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图片发自App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首名传千古的《定风波》是元丰六年苏轼赠给名震北宋京城的酥娘——宇文柔奴的一首词。


        这首词上阙描绘了柔奴的天生丽质、花容月貌,嗓音轻妙、歌声清凉。词的下阙刻画了柔奴的内在美:宋神宗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受之牵连的二十多位士大夫中,与之交情甚深的王巩被贬到“瘴乡”,他亦是被贬得最远、责罚最重的一个。王巩受贬时,妻妾家奴纷纷散去,惟有柔奴一人愿陪伴王巩,前往岭南那个不毛之地去共担风雨。在宾州五年的时间里,她不仅陪伴着王巩度过了人生最凄苦的时光,而且还将岭南百姓视如己出,以一身医道救治岭南百姓,颇受百姓爱戴。


      王巩遇赦北归与苏轼相会时,柔奴轻送歌声为苏轼劝酒。席间,苏轼见柔奴从“人间绝域”归来后,容颜愈加红润,心生诧异。于是试探性地问柔奴:“岭南应是不好?”柔奴则平静地应答:“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愣了片刻,随即大喜。他没想到,这个才华出众的女子不仅对爱情忠贞坚定,对人生也是如此的广博旷达。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古人推崇的这种贫贱不移、自得其乐的处世哲学恐怕也只有柔奴、王巩,苏轼他们才能领悟到吧?因为他们知道,即使被打入万丈深渊,只要心安定下来了,在哪儿都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