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一本书

每一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自己的一套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找出这幅骨架。

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裹着肌肉,可以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w的外衣或撕去它的皮肤,才能够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副骨架,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透视眼来看待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这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一般来说,作者会协助我们做找骨架这件事。目录,就是作者作出的努力,是他的自我总结,作为主动阅读者,我们要有自己的总结。下面我就以最近读过的《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为例,说明这一点。

在这本书的目录页,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整理的文章脉络。

第一层,三个部分:做事的技巧、为人的艺术、成就最好的自己;第二层,九项能力:表现力、执行力、专注力、社交力、领导力、共情力、认知力、精进力、钝挫力;第三层,各项能力的定义和提升方法若干项。这就是这本书的骨架,将文章支撑起来,然后作者在每项能力下针对它的概念和提升方法进行展开,或者举例,或者引用,或者推理。

这是作者的目录,那么我们认为他这样有道理吗?如果是我们自己要如何来架构呢?首先,我很明显看出重点是九项能力,那这九项能力之间是什么关系?并列关系还是渐进关系?很明显作者认为它们是并列,交换位置不影响整体,每一部分都可以独立拿出来读。那是不是可以这样调整,形成一种递进关系呢?成为一种结构更紧密的关系。

所以我作出了调整,将九项能力,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内在的修炼,它们是认知力、精进力、钝挫力、专注力、执行力;一种是和外界交流应对时的能力,表现力、领导力、共情力‘、社交力。这样调整的原因是每项竞争力都不是独立存在的,相互影响,没有硬核的内在,哪里有外在的笃定?

举了这个例子,一方面是为了实践《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所说的主动阅读,另外一方面也是证明了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正如书中所说:我注六经,不如六经注我,让书为我们所用,而不是我们成为了书的奴隶。

你可能感兴趣的:(透视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