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4

规模化定制能力,是BI之战的制胜关键


​商业智能(BI),核心在于对数据的敏捷式、可视化探索分析。具体到技术环节,包括数据仓库、ETL、OLAP、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这几个方面。

大体上来看,BI可分为传统BI和敏捷BI。传统BI在数据仓库、ETL、OLAP这几个方面的性能很强,但这类产品的致命缺点是分析模式比较固定,改动起来很困难,比较笨重,Cognos、SAP、Oracle、Teradata、MicroStrategy属于这一类。需要澄清的是,传统BI虽然日渐式微,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其数据处理性能还是很强的,针对业务形态相对成熟稳定的大型企业,还是有很多在继续用这类BI产品。

另一类,就是现在讲的比较多的香饽饽——敏捷BI,现在的创业公司,基本都是做的敏捷BI,国外有Tableau、QlikView、PowerBI,国内有帆软、永洪科技等。敏捷BI产品最大的特点是轻量化,可以方便的改变分析指标和模型,隐去技术实现的细节,让业务人员可以自助化的进行数据分析。在数据来源方面,敏捷BI产品往往在数据接口方面做比较多的工作,可以接入各种类型的数据,不仅接入企业内部数据,还可以兼容外部数据。

分析的便捷性、可视化,是敏捷BI最直观的特点。但是,通过降低数据分析门槛,将分析的权利交还给业务人员,最大的好处是增加了从数据中发现业务规律的可能性。业务人员、管理人员是最懂企业实际经营情况的,技术人员往往不懂业务。而数据的价值,是支撑业务和管理需求。

现在的敏捷BI产品,往往可视化效果很炫酷,但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由于不像传统BI产品那样跟数据库、数据平台结合那么紧密,往往数据处理性能比较受限制,数据量太大的情况下容易吃不消;另一个是,在炫酷的外表下,业务分析的深度往往不够,在数据中发现的价值有限。

基于上面的分析,未来BI将往哪里走呢?我想应该向数据的两端进行发力:

一方面,往数据端发力,通过更深度的介入数据库、数据仓库、数据平台,提升数据处理性能。再加上目前流式数据处理架构,增强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尤其5G时代,从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端传来的数据,对实时处理要求更高。从这个角度来看,BI平台将逐渐具备目前大数据平台的能力。也许,BI平台、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台这些,会“长得越来越像”。

另一方面,向业务端发力。数据分析的核心在于从数据中发现业务规律,支撑业务决策和管理需求。而深入到业务方面,行业属性很强,企业之间的差别也比较大,很难一个平台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那是不是又要走回定制化的老路呢?

肯定不是的。标准化产品与低成本定制化,是未来BI厂商竞争力的关键。功能模块化,松耦合,是实现产品标准化和规模定制化的关键。BI企业可以研发很多标准化的功能模块,这些模块可以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快速实现高度定制化的方案,这就是低成本的规模化,有点类似电商领域提的大规模定制化(C2B)的概念。

要实现规模化定制,除了BI厂商本身要有很强的技术产品能力外,云化和生态化是另外两个关键要素。

行业千差万别,BI厂商几乎不可能单凭一己之力就能深入各行各业的业务场景,深入理解其业务需求。只有客户才是最了解自己的。而敏捷BI本身的自助式、业务化属性,又给了客户充分的发挥空间,让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进行数据分析。BI厂商需要做的,就是提供便捷易用的辅助工具,并及时将用户创造出来的各个优秀分析模式进行优化和模板化。比如某个银行通过BI平台分析其业务数据,针对风控场景,探索出一套有用的分析思路和模型,知道针对银行风控场景,哪些指标是有用的,这些指标应该怎么结合起来分析,通过什么模型来反映银行风控的内部逻辑,怎样设置预警指标等。BI厂商及时将这些“群众智慧”进行固化,制作成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数据分析模板。其他类似的客户,就可以借鉴这类模板,来方便的进行数据分析。用户选择一个BI平台,不仅仅是需要一个数据分析工具,更想知道要通过怎样的分析方法和路径,来从数据中挖掘出业务信息。

目前BI产品还多是本地化部署,但云化部署是大势所趋,只是需要进一步做好客户数据保护。BI云化之后,通过云端探针,可以收集用户使用的一些数据,比如在金融领域,客户都最喜欢用什么功能。一个功能被调用1万次和被调用100次,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这样,就实现了以数据驱动的产品开发,开发出的功能模块才更符合客户期待。

任何时候,更快、更低成本,开发出更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都是市场竞争的不二法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