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师说》 韩愈
上篇文章谈到了对待知识和建议的态度,现在我们来聊一聊学习的态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一个想要求取进步的人,都应该抱持终身学习的态度,活到老,学到老。
在学习东西的时候,第一个原则是对事不对人。
《师说》中批判过的一种观点是,“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意思是咱俩岁数差不多,又是同行。若是想你请教,我比你地位高的话就很丢人,我比你地位低,就显得阿谀奉承。实际上不懂装懂才最丢人,懂装不懂才是最大的阿谀奉承。像《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和珅演的王刚,就总在皇上面前懂装不懂。实际上知识本身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三人行必有我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在求知的时候,我们要先学会放下自己的身段,向别人请教的时候就不要考虑年龄、社会地位、从事行业的差别,海纳百川,方能成其大。
第二点是要明白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求知的道路是没有尽头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小波先生说过,“智慧本身就是好的,有一天我们都会死去,追求智慧的道路还会有人在走着。死掉以后的事我看不到。但在我活着的时候,想到这件事,心里就高兴。”在当今的世代,人类的知识总量一直在指数级增长,我们可能终其一生,所获取的知识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当然我们也无需悲观,能够用手中有限的知识和技能,照顾好自己所爱的人,对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就已然无愧此生。“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弄清楚对自己最重要的是什么,选择一条正确的探索道路尤为重要。
每一个拥有旺盛求知欲的朋友,就像是一个口渴的人在沙漠里行走。我们向别人请教的过程,就像口渴的人在找水的过程。
有个看上去深不可测的大侠模样的人,骑着高头大马路过,扔给你一袋金子,金子虽然很宝贵,但是不能用来喝。这就像一些比我们层次高很多的人,教给我们一些很高深的知识和见解,我们听到了以后,当下并不能够很好地吸收运用,甚至完全无法理解,但也不代表这种知识就毫无用处。我们应该对这些知识反复加以审验,“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并在实践中加深理解,“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有一天,我们背着沉重的金子,坚持到了绿洲中的集市里,那些本来无用的金子,就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作用了。
有个巫师打扮的老头子,坐在驴背上,抽着烟斗,笑着指给你远处的绿洲,然后飘然而去。你咬紧牙关,脚底磨破了皮才走到了巫师指的地方,却发现绿洲的景色骤然消失,原来只是一片海市蜃楼。这就像当今层出不穷的所谓“大师”和“人生导师”们宣扬的一些看似有用的知识。求知的道路没有捷径,这世上也从来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又来了一个武士装扮的大汉,满脸横肉,凶神恶煞的样子。看到我们,不屑地扬了扬眉毛,吐了一口浓痰在地上,丢了一瓶混着沙子的浑水给你,然后扬长而去。虽然混着沙子的水不好喝,但好歹能救命,咱们捂着鼻子也得喝了它,才能更好地继续上路。这就像那些恃才倨傲,态度蛮横,但是又有真本事值得你学习的人,我们就把姿态放低一点,师夷长技以制夷。
这次走来的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夫子,从骆驼上翻身下来,笑眯眯地从骆驼身上驮着的桶里给了你盛了一大碗蜂蜜水,“这孩子咋都渴成这德性了,快快快,多喝点”。这就是我们生命中遇到的那些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好老师。遇到这样的老师一定要珍惜,你怀着感恩的心干了这碗蜂蜜水,暗暗下定决心,走出去以后一定要植树造林,善待他人,让地球多一些绿意,让世界多一些善意。
最后来了一个痞子,当着你的面拉了一泡屎,然后抓起来甩在你脸上,很快啊,你没有闪,说年轻人不讲武德。这就是生活中那些浑身负能量,到处宣扬扭曲的价值观,肆意攻击有不同意见者的孙子王八蛋。子曾经曰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遇到这样的痞子,我们坚决不能吃屎,还要冲上去揍丫一顿,不把屎打出来涂回他脸上不算完。
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炼狱,从来富贵入凡尘。
—— 《增广贤文》
珍惜在沙漠中的这段旅程,保护好自己的求知欲,总有一天当你站在山顶回头看时,你所经历过的所有艰难困苦,原来都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