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克己复礼(正文)

据史书记载,孔夫子从小就很爱学礼节,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摆着小盘小盆什么的,学着大人祭天祭祖的样子。这一点在田舍郎看来,更多的可能由于孔子的家境尚可,孔子的父亲毕竟是个武官,家庭有点余荫,祭祀先人的传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孔子。

从这里来看,至少孔子的家庭可以给他提供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但也就是这样罢了。

至于说圣人生而知之,田舍郎不敢苟同,我们更愿意相信,圣人也是来源于自己的努力与辛劳,最终成就伟大。

孔子在30岁之间,读书十分用功,刻苦学习君子六艺,也就是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孔子都是非常精通。

在孔子渐渐有了名气之后,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后来又当了管理牧业的小吏,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孔子都兢兢业业,干出了不少的成绩。而随着孔子名气的增加,有些人愿意拜他做老师,于是孔子也就索性办起了私塾,开始一边做官一边教授学生,这些学生中,不乏有高官权贵的子弟,孔子也靠着他的学生南宫敬叔的推荐,到周朝的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

这一次考察,使得孔子和老子有了一次历史性的会面,这一年是鲁昭公二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至于孔子和老子谈了什么?谈了几次,我们下文中再细说。

此时的孔子,已经初步表现出了他圣人的潜质,已经逐步形成了他的核心思想,仁爱的体系,已经初露端倪。

接下来的时间里,孔子像一个练成一身本领,亟待着试剑天下的绝世剑客一般,按耐不住一颗跳动的心,记着走向这个世界,走向社会,但是他不知道,等待着他的会是怎么样的坎坷与困苦,他更想不到,坎坷与困苦,不但没有阻止他,反而成就了圣人的一生。

这期间,有着为官不利的困苦,有着见色不动的心动,也有着困守一方的无奈,更有着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与无奈,而这一切的磨练,终将孔夫子的个人小爱淬炼称了圣人的人间大爱。

虽然此时公开违反周天子命令,公然质疑周礼的合法性,对周礼进行公然的践踏的事情不断增多,虽然周礼的光芒依然笼罩着整个中华大地,但是敏感的人们,似乎都已经感觉到了,有一个乱世逐渐要来临了,人们心中有一个猛兽即将要从周礼的牢笼中走出来,它将带来战争、鲜血、践踏一切礼法、尊严,最终将整个世界燃烧。

孔子在用一生的时光,去维护加固周礼的煌煌大厦,希望将周礼的辉煌继续延续下去,将人们心中那头猛兽继续关在周礼的笼子之中,可以说,诸子百家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智慧去寻找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办法。

有独善其身明哲保身之道,有严刑峻法宰割天下之道,也有仗剑而起杀身成仁之道……

各家有各家的道路,各家有各家的取舍,各家有各家的风光……

而孔子选择的道就是用自己一生的智慧来加固周礼。

在孔子看来,即便及时最差的制度,也比没有制度要强。更何况,传承了数百年的周礼,早已深入人心,还有什么比在周礼制度上,对他进行完善更合适的呢?有了孔子的完善,这个社会将会持续完美的运行下去。孔子选择的是在周礼的基础上,对周礼制度进行加固,而加固周礼的办法,在他看来就是“仁爱”或者说“仁”,这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在孔子看来,现在的社会已经病了,而且病得不可救药,如果找不到医治的方法,人们就会受到更大的痛苦。

孔子认为社会的病因就是:“礼乐崩坏”。简单来说,就是自从周平王东迁洛邑后,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分封的诸侯纷纷争霸,之前被视为理想境界的,以德治国的的君主统治全面结束。周礼治理国家、教化人心的影响力不断减弱,国家的治理缺少准绳,人心的教化缺少依据,导致诸侯相互攻伐,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

而孔子开出的药方只有一个字,那就是仁。

按照论语的说法,什么是仁呢?仁者人也,又曰:克己复礼为仁。简单地说,就是“爱人”(《论语?颜渊》)。这也是孔子对自己的弟子樊迟的回答。

孔子及其弟子们自认为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药方,但是这个药方当时却并不管用,但是后世人却有人认为是管用的,直到田舍郎写下这本书的时刻,仍然有人认为孔子当初给出的药方,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可以用来医治现在社会的疾病。

总结而来,在儒家看来,礼坏乐崩决不是礼乐制度出了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性出了问题,是人心出了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坚持仁爱。

孔子认为,每个人从一出生就是善良的,所以人类最真实的情感就必然是真实的,而这种真实也就是道德的真是、情感的真是和心理的真是。孔子认为,一个人亲爱自己的家人,是最真实的,其心理动机和情感体验也是真实的。这是人性的真实,也是最高的真实。没有这个真实,连人都不是,还说什么其他?

