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号“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摘抄】

原文

6.26 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题解

因白天睡觉而受到孔子批评的宰我、向孔子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没有正面的回答。他认为君子会想方设法救助落难的人,但不会陷自己于危险境地。然后批评宰我问的问题不道德,说君子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注释

1.逝:去救的意思。

2.罔:诬罔,愚弄。

译文

宰我问道:“一个有仁德的人,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位仁人’,他是不是会跟着跳下去呢?”孔子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君子可以到井边设法救人,不让自己陷入井中;可以被人用正当的理由欺骗,但不可以被愚弄。”

【我的感想】

高妙的提出问题来回答问题的背后是思维不同,好佩服。

使劲想想,这里边问的人陷入“非输即赢”的思维,回答的却是拥有“第三选择”的思维。心里感受到“非输即赢”是“小人”思想(要么你跳进去一起死,要么你不跳进去做不成“仁”人),“第三选择”是“君子”思想(“仁”心对自己对他人都要有“仁”,如何做到,没有点知识和能力难啊。)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9月21号“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