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支用生活场景写出的悼亡词告诉我们,平平淡淡才是真

这支用生活场景写出的悼亡词告诉我们,平平淡淡才是真

北宋著名词作家贺铸万年辞官在苏州养老,过了两年,他的妻子赵氏亡故,给他本来就闲愁太多的心头,增添了很多阴霾。这次他没有借莲花喻志的闲心,也没有了拿梅雨比愁的雅致,就是回忆自己与妻子生活的一些琐碎画面,用平淡的话语叙述出来,填就了这支被人称颂千年的《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自唐代白居易在苏州任职时大力修建了山塘地区,虎丘到阊门一代成为繁华的商业区。阊门也就成为了当时苏州最繁华的地方,人们平时逛街也都去阊门那里。

想想上次出门逛街,还是和妻子相依相偎,时过境迁,现在逛街的就自己只身一人。想当年时两个人一起到苏州居住,可是一个人先入祖坟,归途终究不同时。就像龙门那颗梧桐树,在那个秋天,半生半死,只发悲音;又像那头上毛发尽白的鸳鸯失去伴侣,只能单宿单飞。

人生短暂,就像草叶上的露珠,转眼即逝。词人思念亡妻,在居室和妻子坟前不断徘徊。晚上睡觉的时间,再也听不到妻子嘘寒问暖的话语,倍显孤寂。透过窗户传来风声雨声流水声,睡不着觉的词人再次想起亡妻夜里挑灯为自己缝补衣服的画面,斯人已去,谁还能和自己重温那温馨的家庭生活呢?

晚年丧妻的词人,已经放下了仕途不如意的惆怅,忘记了题诗赋词潇洒,心中只剩下对亡妻的眷恋。此时,他自己咏唱的不再是他那名满天下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而是一遍遍问天问地问自己的“谁复挑灯夜补衣”?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支用生活场景写出的悼亡词告诉我们,平平淡淡才是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