仁爱之心既然植根于亲情,那么,事情也就变得简单好办了。所以,孔子的逻辑有这么三层。

首先,对周礼制度进行改造。可以对已经遇到麻烦的礼乐制度进行积极的改革。因为所有的道德规范,比如君仁臣忠、父慈子孝之类,都可以解释为爱。

君仁,就是君爱臣;臣忠,就是臣爱君;父慈,就是父爱子;子孝,就是子爱父。这样一来,那些繁文缛节就能简化为爱,统一为仁,原本难以维持的礼乐制度说不定就能维持了。

第二,将这种改造推而广之。子爱父,父爱子,臣爱君,君爱臣,由此及彼,推己及人,就能实现以德治国。因为当时的天下,是“家国一体”的。国,就是放大的家;家,就是缩小的国。在家为孝子,出门就是忠臣。在家为慈父,在国就是仁君。

总之,抓住了“仁”这个根本,就天下太平。

孔子抓住了这个核心之后,将仁的观念用在了方方面面,

将仁的观念用在如何治理国家、治理社会上,就形成了孔子所说的“君臣观念”。

将仁的观念用在如何治理家庭、治理人心上,也就形成了儒家所谓“上如父母,民如子女”的观念。 

将仁的观念用在如何富国强民、发展经济上,也就形成了儒家“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

当然,在这里,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这点与墨家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是儒家与墨家核心观点的冲突之一。这点我们下文会讲到。

这样所有的一切,都统一到仁的观念之下,孔子回答了,为什么我们要去爱人、爱君主的问题,也就给周礼制度的继续存在提供了新的依据。

终于伟大的周公奠定的周礼制度,孔子终于用自己的智慧,给周礼制度注入了新的力量。

这些,就是孔子自认为找到的,可以使得社会从“万古长夜”再次回到“黄金时代”的妙方,的确,孔子最终建立了以仁的观念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并将这个体系应用在治理国家、教化人心、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社会、关于人心、关于经济的礼仪和制度,并用自己一生的时间,致力于这套礼仪制度的应用与推广。

孔子深深的为自己的理论而着迷,这是一套架构在伟大的周礼之上的理论,它从每个人的内心出发,可以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它是那么的完美,从君主到庶民都在他的理论笼罩之下。

但是孔子也深深的知道,再好的理论毕竟也只是理论罢了,再好的理论毕竟也要实践来验证,也需要人们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实现最终的目的啊。

因此,孔子推广应用自己理论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实践,也就是做官,通过做官掌握权力,通过权力实践自己的治国理论,在实践理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更好的完善自己的仁的理论,再次指导实践,形成一个完美的逻辑循环,最终实现利用周礼治理国家和教化人心的终极目的,使得社会回到孔子所推崇的路不拾遗的三代之治。

这套逻辑,缜密而没有漏洞。

孔子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但孔子的仕途十分坎坷。

虽然,孔子也做过官。但由于其仁爱的政治主张和诸侯所关心争霸天下格格不入,始终不得重用。

三十岁之前,孔子在鲁国当过管理仓库的小吏,后来又当了管理牧业的小吏,当然这些不值一提。

孔子真正有希望实现自己抱负,还是在三十岁之后,在孔子博学多才的名声越来越广之后,孔子逐渐有了用智慧改变社会的机会。

这个过程中,孔子当过齐国高昭子家臣,希望通过高昭子得到齐景公的重用,但被齐国宰相晏婴所阻止,在鲁国当过中都宰、大司空、大司寇、代理相国等官职,但都不得不由于理念的冲突,戛然而止。孔子当官的过程,有很多故事,比如诛杀少正卯等,具体的故事,田舍郎在下一章中再向大家细讲。

当然,我们不要忘记了,孔子之所以希望当官,其根本初衷是什么?不是为了发财,不是为了权力,而是为了实践自己的学说,去教化人心,改变社会,改变着礼乐崩坏的世界。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既然诸侯不愿践行孔子的学说,那孔子只好辞官归隐。

辞官之后的,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那就是游学,治学,教授弟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弟子们将儒家的学说发扬光大,进而通过弟子们影响世界,改变世界。

而在这方面孔子做出了巨大的成就。这也是它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原因。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周游列国穷困的时候,还是遇到隐士辩驳的时候,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个老人,依然保持着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去尽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个社会。

具体的故事,我们在下一章中讲述。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章第二节 克己复礼(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