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种经典作品,要想写出一篇观点独到,新颖别致的读后感是很难的,因为有太多太多的人读过并写过,写着写着就容易撞车,极易给人造成一种抄袭或洗稿的嫌疑。
但是,象这种好书读完后不写点什么,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大家觉得我自不量力也好,人云亦云也罢,我还是斗胆写了出来,以我稚嫩的文笔来致敬经典,献上一个文学爱好者对作者的敬意。
最初接触《穆斯林的葬礼》是在收音机里,具体时间忘记了,是以小说连播的形式,这种形式在当时很盛行,很受听众的喜爱,记得在当时还有另一部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也在演播,播讲人是当时尚未出名的年轻的王刚,现在我对这部小说已没啥印象了。
演播《穆斯林的葬礼》这部小说时,正是吃晚饭这个时间段,我通常是边吃饭边听的,书中人物的对话都有专业的配音演员来演播,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很有感染力。刚听了个开头,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一发而不可收,一直听到结束,还意犹未尽。严格来说,这第一遍应该属于听书。
第二遍读的是纸质书,是在地摊儿上买的盗版书,因为新华书店里的正版书实在太贵了,当时尚在农村种田的我确实消费不起。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手机的时代,是这些盗版的经典书,陪我渡过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这次重温这部经典,是在手机的微信读书上读的电子书,免费的,真是太方便了,我很感激现代这个高科技的网络时代,想看什么书,一搜一查,应有尽有。
象这种经典的鸿篇巨制,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第一次的听书,那时还年轻,没有太多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经验,更注重的是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觉得故事很精彩,对自己的内心并没有太大的触动。
等到第二次读时,对书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刻地了解,对一些人物的遭遇充满了同情。当看到书中那些喜欢的人物所经历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时,常常潸然泪下,情难自抑。
这次重温,更多地是为了学习作者那高超的文笔,读着读着,我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活灵活现,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正向我走来,好象看到了美丽善良的女主人公又复活了。
《穆斯林的葬礼》采用了双线叙事结构,“玉”线,“月”线交叉进行,这是本书最具特色之处。
读过这本书的朋友,对本书的故事情节和人物都早已了然于胸,这里就不做太多的赘述了。
一部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并能永久地流传下来,必然是耗费了作者大量心血的结晶之作,作者甚至是在用生命来写,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的血汗。霍达在后记中曾写到,她在写这部小说时就象在孕育一个生命一样,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做母亲的痛苦和喜悦始终伴随她写作始终。
作者也想以此来告诉我们,当你感觉你的人生某个阶段过于一帆风顺时,看似风平浪静的大海下,可能潜伏着更大的危机。
随着我越来越多次地翻阅,我生活中那些不平、抱怨、嫉恶如仇等负面情绪,慢慢地淡化了,心态变得平和了。我渐渐地发现这部书中根本没有恶人,人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出了对他而言最正确的选择。
在这样的史诗般的巨著面前,感觉我那些肤浅的语言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我那笨拙的笔触常常捉襟见肘,词不达意。虽然连听带读温习了三遍,故事情节早已滚瓜烂熟,了然于胸,但每读一遍,那渗透着作者心血的文字,仿佛都会将我那肮脏的五脏六腑扯出来,放在盛满清水混合着酒精的大缸里洗涤一遍,让它们不再有一一丝丝的杂质和病毒,使它们焕然一新。
记得一位哲人曾说过,读一部好书就象跟一个智慧的人在对话,在这些智者面前,我是显得那样的卑微和渺少。
下面是我摘抄《穆斯林的葬礼》的作者霍达,在本书的后记中的一段话,我深深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作家简直是在用自己的全部生命在创作,真可谓呕心沥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这段话比她的作品更让我感到震憾!更让我对她充满无限敬仰!
“我无意在作品中阐发什么主题,只是把心中要说的话说出来,别人怎么理解都可以。我无意在作品中刻意雕琢、精心编织“悬念”之类,只是因为这些人物一旦活起来,我就身不由己,我不能干涉他们,只能按照他们运行的轨道前进。是他们主宰了我,而不是相反。
我为他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我的稿纸常常被眼泪打湿,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痛哭一场。
我已经舍不得和我的人物分开。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离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心绞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我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吞药。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那么,我就太遗憾了,什么人都对不起了!
我的命运毕竟没有这么惨。当我写完了最后一行,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现在,死都不怕了!我相信读者决不会认为我在危言耸听,我相信书中的亡人完全理解我的心。”
温习了三遍这部经典后,我脑中曾浮现出一个大胆地假设和疑问,当韩子奇和梁冰玉从英国归来回到博雅斋后,面对那种局面,假如你是韩子奇,你是会选择和梁冰玉带着新月远走高飞呢?还是会选择留下来?抑或还有第三种选择呢?亲爱的朋友们,您会选择哪一种?您会有更好的主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