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竞争力——从董明珠和雷军打赌说起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视“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仪式上,小米手机公司的创始人雷军先生和格力电器公司的CEO董明珠女士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打了一个十亿人民币的赌。前者表示当时年收入不足百亿的小米公司能够在五年内超过当时年收入已经过千亿的格力电器公司。后者当然不信,于是有了这场豪赌,这下面就是从得到吴军老师的文章学习下这两家公司的商业逻辑。

从表面上看,这是两家企业负责人之间相互赌气,雷军作为一个新行业里的晚辈,言语中对家电行业的老前辈颇有不敬,后者自然要还以颜色。但是,在这场豪赌的背后,则是反映出彼此都不认可对方对智能时代商业模式的看法

小米当时只是一家手机制造公司,销售额只有300亿元出头,而且严格说起来,那些销售额是预售的收款,真正意义上的销售要到半年后才完成,当时格力的销售额大约是小米的四倍,为1200亿则元左右。

董明珠的底气是可以理解的,可以概括为四点:

1. 在她看来,雷军和小米是消费电子行业的新手,不知水的深浅。董明珠理解的小米不过是一家手机厂商,和比它更早一步进入这个行业的联想等公司没有什么区别。在产品上,它甚至不如更晚进入手机市场的华为。这种做消费电子产品的厂家利润有多薄,变化速度有多快,行业里的老兵认为因此要躲过里面的坑,雷军当然不如董明珠。

2. 小米似乎没有核心技术。和华为自己能生产手机处理器不同,小米主要的元器件完全要从高通和东芝等厂家购买。至于智能手机的核心——操作系统,小米用的是Google的安卓。按照她以及我们今天很多人一直强调“要掌握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的想法,这样的企业不过是一个没有核心技术的中国制造企业,最终未来免不了陷入以打价格战为主的低层次竞争中。因此国内会有很多企业挤压。

3. 在做事方法上,董明珠也看不上小米。公司还没有挣钱,很多员工在账面上就是千万富翁了,这还怎么可能踏实地做事情。当初又曝出小米手机的质量不太好,时不时死机,董明珠认为这是不踏实的表现。

4. 相比小米,格力就硬气很多,它在空调等领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及大量的专利。正因为自己有核心技术,因此当时格力在全世界空调等家电领域的市场份额是在不断扩大的。而在做事上,格力非常踏实,以产品质量著称。因此格力相信,格力如果进入了手机市场,一定能以质量取胜。

有这么几条理由,董明珠自然不会把那个靠拼拼凑凑“炒概念”的三无公司小米放在眼里。这“三无”是无核心技术、无生产线、无元器件制造。在争论小米和格力哪一家更有前途这个话题时,董明珠问了雷军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生产工厂,小米还能有销售吗?显然,在董明珠看来,一家没有实体制造,元器件都是从外面购买的企业很难长期发展。因此,有深厚的技术沉淀的格力,是不可能被小米超越的。

很快5年过去了,小米的2018年财报显示:公司全年收入1749亿元,同比增长52.6%;而格力电器的营业收入是1981.2亿元,同比增长33.61%。看起来格力是赢了。但是小米的增长是很迅速的,其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人民币,仅用了七年时间。

为什么小米的成长那么快呢?原因很简单,主要有这样三个:

首先,这是两家不同时代的公司,旧时代的公司很难和新时代的竞争,小米掌握了工业革命的范式,就是“原有产业+大数据=新产业”。

小米从一开始就没有把自己定位在制造型企业,它卖手机并非满足于挣硬件的利润,而在于获得用户,这一点它和格力的思路完全不同。小米是通过对于用户的经营,从每一个用户身上获得长期的收益。这样原来单纯靠挣微薄利润的手机产业,在小米手里,就成为了一个聚集用户,长期赚取用户价值的新产业。

其次,小米认识到在未来最有价值的资源是数据,这一点它比国内所有的手机厂商做得都好。靠着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小米才做到了在智能家居方面让用户感觉很贴心。逐渐地,小米从一家手机制造公司,变成了IoT厂商。相比之下,格力则是一家捧着金饭碗在要饭的企业。格力其实通过空调、冰箱等产品,占领了世界上很多家庭的IT入口,这其实是比黄金更宝贵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它原本可以比小米更快地进入IoT市场。遗憾地是,它无视这些资源的重要性,白白丧失了很多机会,而把关注点放在了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后来格力又宣布做半导体,这其实又是一步错棋。

最后,就要讲讲今天最重要的结论了,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不要以为自己有了核心技术就有核心竞争力,别人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今天,那种凡事都由自己来做,想把所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想法,在信息时代之后就完全要不得了。按照董明珠的逻辑,小米应该掌握手机领域最核心的技术,比如处理器芯片和操作系统,苹果就是这么做的,华为也是掌握了芯片技术的。

但是,其实这种自己想控制一切,万事不求人的想法是农耕文明的想法,今天十分要不得。因为你即使做了一个芯片,通常也是二三流的,做了一个操作系统,恐怕都不入流。对于小米这样的创新公司,重要的是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而不是连芯片都自己做。苹果公司过去自己设计计算的芯片,Mac机的市场占有率最后连5%都不到。今天苹果使用英特尔的芯片,反而获得了10%的市场。

大家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产品做成一流,而不是在自己的产品中,使用一堆自己制造的二流、三流甚至不入流的部件。

讲回到个人,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不是看到这个时代什么热门,自己就要挤进去搞,而是要发挥自己的特长,尽可能利用别人的东西,而不是自己做所有的东西。在一个单位里,善于找别人帮忙的人提升最快,而那些不管是什么原因,什么事情都要自己从头做的人,即便是老黄牛,业绩也好不了。

有一次几个企业家和我辩论,说自己如果不会做,别人会不告诉我,企业要是不自己做,美国人就会卡我们的脖子。我讲,如果别人不告诉你,说明你要么情商太低,不善于沟通,要么不善于通过交换利益调动资源。不论是哪一种,在职场上都混不出头。其它公司卡你的脖子,说明你的公司没有提供什么价值,市场没有认可你。如果你像小米似的,在市场上得到认可,那些元器件供应商巴不得你多买点它们的产品呢!

在未来时代,真正的竞争力恰恰是你不需要拥有所谓的核心技术,而要有整合资源、把事情做好的能力。

感悟通过两代企业家的一个著名“赌局”让我从中体会到“思维”和“趋势”对一个人取得成就的重要性。

第一、思维。从董女士和雷先生各自经营企业的思维中不难看出诸多差别:建设优秀制造企业还是打造信息时代的生态平台;资源为我所有还是资源为我所用;把用户大数据弃之不用还是把其作为企业运营的核心动力等,正是这种不同时代条件下的做事思维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趋势。无论自己有多强,都无法对抗趋势。移动互联网、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的飞速发展和运用是这个时代的趋势,乘势而上可以让一家创业公司迅速完成甚至传统企业可能需要很多年才能完成的用户数据积累,传统企业必须拥抱趋势,才能让自己的优势发挥更大的价值。

第三、不同纬度、不同时代得竞争于企业,无论如何,不断学习、保持与世界的同步,跟新自己脑袋里的见识和思想,才是未来的竞争力.

AMAZON 印刷农民老杨

2019年12月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核心竞争力——从董明珠和雷军打赌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