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礼为先,有分寸

读《论语》感悟(六十八)

原文: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书中译文: 孔子说:“太恭敬而不以礼节之,可能会徒劳无功;太谨慎而不以礼节之,则会显得一个人畏缩拘谨;太勇猛而不以礼节之,这可能会闯祸;太直率而不以礼节之,可能会显得尖刻。如果居上者能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如果居上者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也不会对人冷漠无情。”

我的感悟

这段话应该是孔子给学生上思想品德课时说的,记录在《论语》“泰伯篇”第2章。

孔子这段话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讲礼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讲领导力。

一.礼的重要性。

1.“恭而无礼则劳”。“恭”是恭敬,“劳”是辛劳、劳苦。与人交往过分恭敬,不以礼节之,虽然热情、虽然善待,但不把握好分寸和尺度,不免让人有被冒犯的感觉,你的恭敬就是徒劳。

例如,和亲戚或朋友一起吃饭,你热情好客,人家吃饱了你还给人盛饭,甚至用自己的筷子给人夹菜,这就是恭而无礼,让对方觉得难堪、难以接受,你这不是过了吗?白白消耗卡路里,“热脸贴上冷屁股”。

2.“慎而无礼则葸”。“慎”是谨慎;“葸”是拘谨、畏惧的样子。做事谨慎没错,但谨慎过头了,没有以礼来指导,就会畏首畏尾、缩手缩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不敢表达、不敢发声。

比如,听完别人的课,人家诚心诚意请你提意见,你光说优点不提缺点,看似老好人,实则不诚、自私,怕得罪于人,一点儿也不可爱。

3.“勇而无礼则乱”,勇敢,但没边界,缺乏礼的约束,闷头乱闯,放纵、斗狠,做事会越帮越忙,越添越乱,甚至闯祸。如张飞、李逵等。当然孔子的学生子路有时也会勇而无礼而添乱,孔子不少批评他。

4.“直而无礼则绞”,“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一个人过于直,又不懂礼仪,认知水平就比较低,就容易变得尖酸刻薄。

有些人与人交流,不注意场合,不察言观色,乱说乱动,甚至对病人说话也不忌讳,伤了别人还标榜自己“直”,其实就是无礼和缺乏修养的表现。在生活中,如果再碰到有人说“我这个人说话有点直”,我们就知道了他准备伤害人,我们就可以平静地告诉他:你停停,想好了再说。当然,我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想直言时要停停,想好了再说。

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以礼待人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所以,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用以上四个方面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过,都要用“礼”节制和规范自己的言行。这也应该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吧。

二.孔子讲领导力。

1.“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笃”,厚待、真诚。

孔子宣扬礼,培养君子,鼓励弟子积极“入仕”,承担更大更多的责任。有些弟子本身就是贵族,正在执政。所以,他在这里奉劝弟子,当了官,要关心、厚待家人、亲属、下属,会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老百姓就会效仿,也会善待身边的人,崇尚“仁爱”之风,形成一个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氛围。

2.“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故旧”,故交,老朋友;“遗”是遗弃;“偷”,是淡薄、冷漠无情。这句话是说,居上位的君子如果能与老朋友、老故交继续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因自己地位地提升而忘记他们,手下的老百姓也不会六亲不认、薄情寡义、冷酷无情。

总之,我从孔子这段话里学到了四个字:以礼待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文明有礼的人,语言文明,态度谦恭,仪表端庄,重情重义,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当然,不是谁天生就懂礼。这需要我们去观察、学习、思考、践行。

饱满和谐的吉娃娃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人交,礼为先,有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