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价值“三省”

“三省”的由来

我今年应该中年危机了,虚岁。到了这个年纪就会很想表达,想找人抱团取暖,类似于国外那种戒烟戒酒互助会,中年危机互助会,像我们也会有产品经理社区、技术社区、质量社区,也是互助会,一样的。

感觉现在这样的外部环境下,大家的精神状态都不太正常,俺也一样。为了让自己积极快乐一些,我近期集中看了很多喜剧类的作品,有一个内容还挺触动我的,在这儿分享给大家。其实不管是脱口秀也好还是短剧也好,都需要编剧这个角色,他们的任务就是生产出观众喜欢的作品。

有个喜剧天才叫鑫仔,他在思考喜剧创作时说:“吾日三省吾身,你那玩意儿合理吗?你那玩意儿好笑吗?你那玩意儿观众Care吗?”——对这问题的反复思考,促使他写出令观众喜欢的作品,这三省可称之为喜剧编剧的自我修养。

电影《喜剧之王》剧照

产品价值“三省”什么

同理,思考产品也可以有三省:

  1. 你的产品用户需要吗?
  2. 你的产品用户觉得好用吗?
  3. 你的产品让用户心动吗?

我们看到这些问题都是围绕用户出发的。在日常中,确实会见到大家不知道用户是谁的情况,比如给老系统想当然的加功能,又或者业务流程过长,拆分给不同团队做了,每个团队都只关注自己眼下的那一部分,自始至终都不知道业务全貌是什么样。所以这“三省”的前提条件是,知道用户是谁。因为只有知道用户是谁,才能围绕着用户需求做文章。

“一省”:你的产品用户需要吗?

不得不说,产品经理偶尔确实会接到一些拍脑袋需求,或者伪需求。我们对此的态度是比较Open的,说不准用户就可以被引导成功呢,假如时间倒回20年前,谁能想到站在路边招手打不到车呢?有时用户习惯确实可以培养。但另一些时候,用户习惯并不能被伪需求培养。比如我以前收到过一个智能水杯,它会监测每日饮水量,提醒你按时喝水。我尝试使用了一下就在柜子里吃灰。像喝水这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事儿,就不太需要一个什么刻意的软件来提醒和监控。

还有上个月,我们在讨论智能车的充电场景,有个伙伴不是电车车主,她从能源的合理分配角度考虑,觉得可以把我电车剩余的电量共享给其他电车车主,这样就形成一个电量交易的场景。然后有人问个问题把大家逗乐了,他说:“姐,你有电量焦虑么?我电车电量低于60%,那都不想开空调了呀。” 类似这种就是用户并不需要的需求,就是伪需求。

在过程中也有真实的电车车主提出的想法,比如当开到一个地方,能快速获取附近的充电点位信息和周围的生活信息推荐,这样他就可以一边充电一边做点别的事儿。这就是用户真正需要的功能。那些对用户有价值的需求,真知灼见的用户洞察,只能从真实用户那里获得。

地面充电提示

“二省”:你的产品用户觉得好用吗?

所谓好用,就是使用时不能让人出戏,避免用户体验中断,抛出灵魂三问:我是谁,我打哪儿来,要到哪儿去?

之前见过一个电商下单的场景,上线后收到很多用户投诉,抱怨下单功能不好用。接到问题后团队尝试复现,觉得流程没毛病啊,从头到尾都很顺利。仔细研究了一下用户的投诉内容,发现是由于下单前的信息确认页面和下单成功的信息展示页面很像,造成了用户的误解,以为下单成功了,其实并没有进一步确认,而页面也没有醒目的进度提示,这就是用户认为功能不好用的原因。那为什么我们自己没发现呢,因为这个过程团队都很熟悉,完全就机械记忆直接进入下一步了。所以当我们讨论产品好用不好用时,一定要是从用户视角出发,用户觉得好用,才是真的好用。

“三省”:你的产品让用户心动吗?

所谓心动,就是 “我正好需要,你正好提供”,在对的时间提供对的功能。举个我们自己产品的例子,BeeArt是一款针对数字化产品的线上可视化协作工具,这个工具始于疫情初期,是我们用做线上工作坊协作的。当一些人聚在线上协作时,就会很希望会议是高效的,最好能跟线下产出相同的效果。每次协作时都要手动计时,比较麻烦,大家都觉得如果有个计时器就好了。突然某天发现BeeArt上线了计时器功能,这时候作为用户的我就怦然心动了。用的时候也在想,好,真好,咋这么好呢,感谢产品经理的理解。相信大家在日常使用各种产品的时候,也会遇到这种心动时刻,一款好的产品就是善于创造让用户心动的瞬间,从而对产品念念不忘。

以上就是产品价值“三省”,用户需要、觉得好用、为之心动,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打造出超棒的产品,获得美好的体验。

把生活过成喜剧

如开头所说,在尝试自我洗脑的过程中,我做了一些学习,发现喜剧跟生活本身很像。

比如——“喜剧通常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在不具备许多获胜必备的技能和工具的情况下,与无法克服的困难作斗争,且从不放弃希望。” —— 这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我们经常要资源没有,要时间没有,要支持没有,要啥没啥,只有自己,但仍心存希望。

比如——“喜剧的底层逻辑是错误,你在追求不属于你的东西。” 我们似乎永远求而不得,又心心念念,才形成执念,永恒的BE美学对吧。就像追求绝对正确的需求也一样,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你在抽象建模,尝试解读并在还原世界运行的逻辑,“给的不是我要的”才是常态,一拍即合那是变态。

再比如——“喜剧演员在生活中往往沉静,甚至社恐。” 有的人是为了某个瞬间而活的。那些想说的话,想做的事,都可以寄情于景,这是创作者独有的浪漫。聚光灯下最美好的瞬间,它只发生一次,被理解或被误解,都没关系,时间都会定格在这一刻。然后在某个灰心的日常,你想起那时,或许有了新的感悟,没有也没关系,它都赋予你继续下去的勇气。

当你站在光下,知道美好只在一瞬,就不会陷于幻象。

当你隐入阴霾,想起某个治愈瞬间,就不会难以为继。

这段试图让自己快乐的时间,我get到的一个点是,人的自我洗脑真挺管用。或者也可以这么说,人的精神可以具有无穷的力量。总之,在学习过后发现,我并不喜欢引人发笑,只是单纯喜欢快乐。那就把生活过成喜剧,每过一天,都去发现新的惊喜吧。

快乐至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产品价值“三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