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求最大公约数

最近看programming pearls  第二章   源码中有

求最大公约数的代码。。看不太懂

于是查到原理如下:(顺便简单叙述下两种求最大公约数的方法)

(ps:以下大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会有少量个人注解)

一、更相减损法

更相减损术,又称"等值算法"

关于约分问题,实质是如何求分子,分母最大公约数的问题。《九章算术》中介绍了这个方法,叫做”更相减损术”,数学家刘徽对此法进行了明确的注解和说明,是一个实用的数学方法。

例:今有九十一分之四十九,问约之得几何?

我们用(91,49)表示91和49的最大公约数.按刘徽所说,分别列出分子,分母。

“以少减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等数约之,即除也,其所以相减者皆等数之重叠,故以等数约之。”

译文如下:

约分的法则是:若分子、分母均为偶数时,可先被2除,否则,将分子与分母之数列在它处,然后以小数减大数,辗转相减,求它们的最大公约数,用最大公约数去约简分子与分母。

其与古希腊欧几里德所著的《几何原本》中卷七第一个命题所论的相同。列式如下:

91 49

42 49

42 7

35 7

28 7

21 7

14 7

7  7

这里得到的7就叫做“等数”,91和49都是这等数的重叠(即倍数),故7为其公约数.而7和7的最大公约数就是7,(7,7)=7,所以(91,49)=(42,7)=(7,7)=7

更相减损术在现代仍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吴文俊教授说:“在我国,求两数最大公约数即等数,用更相减损之术,将两数以小减大累减以得之,如求24与15的等数,其逐步减损如下表所示:(24,15)->(9,15)->(9,6)->(3,6)->(3,3)

每次所得两数与前两数有相同的等数,两数之值逐步减少,因而到有限步后必然获得相同的两数,也即所求的等数,其理由不证自明。

这个寓理于算不证自明的方法,是完全构造性与机械化的尽可以据此编成程序上机实施”.吴先生的话不仅说明了此法的理论价值,而且指明学习和研究的方向.

代码实现如下:

int gcd(int a,int b)
{
while(a!=b)
{
if(a>b)
a-=b;
else
b-=a;
}
return a;
}

二、辗转相除法

自然语言描述
  辗转相除法是利用以下性质来确定两个正整数 a 和 b 的最大公因子的:
  1. 若 r 是 a ÷ b 的余数,则
  gcd(a,b) = gcd(b,r)
  2. a 和其倍数之最大公因子为 a。
  另一种写法是:
  1. a ÷ b,令r为所得余数(0≤r<b)
  若 r = 0,算法结束;b 即为答案。
  2. 互换:置 a←b,b←r,并返回第一步。

 

原理及其详细证明
  设两数为a、b(b<a),用gcd(a,b)表示a,b的最大公约数,r=a mod b 为a除以b以后的余数,辗转相除法即是要证明gcd(a,b)=gcd(b,r)。
  第一步:令c=gcd(a,b),则设a=mc,b=nc
  第二步:根据前提可知r =a-kb=mc-knc=(m-kn)c
  第三步:根据第二步结果可知c也是r的因数
  第四步:可以断定m-kn与n互素【否则,可设m-kn=xd,n=yd,(d>1),则m=kn+xd=kyd+xd=(ky+x)d,则a=mc=(ky+x)dc,b=nc=ycd,故a与b最大公约数成为cd,而非c】
  从而可知gcd(b,r)=c,继而gcd(a,b)=gcd(b,r)。
  证毕。

代码实现如下

//递归
int gcd(int a,int b)
{
if(b==0)
return a;
else
return gcd(b,a%b);
}

//循环
int gcd(int a,int b)
{
int r;
while(b!=0)
{
r=a%b;
a=b;
b=r;
}
return a;
}



对于求最大公约数都没有仔细研究过。。。鄙视自己。。

更相减损法(等值法)更是都没有听说过。。。严重怀疑自己知识面。。。。

个人觉得等值法效率更高,只存在加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求最大公约数)