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考:智猪博弈(制定战略)

主题:智猪博弈

应用场景:以“智猪博弈”体现结构影响行为,体现结构设计的优势,从结构层面介入是比行为层面的干预更有效,更少成本。

这个概念属于“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以一个博弈论故事,引入结构的体验,举例以培训行业为主,尚未扩写。 最后引发企业主思考,自己企业或业务的结构设计是否达成了自己所期望的。 

案例引言:一个好的制度可以约束坏人;一个坏的制度呢可以使好人变坏。

隐喻故事:智猪博弈就可以说明这一句话的道理。假设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很长,一头有踏板,另一头是饲料的出口和食槽。猪每踩一下踏板,另一边就会有相当于10份的猪食进槽,但是踩踏板以后跑到食槽所需要付出的“劳动”,加起来要消耗相当于2份的猪食。

制衡条件:问题是踏板和食槽分置笼子的两端,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踩踏板的猪付出劳动跑到食槽的时候,坐享其成的另一头猪早已吃了不少。

利益得失(结构):如果两只猪同时踩踏板,同时跑向食槽,大猪吃进7份,得益5份,小猪吃进3份,实得1份;如果大猪踩踏板后跑向食槽,这时小猪抢先,吃进4份,实得4份,大猪吃进6份,付出2份,得益4份;如果大猪等待,小猪踩踏板,大猪先吃,吃进9份,得益9份,小猪吃进1份,但是付出了2份,实得-1份;如果双方都懒得动,所得都是0。

取舍选择(行为):小猪踩踏板只能吃到1份,不踩踏板反而能吃上4份。对小猪而言,无论大猪是否踩动踏板,小猪将选择“搭便车”策略,也就是舒舒服服地等在食槽边,这是最好的选择。由于小猪有“等待”这个优势策略,大猪只剩下了两个选择:等待,一份也得不到;踩踏板得到4份。所以“等待”就变成了大猪的劣势策略,当大猪知道小猪是不会去踩动踏板的,自己亲自去踩踏板总比不踩强吧,只好为一点残羹不知疲倦地奔忙于踏板和食槽之间。

剧本换一换(举例):

第一种场景,行业同领域中,大企业就好比大猪,中小企业就好比是小猪。控制按钮可以比作技术创新,可以给企业带来收益。大企业资金雄厚,生产力大,有更多的能力进行技术创新,推出新产品后可以迅速占领市场获得高额利润。而小企业的最优选择就是等待,等大企业技术创新后,跟在大企业后,抢占市场份额,从这种创新中获得利益。然而,如果小企业发动变革,需要向市场投放的资源和他本身拥有相比的资金是巨大的,团队规模小,资源较少费力较大。一旦做到有起色,大企业迅速跟上,强大的资金直接就可以将小企业孵化的市场全部接盘。因此小企业会认为做这样的牺牲是不值得的。

在第二种场景,公司内部,员工和企业也是一个“智猪博弈”过程,员工是大猪,员工有两种选择,努力工作或者消磨时间。如果员工努力工作那么企业和员工都受益,如果员工敷衍工作,拿多少工资干多少活,那么最终会被企业辞退。员工只有行动才会受益,不行动则不受益或者受损。而企业也会有这样两种选择:物资奖励,也可以选择说教等待,物资奖励企业必先拿出部分资金作为奖励品,显然收益为负,而等待则不受损,即使辞退员工也可以有人填补空缺,让员工有危机感反而会促进员工的积极性。所以聪明的员工会选择努力工作引起领导注意而得到加薪。

引申应用:

社会地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博弈论的崛起,不仅让人看到方法论引入经济学的研究已经成为趋势,而且更让人看到博弈论应用的超经济意义。为什么有些国家、团队和个人可以和平解决冲突而另一些国家却不断引发冲突的困扰。智猪博弈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多劳不一定多得的结构,策略性等待也是一种智慧。

