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知识卡片要怎么用,最终还是回归到个人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满足什么需求上来。
全文约2911字,细读大约需要6分钟
本文主要内容如下:
01 用卡片,进行素材积累和灵感记录
02 用卡片,进行笔记整理和视觉呈现
03 用卡片,进行知识创造和价值输出
04 我的10个卡片使用场景案例
弄明白「知识卡片是什么」之后,再来探索一下「知识卡片怎么用」。
在《到底什么是知识卡片?其实,一切皆卡片。》一文里简单提到了我的知识卡片实践经验和几位大师的卡片大法,这篇文章就具体说说知识卡片的使用场景。
01 用卡片,进行素材积累和灵感记录
很多人日常工作学习中就会使用便签做事项记录,这就是卡片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使用场景:用卡片,做灵感记录。
为什么要做灵感记录?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为什么要用卡片记录?因为真方便,随手就能来。
在《高效15法则》和《零秒思考》这两本书里,就分别推荐过随时随地做笔记的习惯。
大脑从产生某种情感因而产生想法和感受,再而产生流动的即时的思考,这种心流的瞬间如果能多次被捕捉到并养成习惯,对培养大脑的即时性思考和迅速反应是不言而喻的。
(随时随地记录:来自蛋蛋的卡片笔记)
而用卡片做记录的过程,就是将大脑的思考存储的过程,有了信息的卡片就成了思维的收集箱。
易仁永澄老师曾在他公众号里提到过「卡片素材积累法」,「卡片是一个万能的素材载体」。
(卡片笔记法:来自蛋蛋的思维导图笔记)
(戳此查看完整导图:思维导图丨高效学习和阅读一本书的步骤)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在卡片上进行记录,最终这些积累的记录都会成为日后的素材。
02 用卡片,进行笔记整理和视觉呈现
把读过的书或学过的课程内容制成卡片,帮助消化和记忆,同时还可以分享这份笔记给到更多人看,这也是目前我尝试最多的使用场景。
(蛋蛋的部分知识卡片)
我曾尝试为自己做过的卡片分类,例如模型卡、概念卡、金句卡、日签卡、祝福卡等等,直到看到阳志平老师将知识卡片分为7种类型,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① 术语卡:阅读中出现过的学术术语或者作者特定黑话② 人名卡:阅读中出现过的人名,以及他的个人简介如何
③ 反常识卡:有什么理论模型/推断论据/故事/行动,挑战了你的既有常识④ 金句卡:收集性感的句子⑤ 行动卡:写下你可以执行的行动⑥ 技巧卡:积累你学到的技巧⑦ 任意卡:此处自行发挥
03 用卡片,进行知识创造和价值输出
卡片作为载体积累信息,在记录的过程中大脑就在进行认知、回忆、分析、整合等多项工作从而产生记忆,而记忆的本质就是神经元之间的相互链接。
一个卡片是一个点,多个卡片就是多个点,多个点链接起来就能形成线与面,这就是为什么当分散的信息被视觉化地串联起来之后,变得更易读和被记忆的原因。
因此,一个个零散的卡片堆积起来后,卡片与卡片之间的信息相互串联和交互起来,就形成了有结构有框架的知识。
(卡片之间的串联与交互:图片来自网络)
永澄老师曾分享过价值输出体系的4个层级:
① 卡片层级:素材层次,只是用卡片这种工具进行积累,只要把大脑的内容写出来就好可以了。
② 库层级:用来分类积累的卡片,积累好的资料就可以经过组合形成文章层次的成果,这个库可以是清单库、流程库、原则库、工具库、问题库、灵感库等等..③ 文章层级:思维上对产生的成果进行分层,文章层的内容经过有机组合可以形成作品。④ 作品层级:通常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产品或者服务体系。
