病时应该补心火早预防,既病时,应该补心火而祛寒凉,扶正祛邪,以免病情延误,火郁生湿,发生寒湿胜复之灾变。
4、其声徵羽:属火的运气以“徵”音代表,属水的运气以“羽”音代表。伏明之纪,中运是金不及的“少徵”,它与“羽”音是相克关系,火从水化,称之为“其声徵羽”,但阴年不及,运气相临没有太阳司天寒水即没有“上羽”,羽声必来自间气。
火从水化,“其声徵羽”,有正常的从化,有反常的从化。反常的从化即是“其主冰雪霜寒,其声徵羽,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意即水胜的天气特别寒冷,寒伤心火发生神志病变。其原因是火从水化的机制失常,反而从寒火之邪变。而“从水化也”是承上启下的句式,如果火从水化的机制正常,则“少徵与少羽同。上商与正商同”。如癸巳癸亥年或癸丑癸未年,司天没有“上羽”,若正化度维持不变,来自间气的“少羽”加临于“少徵”,即“少徵与少羽同”,为低水平的平气年。如癸卯癸酉年,中运火不及为“少徵”,上临阳明司天为“上商”,如果“正化度”能够维持的很好,“少徵”化为“正徵”,“上商”化为“正商”,即“上商与正商同”,为高水平的平气年。
5、水土胜复之变:平气年就不会发生胜复之变。寒胜伤心已如上述,如果水气大胜,由原来“冰雪霜寒”变为“凝惨凓冽”,寒湿相遘必加重南方九宫的心脏病情,故说:“邪伤心也,凝惨凓冽,则暴雨霖霪,眚于九。”接下来的“其主骤注,雷霆震惊,沉霒淫雨”之语,是对湿土复气“则暴雨霖霪”的说明和补充。谓湿土复气到来,暴雨急骤如水注,而且风雷交加,疾雷震响让人惊怖,或天气阴沉,久雨不止即淫雨,也即“霖霪”。
临症医案(寒胜火郁)
何某,男,30岁,2014年8月17日,七月二十二初诊。左脉实大有力,右脉沉弦细,淡红舌,白滑腻苔,面色无华。主症:尿蛋白+++三年,伴胸部红疹,疹点如绿豆大散布,色红不痒。形体壮胖,体重176市斤。脾虚痰湿内蕴,火郁极而外浮,治宜温胆汤:
旱法夏15g 陈皮15g 茯苓30g 炙甘草6g 竹茹10g 枳实10g 3剂。
8月24日二诊,左脉变为沉细而滑,右沉细略滑,舌淡红齿印,薄白腻苔。汗多,胸部红疹散布,大便溏粘。寒湿在里,火郁极而外浮。经云岁火不及,寒乃大行,阳气不化。以温脾汤下寒湿:
附片10g 先熬30分钟 炙甘草6g 党参15g
干姜10g 生大黄12g 6剂,一日2剂, 只取头煎顿服。
8月31日三诊。胸部红疹减退,大便成形而且通畅,守方守药六剂,服法同前。
9月10四诊。温脾汤12剂,六天服完,红疹减退,大便畅通不稀溏,饮食睡眠可,左脉缓大,右沉细。加大剂量:
附片20g先熬60分钟
炙甘草6g 白参15g 干姜12g 生大黄12g 蒲公英12g 3剂。
9月27日五诊。胸部红疹消退,眠食二便均可,面色红润,尿液化验蛋白质转阴,潜血 -,尿胆原 -,脉象浮缓,农历戌九月太阴在泉之平脉也。舌淡红,薄白腻苔,尚有湿浊内留,守方加小蓟,仙鹤草各12g 5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