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的时候,请一直“跳舞”

坚持每日阅读英语原版书已经有三个多月了,到目前已经完完整整地读完了三本。在此之前我已经尝试过阅读原版书籍,但是拖延症、惧怕大段大段地读英语等原因我没有坚持下来。今年疫情的原因在家里多待了一个月,那段时间静下来想了好多,也开始尝试地逼自己去做一些“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大半年下来惊喜地发现,这些困难其实没有那么难。当你有了勇气、决心和自律,这些障碍只是一座座小山丘,跨过之后你又会发现,还有更高的山等着你,这个时候,请记住:别回头。

周杰伦有句歌词“这世界太拥挤,太多人有秘密”。每天走在纷纷扰扰的大街上,望着路上的车水马龙、闹市的摩肩接踵,每个人都会感叹生活的不易,因为我们都是普通人,被这个社会支配,光鲜亮丽的背后都有难以言说的忧愁。在这个快速、高压的环境下,我们挣扎着、机械地活着。很多时候我会怀念小时候在乡下的日子,那会的文明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乡间田野、山间河流都是我的游乐场,脸上洋溢的幸福、嘴角泛起的微笑是内心最真实的代言。长大后,上了学,我的个性开始向内发展,于是,开始恐惧社交,也从没真诚地和自己对过话。和朋友、陌生人待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会本能地把自己放摆在一个弱势的地位,别人的什么都是好的,自卑、胆怯都是我的标识。这也是我没有谈过恋爱的一个因素,也是最致命的一个。

在大学我尝试过好多寻找自信的途径:学吉他、学唱歌、入社团,可是……都无终而果,我,还是我,自己想着都上火。好吧,那研究生见,继续探索。于是,晚会舞台上、街头的某个角落里偶尔会见到我的影子,嗯,开始奏效了,但,长征路才只踏出第一步。后来,捡起英语,我开始尝试自律,图使馆也去过,深夜的自习室也趴过,英语角也会响起我的只言片语,早晨实验室的角落里有我小心翼翼读出来的英语(怕被别人听到嘲笑我),在别人都以为我三分钟热度的时候,我,坚持了下来,嗯,差不多四年。

时间线终于拉到了现在。其实这个年纪挺尴尬的,同龄人结婚的结婚、生孩子的生孩子,而我还像一个“剩斗士”继续挣扎着,经常收到来自家人的“忠告”。活着真难,可是20几年前,这个世界既然接纳了我,那我就要勇敢地走下去。这个月是我工作后的两年,我从一个职场菜鸟(rookie)成为了一位社会新司机。两年内,我改变了好多,有一大部分是今年疫情后发生的。这场人类的灾难让整个世界都慢了下来,我们也有了时间去思考。三月份左右,我读了why we sleep,从那以后,我开始按照作者的建议,每天保证7到8个小时的睡眠。具体做法是早上6点起床,晚上10-10:30睡觉,除过上班,剩余的时间我用来阅读或者看原版脱口秀。一个月后,我尝到了这个作息的甜处,脸上痘痘少了,工作效率高了,而我更看中的是,英语阅读有了质的提升。

我经常对别人说,英语让我真正地找到了自信,仔细一想,是的。为了学好它,我知道了跳出“舒适区”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人终究不能做一条咸鱼。我的经验告诉我,不自信的绝大部分贡献因素是:我们太想待在自己的“舒适区”,这个区域有不同的定义。比如,一个人有社交恐惧症,和陌生人在一起的时候总会不自然地往后缩(心理的和身体的),此时,他身后的那一片区域就是“舒适区”。再比如,看阅读有深度的英语文章时,在看不懂的情况下,好多人就会放弃,把书丢在一边,放书的区域又是另一个“舒适区”。不自信的另一个贡献力量是:那些不自信的人从没有在意过自己的情感,说白了,就是从没把自己当过一回事,其实,这也是一个“舒适区”。而在修炼英语的路上,我一次次地跳出这些禁区,现在全身上下焕发出了自信的光芒。但,自负不等于自信,谦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毕竟,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我找到自信的方式是英语,这也是最适合我的,因为它激发出了我的深度思考。而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对于别人来说,这个工具可能是吉他、运动。而在找到你自己的途径之前,请别停止脚步。就像村上春树说的:迷茫的时候,请一直“跳舞”,别停。你要,我也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迷茫的时候,请一直“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