卡片作为信息的最小组块,做完了再进行重组整合,结合自己的思考形成更完整的作品成果,输出传递价值。
阳志平老师也在公众号「心智工具箱」分享过,知识创造的3个层级:
① 卡片层级:知识的最小单位,以原文摘抄的形式输入,以读书卡片的形式输出。② 文件层级:可用于交流的完整输出,如文章、论文、绘画文件或产品原型图③ 项目层级:涉及多人或更长时间的系统输出,如图书或APP开发。
(知识创造的3个层级:图片来自阳志平老师公众号「心智工具箱」)
卡片是知识输入的最小单位,作为知识创造的基础,需要经过更深层次的加工和整合。
卡片也可以是知识输出的最小单位,阳志平老师甚至还提供了一个阅读笔记的输出模板,同样非常值得借鉴学习。
用八张卡片囊括一本好书的核心内容:
· 1张反常识卡:本书的主题核心
· 3张术语卡:补充三个证据
· 1张人名卡:找出源头和提出术语的人是谁,分析他为什么牛,有哪些作品,生平经历
· 1张金句卡:他写的非常震撼的话语
· 1张行动卡:指导自己的行动
· 1张任意卡:记录个人阅读感想
04 我的10个卡片使用场景案例
以上就是我认为的知识卡片的使用三大场景,借此机会也分享下我的10个知识卡片具体用法案例,也许能更加打开你的思路。
(1) 阅读笔记
用卡片制作曾经阅读过的书籍笔记,那些喜欢的书喜欢的段落都被可视化地保存下来。
(2) 知识笔记
除了书籍段落金句以外,用卡片结构呈现出自己理解消化后的精华内容制成读书笔记,还有文章里看到的知识模型,值得反复琢磨实践的课程笔记。
(3) 制图指导
还曾通过卡片的形式,为导图卡片学习者提供作品指导,指出作品中的好与不足,视觉化地给到优化思路和下一步行动建议,方便吸收。
(4) 表白祝福
电影《真爱至上》里的经典镜头,男生在圣诞夜一张一张的切换写满心意的卡片给女生表白。
于是,我也在圣诞节制作了20余张祝福卡片,充当了一回「剩蛋老人」。后来又做了新年卡片、春节卡片还有感恩节卡片。
(5) 日签记录
日签卡片是这两年在做的一件看得见的持续行动,用一张日签卡承载着这一天的思考,持续自我探索。
(6) 兴趣探索
也会把卡片和其他兴趣爱好结合,比如我是个工具控于是有了「蛋蛋的百宝工具箱」工具卡片,我喜欢诗书影音于是就有了歌曲卡电影卡,喜欢汉字于是就有了拆文解字的汉字卡。
(7) 时间日历
我还用卡片自制了一份月历,这真是意外的探索和尝试,但这份卡片一直被我视若珍宝,毕竟是结合自己想让时间在一张卡片上一览无余的需求,真的用心去呈现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8) 社群运营
现在拥有自己的小小日签社群,于是又把卡片融合进了社群运营当中,制作成每周的创意周报、星球大日签,星友们不经意间的金句被我制作成金句卡,还有为了鼓励大家坚持行动的勋章卡片。
(9) 总结复盘
做了很多行动,也开始用卡片记录自己的行动,让行动记录变得可视化,于是就有了行动记录卡片,和萃取出来的复盘卡片。
(10) 零秒思考
我对《零秒思考》这本书印象深刻,是因为其中讲到的A4纸创作法。我曾用过两句话总结这本书的精华:①经典的想法都是在随手抓住的草稿纸上奋笔疾书而来的。②写下来、画下来。
这和前面提到的卡片笔记法是异曲同工的,其实所谓的一元笔记法在我看来也是如此。
于是我也试过随手画下自己的即时思考,毕竟灵感稍纵即逝,到有空时再把它更清晰的可视化呈现出来。
小小总结
卡片于我,其实早就运用到学习、工作、生活等多个方面,其实也不止于上面的这些场景,比如你也许看到过我的自我介绍卡片,而这对很多人来说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场景。
至于到底知识卡片要怎么用,最终还是回归到个人要解决什么问题,需要满足什么需求上来。
毕竟,一切皆可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