政策改革,如果一个制度并不是好制度,那么会有人试图推翻,。任何制度的改革都有成本,可能需要流血流汗,会有代价需要付出,甚至东奔西走,摇旗呐喊,失去生命。而政策改革的代价可能是牺牲了起来变革的那部分人,小猪扛不住,会被动等待改革。所以成功的改革通常需要大猪来推动,小猪是缺乏动力的被动者。

切身之痛:培训行业的大猪是拥有版权产品以内容为王的企业,因为他们拥有核心内容因此交付价值的部分收益很高。大猪还有可能是体量很大的庞大全人力资源服务流程的企业,因为围绕人力资源的核心能力提供全流程服务因此客户群体庞大,即使内容不是自产,也因为有庞大的客户群体而产生较高的营收,可从多个维度来影响和观察用户企业。在培训行业的小猪就是既没有庞大体量客户群体,同时也不是以产品为王的企业,可能由3-5人甚至十人左右以信息化不均衡的行业宏利为生。因此本身利薄,业务量以价格或者个体的客户关系为依存的在大企业之间生存。由于利润始终不足,仅够温饱,因此如果要小企业发起产品变革,学习形式变革,影响客户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从而让自己活得利益,可能需要投入的资金资源会是自己体量的几倍乃至几十倍以上。通常还没有熬到三五个月市场有所反应,自身团队就已经因为资金链的匮乏而产生团队内部的质疑,客户服务体验的挑战,现金流等各种问题。背腹受敌,就如政策改革一样,所有的改变都需要有代价付出和成本投入。因此从小企业来看,这样的结构下,唯有被动等待是保存体力,让大企业去阻挡领跑的风险而自己可以在其身后减少阻力。为了呈现服务和品牌的差异化,小企业会用小成本投资做局部修改甚至模仿。因为小企业的客户群体小,因此受到可以迭代的内容以及速度也会较弱,市场敏感程度也会相对较单一或末端。因为竞争并非很激励,想让猪们踩踏板的

启发反思:如果创新和内容品质是行业追求可持续发展并对企业助力为目标的话,那么显然希望更多企业愿意去“踩踏板”,才会更好地促进这个目的的达成。那么显然现在游戏规则的设计是失败的。那么我们换个视角来看,这个博弈中有两个元素(食材投放量,踏板距离),采用“增量”的方法,增量为原来的一倍,那么大猪小猪都会竞相去踩踏板,谁希望变革谁想吃谁就会去踩踏板,因为即使小猪,那么也不会血本无归,这个很像一个新鲜市场空间还很大的情况下,用户资源相当丰富的环境下,大小猪都会去踩的状况。反正对方不会一次把事物吃完。而竞争意识并不是很强。对于增量的规则设计者来说,这样的规则设计成本相当高。

 那么,采用“减量缩短踏板距离”的方法,投食仅为原来的一般,同时将投食口和踏板位置缩短放置附近。结果这个时候大猪小猪拼命踩踏板,这个时候会比速度和效率,等待着不得食,而效率高者多劳而获得更丰富的事物,每次的收获刚好消耗完,对于结构设计者,这是最佳状态,用最少的资源,促进了极大的市场竞争和创造空间,成本不高收获最大。

由于变量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原本案例中给了竞争中的弱者小猪以等待为最佳策略的启发,但是对于社会而言因为弱者未能参与竞争,弱者搭便车的社会资源配置并不是处于最佳状态。为使资源最有效配置,规则设计者是不愿意看见有人搭便车的。政府如此,公司老板也如此。而能否杜绝搭便车现象就要看游戏规则(结构设计)而结构影响行为,从结构设计上着手,而不是从行为(事件层面)投入。我们可以考虑游戏规则的核心指标设计是否达到我们的期望。许多人并未度过智猪博弈的故事,却在自觉使用小猪策略。 

得出结论:对于决策者(结构设计者)带领各种组织制定各种战略的人,具有五项修炼中的系统思考能力便能看清结构,用四两拨千斤的力量去撬动资源,达成梦想完成使命。

       -----陈思杰 系统思考:第五项修炼讲师及顾问

你可能感兴趣的:(系统思考:智猪博弈(制定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