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始讲权威对“自我实现预言”的影响作用。罗森塔尔实验证明,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明了的公布结果,仅从平时对待实验对象的潜移默化的眼神,态度,这种正向的,或者负面的“期待”就足能够影响一个人。
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我们从没意识到,自己的主观态度对他人的影响。其实反过来想想这是成立的,想想周围有多少人是渴望他人的肯定?是活在他人的评价和看法里。是活在他人可见但并不关心的“朋友圈”里。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己的主观评价看法,对他人其实也同样有影响。
而对小孩子的影响尤为显著。试想当实验的小朋友们随机分为两组,被“认为”是智商更高,更聪明的那一组,由于在老师的心目中已经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老师会更加宽容孩子的错误,并且更愿意去引导其走向正确的道路。
而对待那些被“认为”智商更平平的孩子,老师们很可能认为反正潜力有限,不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耐心给这些孩子,会更容易放大他们的偶尔犯错。逐渐的,这些孩子从被他人和社会忽视,到之后自己忽视自己,自己也认为自己真的就是普通人甚至是差等生。
那么,这样说来。我们应该从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就灌输他们是优秀的,高智商的,有潜力的孩子,给他们更多的积极正向期待吗?
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这种期待时间长了,可能会更多变成一种压力。当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尚不强大时,过度的期待很可能反而摧毁他们的天分。
既不期待,也不强逼他们,能给予他们的最好的,其实是单纯的,满满的喜欢。当你对对方有期待时, 如果对方没有达到你所期待的样子,你一定会流露出失望和沮丧。即使你没有出口抱怨,即使你没有责怪对方,这种消极负面的情绪同样会感染影响到对方。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自己对孩子,对配偶明明都是积极的预言,怎么结果却适得其反。比如说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成为阳光乐观的人,比如有些人预言说伴侣会成功。结果孩子长大成了忧郁型人格,另一半最后平庸甚至失败。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你期望对方达成某种你期待看到的样子,是你想让他成为的样子,而并不是你真正的接受和认可对方的样子。不是对方真实的样子,或者不是对方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
你的期待与预言并不是鼓励,而是一种逼迫。并且对方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这种胁迫,不仅压力大,而且很容易内心深处变得自卑。
而这种期待,其实还是来自于我们的自恋:对方要足够优秀,才能配得上同样优秀的我。
我们再说说自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人呢?总是持有一种苛刻的,挑剔的眼光,总觉得这个人有问题,那个人有毛病,甚至连看个电视剧电影,都要把每个角色从上到下的评头论足一番。
挑剔的人,满眼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缺点,而这其实是在满足自己的自恋。因为那些Ta“看不惯”的地方,是认为对方做的不如自己的地方。挑剔的越多,说明Ta越认为自己做的都很好。
尤其是在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经常能听到互相“刺哆”对方,比如烧菜盐放的多少,牙膏是从中间挤还是从尾巴挤,等等。因为自己有了一套生活和做事的原则,而只有自己的方式才是正确的。所以当遇见有不同方式时,就会产生摩擦。
一个多星期以来,我们其实只反复的讲了一个概念:自恋。这也是人类与生俱来最本质最难克服,也最难以觉察的心理机制。一个概念,光是了解其定义仅仅只是开始,我们需要从生活中的小事,各个方面锻炼对自己对“自恋”这种心态的觉知。越是这种看似家家都有,稀松平常的东西,越不应该忽略。
当你意识到你的挑剔是源自保护心中的“自恋”,是源于觉得“对方不如自己”。那么下一步要做的,就是纠正这种想法。先去觉知到这份不同,观察这份不同,继而再去尝试接纳这份不同,甚至有些时候,可以觉得这种不同带着可爱。
认识到并关注于对方的优点上面,再逐渐以对方的本相接纳和认可那些不可爱,不优秀,你原本看不惯的地方。
不评价,不打压,不期待,没有预设的条件,不管你做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我对你都是满满的喜欢。
- 这就是所谓,不含诱惑的深情。当然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做到,所以我们想要达到关系上的融洽,增加与他人的连接,还需要一些努力,和迂回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