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低效学习的本质》

#日更编号067

(我觉得“低效”这个词,可能是翻译的问题吧)

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低效学习的相对面——“高效学习”:

一个个人或者组织从行动经验中学习,当我们采取一个行动,如果这个行动获得了正反馈,我就坚持;如果获得了负反馈,我就放弃,所谓“快速试错、快速迭代”。

这个选择过程是完全理性的,符合经验学习的路径。最后让企业死亡的,恰恰是那些看上去最合理的决定。这就是经验学习的内在缺陷,它本质上是排斥新事物的。就像诺基亚手机被微软收购时,它的CEO说的:“我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不知为什么我们输了。”

那么,我们该怎样对抗经验学习的这个内在缺陷呢?管理大师詹姆斯马奇,给我们支了一招。他说,我们要低效学习,不要高效学习。一只高效学习的猫,如果从热炉子上方跳过,被烫了一下,那么,它就再也不会从炉子上方跳过了。但是,如果猫能够学习得慢一点,不那么长记性,甚至有点傻,隔一会儿尝试一次,隔一会儿再尝试一次,那它很可能会发现,当炉子慢慢冷下来,它就可以跳过去了。

所以马奇说:“不要过分理性,而要适度愚蠢。理性不等于智慧,适度的理性加上适度的愚蠢,才是智慧。”

——以上内容,部分来自于《得到》app的得到头条。

那么,这里说的低效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值得我们思考。

1.这里的低效,是相对结果来讲的。而这个结果只是预设的、单维度的结果。某些尝试对于这个结果可能是低效的,但是对于先前没有预设的目标来讲,也可能是有效的。

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有用没用,仅限于某一件事情,一件我们事先关注的事情。而人生中想不到的事情很多。

2.低效,是针对于当下结果的低效,拉长时间线看,就可能不是如此了。

3.多数情况下,大家考虑的是自身的感受,并没抽离于身外看,也许会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所以说,无论低效还是高效,都是观察和判断的结果,从哪个角度看,从哪个时间点看,从内还是从外看,不同的观察点、不同的时空、不同的立场,看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和认知水平和思维方式有关系,也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获得。不断地增加自己的思维模型,不断的练习多维度思考,才可以避免这个“高效学习悖论”。

所以说,如果可以做到在对是否实用的判断上,去多维思考,或者不去考虑那么多,多学一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对整体的发展是有帮助的。如果只局限于某个角度去做判断,一定是偏颇的。

如果仅仅认为低效可以成长,高效学习不可取,又会让很多人曲解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067《低效学习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