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伤害要用一辈子去修复

经典:《论语》

系统正见:《习 主席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家道传承》《师道人生三》。

发心:做一名基本合格的家庭教育讲师。

正见:正己化人。

感悟:

今天女儿和我视频聊天,说她男朋友回张掖工作的事基本上说定了。女儿瞬间又紧张起来,似乎对将来的婚姻和生活充满了紧张情绪。因为男朋友的妈妈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而女儿却是一个非常内向敏感的人,所以女儿总有一种预感,觉得男朋友的妈妈不喜欢她。因此对未来的婆媳关系充满恐惧。我在电话中开导了很长时间,效果并不明显。

女儿心地善良,但她的性格却并不开朗。敏感、自卑、没有安全感,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有时候别人无意识的举动和语言,都会让她的内心产生很大的波澜。女儿性格的形成与小时候她的成长经历是分不开的。

女儿出生在1995年,那时候正是计划生育最紧的时候,双职工家庭只能要一个孩子,在老一辈的印象中,男孩才是传宗接代的人,因此为了再要一个男孩儿,女儿刚一出生,就被送给了奶奶抚养,直到六岁才跟着我们生活。女儿几个月的时候,我们每次回家看她,本来她笑得很灿烂,但一听见我们叫她的名字,她都会愣一下,然后一脸茫然地盯着我们看很长时间,努力地在记忆中搜寻这两个陌生的面孔。当她脑子里的图像与眼前人对上了号,她才嘿嘿地连哭带笑着伸出手让我们抱。一岁多时,女儿特别胆小,一听说计划生育的人来了,她就悄悄的躲在门后,直到你再三恳求才肯出来。二岁时,女儿对我们更加依赖,每次我们离开她去上班,她都会哭着追我们几条街。有一次我带她去洗澡,刚进入澡堂,一听到澡堂里轰轰的声音,女儿就一边哭一边大声嘶吼着叫奶奶,别人都觉得奇怪,说:这个小姑娘怎么不叫妈妈叫奶奶?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感到非常的心酸,谁能知道女儿小小的身体里藏了多少对外部世界的恐惧和对母爱的渴望。到了女儿该上幼儿园的年龄,因为计划生育太紧,经常三天两头有人去家里搜查,导致女儿不能在本地上学,只好随着老奶奶去宜阳县上学,女儿的幼儿园生活颠沛流离,是在几所学校的东躲西藏中完成了学业。再加上我自己童年经历的阴影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女儿,有时候,女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几乎就是我的翻版。

这段特殊的童年经历给女儿的心灵造成了很大很大的伤害。她内向、敏感、自卑、胆小、多疑,爱钻牛角尖,特别在意别人的看法。骨子里却还拥有强烈的叛逆和任性。这样的性格导致她面临抉择时都会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一旦外界有一点风吹草动,她会像受伤的刺猬一样蜷作一团。这些童年的硬伤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像冰山下的一粒尘沙似的完全看不见,等到她长大了,开始组建家庭和面对纷繁复杂的人生抉择时才会显现出来。

教妇初来,教儿婴孩,孩子一到三岁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段时间,无论谁的爱再浓烈,也比不过父母之爱来得实在。而我却恰恰缺席了女儿的成长,没能给她足够的童年关爱。上周讲宣导课时说: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幸福一生。而幸福的密码藏在哪里?心性,显现为孩子的性格和习惯!如果这些不从小进行调整,长大以后就成为个人命运。影响婚姻和事业走向的,不是文凭房子和车子,而是性格(心性)。所以,一个人在人生不同阶段所遭遇的种种,所无法自我突破的,基本都是童年时形成的。而教育的责任,就是提前排除危机。没有人生来就自卑、孤僻、冷漠、自私、暴躁,这些都是童年教育造成的硬伤,后来又锁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所以,小学、中学、大学,将来谁最幸福?不一定是那个学习最优的,也不一定是那个成绩最差的。是班里那个心性最好的。

确实如此,如今,女儿是心理学硕士,却走不出自己心里的樊篱,作为母亲,除了自责与愧疚,竟那么地无能为力。

教育孩子就像射出的箭泼出的水似的收不回。用心陪伴,好好去爱,否则童年的伤害要用一辈子去修复。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的伤害要用一辈子去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